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2020年度廣東省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珠島賓館舉行。廣州地鐵牽頭的科研項目“富水巖溶發育條件下復合地層地鐵盾構工程成套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榮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課題組第一完成人竺維彬教授級高工登臺領獎,這為復合地層盾構技術系列成果再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證書。 廣州地鐵集團供圖。
該項目是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牽頭、廣州軌道交通建設監理有限公司組織的“產學研用”課題成果,也是竺維彬率領的科研團隊近三年獲得的第三個省部級一等獎。2018年,“盾構施工‘衡盾泥’輔助壓帶進倉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19年,“地鐵盾構隧道孤石爆破及其掘進綜合技術研究與應用”獲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科技一等獎。據介紹,每一個獲獎項目均原創于廣州地鐵,分別標志著盾構行業的重大安全生產風險難題(孤石、巖溶、換刀)已被突破,將促進盾構工法長足進步。
“富水巖溶發育條件下復合地層地鐵盾構工程成套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以廣州地鐵在巖溶區建設遇到的問題為導向、以盾構工程現場為實驗平臺,建立了涵蓋“工程勘察、盾構機設備、盾構工法工藝、施工應急技術”四個方面的成套關鍵技術,凝結了課題組20年持之以恒的實踐和科研心血,標志著巖溶區不再是盾構施工的“禁區”。
據了解,該技術成果于2020年1月由錢七虎、陳湘生院士、方祖烈專家、國際隧協主席嚴金秀等7位專家鑒定為“國際領先”,保障了廣州地鐵二、三、五、六、八、九、十二、十三號線局部或全線穿越巖溶區,長度達132公里隧道順利建成,綜合社會經濟效益顯著。該成果具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除廣州外,貴陽、南寧、濟南、徐州、杭州、昆明、深圳等城市在建地鐵線路均可能遇到巖溶發育區,“富水巖溶發育條件下復合地層地鐵盾構工程成套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成果將為國內地鐵建設提供技術保障。
推薦閱讀
“星際訪客”和太陽系彗星中探測到鎳,揭示不同行星系間相同的有機化學過程
在英國英格蘭威爾特郡的巨石陣,一顆彗星劃過天際(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新華社/蒂姆·愛爾蘭) 科技日報記者 張夢然 英國《自然》雜志19日發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廣州地鐵科研項目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310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