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兩大石油公司聲稱“柴油荒”已經度過,但記者今天驅車京福線、京滬線山東段時看到,每一個高速公路加油站點,排隊加油的大貨車多則四五十輛,少則一二十輛。等待加油的司機告訴記者,京福線、京滬線限購柴油現象仍在蔓延,從 11月 10 日至今3天來,兩大高速山東段各加油站一次性只能限購 300元,僅夠大貨車跑兩個加油站點的距離。(大眾日報 2010-11-15)
據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會長趙友山說,目前全國已有5000余家民營加油站因無油可加而停業。青島即墨市華北石化加油站經理陳洲也說,“進人10月份以后,加油站柴油早已停供,中石化方面已經停止批發,即便有油賣,價格也高得離譜,批發價格高于零售價格,民營加油站都在觀望。”
即使仍勉強營業的加油站點,也是限量加油。極度有限的加油量迫使司機們一個站點一個站點排隊、等待、加油,不僅大大延長了物流車輛的運轉時間,更是無謂增加了運輸成本。“我常年跑南京至齊齊哈爾線,往常單程需3 天,現在最少要5天。”駕駛重汽豪濼牌290 馬力大貨車的劉師傅,指著排了足足半公里的汽車長龍無奈地說,在高速公路上每個服務區的加油站車子都是排長隊,一等就是幾個小時,不光心里累,成本開銷也增加了不少。
因限購油量有時都跑不到下一個加油站,為了加到油,司機們只好給加油員送小費。“多則百兒八十元,少則二三十元,買通加油員,以求多加油,力求加滿油。”來自舟山的孫隨師傅透露,限購柴油也不是“死規定”,只要送上適量的小費,還是可以多加的。為了佐證自己的說法,他拿出一張900元面額的機打發票稱,這是自己奉上60元小費后斬獲的成果。
對于這場始自月初的“ 柴油荒”,“各地拉閘限電帶來柴油用量猛增”的說法,被中石油方面人士解釋為此次柴油緊張的主要原因。但有業內人士透露,近日與兩大公司下屬分公司因油源問題交涉中得知,“一些地區兩大集團油庫有資源,但是仍采取限量銷售政策,停批限供。”“是中石油、中石化兩大系統的部分分公司導演了此次‘油荒’。” 事實上,近年來“每次‘油荒’之前,這些分公司都是通過停止批發、限量供應等手段制造市場緊張的氣氛,然后借機提價。‘聯手推價’是他們常用的銷售策略。”
只是,讓人不能接受的是,石油資源屬于全體中國人所共有。拿著全民積累的國有資金,就理應以服務公眾、服務國家為目的,而不是放在唯一的贏利上。然而它們以壟斷權作為籌碼在海外上市后,搖身一變,把其應有的公共義務撇開,成了純粹盈利性公司。在中東國家,石油公司要將其收益的80%-90%上交給國家,而中國石油上交給國家的費用大概是每噸只有30元,其余收益任由企業支配。
以中石油為例,它的上市成了外國人的超級提款機。這個吸取了中國人民無數血汗的最大原油供應企業、亞洲最賺錢的優良公司,自2000年4月7日在香港上市后,一直實行穩定的現金分紅政策,外國人每年現金分紅率達到50%左右。在為外國人奉送重金的同時,自己當然不甘落后。中石油管理層實施了一項所謂的“股票期權激勵計劃”,動輒將數以億計的人民幣公然裝入自己腰包。與此同時,在企業內部卻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制重組。自1999年起,中石油連續三年累計裁減員工37萬人,其中股份公司裁減6萬人,存續企業裁減近31萬人,大肆損害了工人階級的利益。
由此想來,在這柴油短缺最終導致價格暴漲的最大贏家,無疑是兩大石油巨頭,實在可惱可恨!普通老百姓并不是不可以接受油價的合理上漲,只是不能接受巨頭“壟斷”下的油價上漲。要建設和諧社會,就必須破除當前的行業壟斷。
推薦閱讀
古年的國慶黃金周, 北京海爾冰箱維修電話 ,各大家電廠家將70%以上的特價資源、年度故品跟滯銷精品資源投拿國美,其中大少數替獨有資源, 北京美菱冰箱維修中心 。西秋期間,國美火爆的銷賣給了各大廠商極大的信念支撐>>>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石油上漲的背后!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01117/2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