與此同時,大部分網友認為環衛工先動手的可能性不大,認定肯定是年輕人先動手的。有的網友說,“環衛工很辛苦的,每天從早到晚掃垃圾,哪里會有心情跟游客打架”?有的網友說,“環衛工年紀大了,肯定是年輕人先動手的,太不應該了”。但是,經過仔細觀察照片,也有不少網友認為,“從動作能看出,環衛工在攻,游客在防”。由于記者聯系不上這名游客,事實的真相暫時還不能完全得出。
專家:“疏導+輪班”給環衛工減壓
“這有點像路怒,主要是壓力導致憤怒情緒暴發”
“這叫陣發型暴怒障礙,有點像路怒,主要是壓力與挫折所導致的憤怒情緒”。一名心理專家告訴記者,環衛工人作為一個特殊的崗位,會面臨來自體力和精神的雙重壓力。這種壓力在正常范圍內,是可以承受的。但是,如果壓力超過正常范圍,而且持續一段時間又得不到緩解,就會轉化成心理上的疾病。陳用順就屬于典型的陣發型暴怒障礙。這名專家建議,中山陵景區應當為工作人員設立心理門診,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疏導。
“中山陵免費開放帶來的壓力,不只是硬件上的,還有服務上的”。南師大一名社會學家說,垃圾箱需要增加,停車場需要增加,“一樣的道理,工作人員也應該增加”。只有增加了人手,現有的工作人員才可能進行輪班、休息,情緒才有可能得到調整。 本報記者 黃南
多問一句
亂扔垃圾陋習真的“無解”嗎?
打架的真實原因究竟是什么,可能一時半會得不出答案。但有一點基本可以明確,打架和游客亂扔垃圾有關系。一項調查顯示,亂扔垃圾已經成為游客陋習之首。而這也是讓各大景區最為頭疼的痼疾。那亂扔垃圾是不是真的就“無解”呢?
這個問題可以分兩方面來看。一是游客本身,素質提高之后自覺自愿地不扔垃圾。一是景區,通過各種方式引導游客不亂扔垃圾。
從現實情況來看,指望前者可能破費時日,而后者倒是有提升空間。記者查詢了不少景區成功的經驗,適當增加垃圾箱不失為一個好方法。世博會期間世博園的方法也值得借鑒:比如向游客贈送垃圾袋,引導他們做到“垃圾不落地”,并提倡游客自帶環保袋,減輕園區垃圾清運壓力。當然,如何在景區形成一個良好的氛圍,讓游人“羞”于亂扔垃圾,還有很多方法可以嘗試。但說到底,治游客陋習,妙招還要景區出。
推薦閱讀
交通事故現場(記者 陳延鵬 攝) �?诰W12月2日消息 (記者陳延鵬)12月1日凌晨,萬寧市萬城鎮北坡后山嶺拐彎處發生一起嚴重車禍,一輛雪弗蘭轎車撞上路邊大樹,致車輛解體,車內3名乘客當場死亡。 據趕到現場救援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南京游客與環衛工互相毆打 場面壯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01214/2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