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宣亞國際重組失敗3個月后,直播平臺映客首次向港交所提交IPO招股書,聯合保薦人為中金公司、花旗銀行和德意志銀行。
映客未在招股書中披露計劃募集資金的金額,但所募資金將用于豐富產品內容、開展營銷活動以及戰略投資等方面。
營收結構單一 直播業務貢獻9成以上營收
招股書披露,映客2015年、2016年、2017年營收分別為2870萬元、43.34億元、39.41億元,毛利分別為1384萬元、16.36億元、13.95億元。
映客的絕大部分收益來自直播業務,2017年映客直播收益為39.19億元,2016年為43.26億元,2015年、2016年以及2017年三年,直播業務所得收益占收益總額的94.6%、99.8%及99.4%。
同時,主播費用也是映客的主要開支項,2015年至2017年三年,該項開支分別為1088萬元、23.39億元、22.12億元,付款手續費分別為139萬、1.648億元、9734萬元。
映客2015年、2016年、2017年運營利潤分別190萬元、4.93億元、8.71億元,年內虧損分別為4941萬元、14.67億元、2.39億元。經調整純利分別為146萬、5.68億、7.91億元。
由招股書披露的數據來看,映客是一家賺錢的公司,這一點毋庸置疑。但其營收結構過于倚重直播業務,從資本市場的角度看,其商業模式過于簡單,而且是有天花板的。映客想要站穩腳跟必須尋求更多元的商業變現模式。
月活增幅放緩 2017年Q4同比減少400多萬人次
招股書顯示,映客2017年的直播月活數從第一季度的2212.4萬人次上升到四季度的2518.4萬人次,小于2016年四季度的3000.6萬人次。
2016年被稱為直播元年,據不完全統計,直播平臺總數超過700家,平臺市場規模達到90億元。這一年,直播平臺享受到了資本和流量紅利,但火熱的景象并沒有如平臺期望的那樣持續下去。
進入2017年,國家對直播平臺的監管越發嚴格,眾多直播平臺遭遇封停或關閉,不合規的直播間被關閉,主播賬號被封禁,拉入黑名單。加之直播平臺之間同質化競爭,很多平臺用戶開始出現不斷遞減。
此外,短視頻的崛起也分走了很多年輕用戶。在2016年還是言必稱直播,2017年人們提的更多的是快手和抖音,進入2018年,這種情況更加明顯。映客也在布局短視頻等更受年輕人青睞的視頻形式。
映客創始人奉佑生持股20.94%
招股書中披露,映客天使輪融資由多米在線投資,A輪融資投資者包括金沙江朝華、紫輝天馬、紫輝聚鑫、廈門賽富、昆侖萬維、宣亞國際,B輪融資投資者包括嘉興光聯、嘉興光美、寧波安合、寧波青正、芒果文創、深圳騰訊、紫輝聚鑫、嘉興光信。
映客創始人奉佑生持股為20.94%,首席運營官廖潔鳴與首席技術官侯廣凌各直接持股4.69%。這三位都是映客董事會成員。
多米在線、昆侖萬維、映客常青、紫輝聚鑫、廈門盛元、嘉興光信、金沙江朝華、騰訊、宣亞國際分別持有不等股權。
其中,多米在線持股為14.59%、昆侖萬維為10.23%、紫輝持股為7.29%。騰訊、宣亞國際持股不足1%。
值得一提的是,在宣亞國際與映客的重組中,宣亞國際收購蜜萊塢(映客主體公司)約48.25%股權,標的資產交易價格近28.95億元。但這筆交易,宣亞國際現金收購映客的資金大部分實際來自映客的創始股東奉佑生、廖潔鳴和侯廣凌。
2017年12月15日,宣亞國際發布公告,宣布終止此次重大重組。在經歷了7個月的重組后,宣亞國際與映客的重組方案宣布失敗。重組案失敗后3個月,映客首次向港交所提交IPO招股書。
2018年直播+短視頻行業迎來上市熱潮
在資本的支持下,直播、短視頻平臺保持了高速成長,2018年直播+短視頻行業將迎來上市熱潮,目前,已經有B站、斗魚、虎牙、映客、快手等相繼傳出IPO的消息。
B站已經在紐交所披露招股書并開始路演,不出意外,3月28日將登陸紐交所。昨日晚間,映客也首次向港交所提交了IPO招股書。
3月6日,歡聚時代披露,公司旗下直播平臺虎牙直播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IPO申請。
今年1月份,斗魚COO程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公開表示,“有IPO的計劃,仍在籌備中”。3月初,虎牙、斗魚相繼獲得騰訊投資。
關于快手上市的消息,已經傳了很久,3月初,有報道稱,隨著香港同股不同權架構的落實,快手赴港上市也有望在今年完成。
直播和短視頻目前仍處于燒錢階段,趁著用戶還在增長的時候加快速度IPO,是比較合理的決定。
推薦閱讀
3月26日消息,近日關于抖音的消息可是不少,相繼傳出微博和微信封殺,今日早間又被傳出騰訊QQ空間也封殺抖音。對此,騰訊方面則表示,由于安全系統誤打擊,部分空間分享受>>>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映客向港交所提交IPO招股書:月活增幅放緩 去年營收下滑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305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