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日,我國首部個人信息保護法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獲得通過。2021年1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正式實施。同日,工信部在其官網對外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開展信息通信服務感知提升行動的通知》,要求建立個人信息保護“雙清單”。
圖一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開展信息通信服務感知提升行動的通知》
個人信息保護現狀
以移動互聯網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不斷推動移動應用APP蓬勃發展,據統計,截至2021年6月底我國國內市場APP應用數量為302萬。在移動應用為企業和個人帶來巨大經濟利益與生活便利的同時,各類安全問題也不斷被曝出,隱形相機、麥克風竊聽、大數據殺熟……個人信息安全遭受威脅,引發社會各界關注與重視。
自2017年以來國家各部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并開展多次APP專項整治工作,大量違規應用得到處理。近期出臺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對過度收集個人信息、濫用人臉識別、大數據“殺熟”、個人敏感信息收集等,從法律層面做了明文保護與制約。但是有了法,個人信息保護是否就能從此走上安全大路?有了法,該如何讓它更好落地,真正為人民服務?
為此,工信部提出建立APP個人信息保護雙清單專項整治行動,要求建立已收集個人信息清單,以及建立與第三方共享個人信息清單。
“雙清單”要點一覽
01什么是“雙清單”
各相關企業應建立已收集個人信息清單和與第三方共享個人信息清單,并在APP二級菜單中展示,方便用戶查詢。
已收集個人信息清單應簡潔、清晰列出APP(包括內嵌第三方軟件工具開發包SDK)已經收集到的用戶個人信息基本情況,包括信息種類、使用目的、使用場景等。
與第三方共享個人信息清單應簡潔、清晰列出APP與第三方共享的用戶個人信息基本情況,包括與第三方共享的個人信息種類、使用目的、使用場景和共享方式等。
02解決的問題
泛濫的短信營銷早已打擾到消費者日常生活,這一現象透視著“個人信息泄露”的隱憂。智能機在為我們連接世界打開了獲取信息的大門,但它私下的信息采集行為也造成了安全隱患。例如,我們的位置信息、在線瀏覽數據、消費記錄等,這類數據采集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多便利優質的服務,但是一旦遭到泄漏與濫用,不法分子可以根據這些數據分析目標行為畫像,詐騙信息、騷擾電話等便可從過去的“誤打誤撞”變成“準確定位”。
作為前沿科技,人臉識別技術近年來被廣泛應用于城市安防、支付轉賬等領域,呈現加速落地趨勢。是什么讓人臉識別技術遭到“全球抵制”,在今年的“3·15”晚會也曝光了多家門店利用攝像頭獲取人臉信息的案例。究其原因,其存在信息泄露風險大、安全漏洞難消除等問題,嚴重威脅用戶的信息安全。
圖二 個人信息安全現狀
建立個人信息保護“雙清單”,是對“誰在動我的信息”困惑的解答。讓“誰”明明白白站出來。將選擇權歸還到用戶,將所有的信息與規則都一一列明,讓用戶真正對自己的信息了如指掌,保證用戶的知情權。同時,APP只應采集經過用戶同意的且提供服務所必需的信息,從側面保護用戶的信息安全。
同時,建立個人信息保護“雙清單”,協助用戶做好“我的信息我該如何做主”。以《個人信息保護法》為依據,幫助用戶管理個人信息,保護個人信息。
建立個人信息保護“雙清單”,是基于《個人信息保護法》,讓APP與用戶置于信息對等地位,從而提升用戶的安全感、幸福感。
03具體的措施
1)優化APP開屏彈窗信息展示方式。
互聯網企業應在其APP開屏信息和彈窗信息窗口設置明顯、有效的關閉按鈕,按鈕大小、位置、顏色應易于操作辨認,讓用戶“找得到,關得了”。
2)優化隱私政策和權限調用展示方式。
互聯網企業應以簡潔、清晰、易懂的方式,向用戶提供APP產品隱私政策摘要;涉及調用用戶終端中相冊、通訊錄、位置等敏感權限的,應當以適當方式告知用戶調用該權限的目的,充分保障用戶知情權。
3)提升APP關鍵責任鏈個人信息保護能力。
鼓勵應用商店為本平臺APP提供檢測服務,及時向APP開發者反饋相關問題并督促改正,防止違規APP上架。內嵌SDK在非服務所必須或無合理應用場景下,不得自啟動或關聯啟動,由用戶自主選擇是否開啟關聯啟動。
4)明確告知用戶所有相關第三方信息。
簡潔、清晰列出APP與第三方共享的用戶個人信息基本情況,包括與第三方共享的個人信息種類、使用目的、使用場景和共享方式等。
第三方SDK面面觀
01什么是SDK
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為協助軟件開發的軟件庫,通常包括相關二進制文件、文檔、范例和工具的集合。APP嵌入SDK后,能夠通過SDK提供的接口使用其封裝特定功能,從而降低APP的開發成本。通常將常用的SDK分為16大類。
圖三 常見SDK類型
02 SDK存在的安全問題
SDK本身不具備運行能力,必須等待宿主APP調用才能被執行,完成特定功能。APP 在提供各類便捷服務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與APP密切相關的SDK收集個人信息和安全問題也已得到了各方的關注。2019 年以來各監管部門均將SDK違法違規收集個人信息作為重點審查對象之一。
SDK經常在APP背后收集用戶個人信息,這一類行為難以被發現,需要依托自動化的檢測引擎幫助識別。針對APP使用全過程進行監測,依據權限檢測標準,主動發現APP及SDK存在的未經授權擅自收集、過度和非必要收集、頻繁索權和強制收集、隱瞞第三方SDK收集行為、私自共享給第三方等問題,從而幫助用戶和開發者快速、準確地檢測SDK中存在的敏感權限調用及過度個人信息收集。
03 SDK合規自查三步走
1)確認SDK安全
開發者基本信息是否完整、是否存在風險漏洞、惡意行為、數據共享等問題
2)收集共享行為明確告知用戶
在《隱私政策》中明確告知用戶所有使用的SDK,是否存在數據共享行為,必要時該如何撤回個人信息收集等
3)收集共享行為確實已獲用戶同意
在用戶同意《隱私政策》后,再開始SDK初始化、用戶信息收集行為
結語
落實“雙清單”,需要強化企業及各組織的工作落實,加強國家及政府各部門的監督指導,各相關企業要建立健全內部管理長效機制,更需要推進政府監管、社會監督、企業自律、用戶參與的協同共治,形成服務提質與感知提升良性互動。
在這一基礎上,我們提出技術治理,科技向善這一理念。通付盾移動安全產品提供集APP和SDK檢測加固、APP合規檢測、渠道檢測、滲透測試于一體的安全服務,同時應用商店安純應用市場已投入使用,為APP提供檢測服務,及時向APP開發者反饋相關問題并督促改正,防止違規APP上架。通付盾致力于用新一代數字化技術讓數據生活更安全更美好。
推薦閱讀
2021年11月17日—中國·深圳—全球成長最快智能手機品牌realme真我,在近日舉辦的2021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泛終端全渠道聯盟暨智慧家庭生態合作論壇上>>>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313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