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羅震光
一場自9月就初現端倪的“柴油荒”正席卷中國近半地域,10月26日的成品油價調漲,未能壓制住柴油緊張局面的蔓延。多家媒體報道稱,北京、上海、重慶、大連、合肥、武漢等大城市,都出現了柴油緊張的局面。上海情況又如何呢?
11月伊始,柴油市場出現批零倒掛現象。截至11月4日,全國柴油批發均價達到了每噸7573元,高出全國零售均價93元。這是新成品油定價機制實施以來,批發價首次超過最高零售價。
一面是“柴油荒”,而另一面則是“賣得越多,虧得越多”。雙重壓力之下,不少民營加油站已經暫停了柴油銷售。據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的調查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南方已有2000多家民營加油站暫停柴油供應。在江蘇南京,浙江寧波、杭州等地,絕大多數加油站實行限量加油,一次只能加100元到400元。而中石油、中石化等國有加油站也采取限量供應或時斷時續的措施。
上海市場
供應正常難擋傳言
上海真的也出現“柴油荒”嗎?本報記者實地走訪了近十家加油站后發現,各家加油站內傳言猜測四起,但實際供應目前還基本正常。
在漕寶路上距外環線出口處數百米處,中石油和中石化各設了一個加油站,那里是很多大貨車、大客車聚集加油的地方。記者分別詢問了站內的工作人員后得知,目前柴油供應正常,沒有出現限量的現象。但他們也反映,不少柴油車過去是按整百元的金額加油,如今都變成了加滿油箱的模式。位于武定西路上的中石油加油站內的兩位年輕加油工表示,盡管尚未接到上級的任何通知,但是關于“柴油荒”的各種傳言不斷,來詢問的司機也不少。
取消優惠
執行最高限價
事實上,上海目前0號柴油的零售價格執行國家的最高限價為每升6.77元,和批發價格基本持平,并未出現外地一些省市的“批零倒掛”局面。不過,民營加油站以往為吸引客戶而采取的降價措施也基本絕跡。鎮寧路上的某民營加油站,曾被滬上電視媒體譽為“上海最便宜的加油站”。那里的油價比國家最高限價每升一般低3至6角,但如今0號柴油標價也赫然為每升6.77元,而93號汽油則為每升6.50元(國家最高限價為每升6.87元)。該站的加油工告訴記者,老板有能力保證柴油供應,但是優惠肯定不行,“現在基本是平進平出,再優惠就要虧錢了。”
個別油站
已有供應緊張苗頭
當然,供應緊張的個別苗頭也有所出現。位于梅園路的中石油加油站,因為靠近長途客運總站,因此前來站內加油的外地長途客車非常多。該站的工作人員表示,最近一段時間,長途客車的加油量明顯飆升,特別是淮安、杭州等蘇、浙兩省的車輛。他說:“按照現在的加油量,庫存柴油只夠維持1到2天。我們站里去拉油的油罐車司機剛才打來電話說,油庫那里等著拉柴油的車已經開始排隊了。”
需求集中
出現四大市場用油高潮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柴油荒”與我國的消費周期密切相關。中石化的一位新聞發言人日前表示,三季度特別是到了年底,柴油用量會相對上半年緊張一些。臨近年末,各地進入基建工程施工旺季,工礦企業用油增多;禁漁期結束,沿海地區漁業用油需求恢復;另外秋收季節到來,農業機械用油上升。
中石化南京石油公司的有關負責人證實,“現在正處在農忙秋收季節,農業機械全部投入到農田作業,農機柴油需求量達到最高峰。”
相對工礦、漁業和農業用油猛增外,中國經濟在今年的持續增長,也使物流業處于持續的上升期,交通運輸市場也在迅速刷新用油的紀錄。以我國最重要的貨運港口之一寧波港為例,截至11月5日,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100萬標箱,比去年同期增長近三成。這些集裝箱的陸路運輸使用的都是柴油大卡車。
節能減排
催生柴油發電對付政策
與往年不同的是,當柴油市場處于消費高峰期時,又有一股新生需求在推高峰值。柴油發電就是這股新生需求。但有市場人士指出,這個“新生戶”需要政府和相關企業認真反思。
所謂柴油發電,是由于不少地方政府為在今年底,也就是“十一五”的最后底線完成節能減排目標,紛紛出臺拉閘限電政策,一些企業為不耽誤生產紛紛自行用柴油機發電。
從9月開始,廣西、廣東、江蘇、浙江等地開始對部分企業實施強制性拉閘限電或提高供電價格。比如,溫州部分地區企業每開工1天,就要停電2-4天,而在義烏自8月26日開始,全市分片區實行工業用電供兩天限一天的政策。
有專家指出,認真執行中央提出的節能減排目標,如果不是靠升級產業結構和改進技術、工藝水平來實現,而靠拉閘限電,那么勢必會導致用對策來對付政策的現象頻發,最終節能減排的目標流于形式。
全力開工
難補減產期形成的缺口
為確保國內柴油供應,石化雙雄目前正在開足馬力生產。
中國石化在其官網表示,11月將安排加工原油日均58.3萬噸,創單月日均加工量新高。在實施滿負荷安排原油加工、增產柴油、重點地區煉油廠不安排裝置檢修等五項舉措的同時,還將組織進口20萬噸柴油。
11月3日,中國石油的原油日加工量首次突破40萬噸,創下歷史新高。中國石油表示,柴油11月計劃生產量較10月每日增加1萬噸,達到日均16.8萬噸。
即便如此,柴油供應緊張的局面和由此產生的恐慌心理依舊在一定范圍無法消除。由于國內煉油廠在8-9月的大規模檢修,致使各地柴油庫存下降甚至枯竭,所以要使得“柴油荒”能夠真正平息,還需要一段時間的過渡。
有分析人士表示,盡管石化雙雄已經開足馬力生產,但很多中間商正通過囤積投機的方式試圖牟取更大利益。該人士稱,目前的定價機制運行近兩年,市場對于何時調價、調價規模等早已了如指掌,“他們在等下一輪的成品油價格調整。”據悉,國家發改委近期將推出新的定價機制,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要防止此類預判性的囤積居奇。
推薦閱讀
新華網濟南11月9日電(記者 袁軍寶) 由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聯合舉辦的全國煤礦職業安全健康經驗交流會9日在山東棗莊舉行。多位專家在會上表示,中國煤礦職業病防治近年來雖取得>>>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01109/2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