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晚間,京東發布了2017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第四季度,京東凈營收為人民幣1102億元(約合169億美元),同比增長38.7%。凈虧損為人民幣9.092億元(約合1.397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人民幣12.614億元相比下滑27.9%。基于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凈利潤為人民幣4.493億元(約合6910萬美元),而上年同期為人民幣7.797億元。
財報發布后,京東集團董事長兼CEO劉強東、CFO黃宣德和投資者關系總監李瑞玉等高管出席了隨后舉行的分析師電話會議,解讀財報要點并回答了分析師提問。
以下即為本次電話會議分析師問答環節主要內容:
瑞穗證券分析師:你們開場時候是提到(今年的)凈利潤率預計將為1%-2%對嗎?取中間數1.5%的話,也就是說,我們將很難看到有什么凈利潤率提升的杠桿因素,那么,能否介紹一下公司凈利潤率的驅動因素以及背后的季節性?今年你們的資本性支出(CapEx)預算是多少?
黃宣德:很明顯,現在只是今年剛開始的階段,沒有人能夠預測接下來將發生的事情,我覺得我們提供的業績指引,體現的既是我們致力于提升利潤率的承諾,另一方面也是我們希望對公司未來進行投資保持一定的靈活性。我之前也提到了,我們在第四季度對新的業務進行了不少投資,其中包括對京東物流的第三方服務的投資,這些投資中有些可能需要幾個季度的時間才能被利用起來,為我們提供提升運營效率地杠桿。
所以,現在提供的業績指引這是我們對今年全年情況非常初步的預測。
高盛分析師:我的問題是關于公司接下來的增長驅動因素的,尤其是京東與唯品會以及美麗聯合集團的合作戰略方面,能否介紹一下京東App里面何時會上線唯品會的內容,預計唯品會能為京東帶來多大的GMV(平臺銷售總額)增長?京東的服裝銷售能達到什么水平?
另外,京東與美麗聯合集團一起推出的微選平臺上現在有多少商家已經注冊?該平臺將何時上線?這家合資公司的業績會被合并到京東的報表里面嗎?還是會被京東計成投資資產?你們如何看待這家合資公司的長期發展前景?
黃宣德:兩項合作都會在3月內上線,所以,大家在本月內將可以在京東App里看到來自唯品會的“超級商店”(Super Store)。正如我們在宣布該投資交易的時候提到的,我們認為這項合作會讓兩個平臺產生協同效應。唯品會有非常棒的商品選擇,他們的用戶群體對我們能夠形成非常好的補充,特別是女性用戶方面。
所以,我們預計這項合作對雙方來說是雙贏的,既可以為京東用戶提供更多的產品,同時也能給唯品會帶來流量和銷售,所以說對雙方的平臺都有好處。
京東與美麗聯合成立的合資公司也預計將于本月在京東微信頻道中的一級購物入口出現,這是一個非常去中心化的商業模式。我覺得還是讓大家慢慢觀察該業務的發展比較好,我還是不詳細介紹了。京東不會將這個合資公司并表,該業務的目標是吸引長尾客戶,我們到目前為止已經吸引了超過5萬小型長尾商戶入駐,其中也包括一些較為成熟的商家,京東將幫助這些商家通過微信的生態系統建立自己的顧客群體,大家將很快就能看到我們的這項試驗。
中金公司分析師:我的問題是關于京東對海外市場的探索的,京東似乎在春節期間進入了洛杉磯市場,那么我想知道京東預計將在全球市場扮演怎樣的角色?投資方面,京東在明年會有什么舉動?
劉強東:就在我們今天所說的,京東的海外業務目前只是在當地國家建立自己的運營中心,目前主要還是在東南亞,過去在洛杉磯設立過辦公室,但主要是將美國品牌吸引到中國來。從今年起,我們將開始非常慎重、認真地考慮要不要在洛杉磯和周邊城市提供本地化銷售服務,但是目前還沒有非常明確的時間表。
麥格理證券分析師:可否介紹以下現有的主要品類的情況,比如說電器和消費電子產品,今年會達到一個什么樣的規模,現有品類在擴大利潤率方面還有多大的潛力?
黃宣德:家電和電子產品是京東領先的兩個產品品類,正如劉總此前所說,在零售領域,當你在自營領域取得行業領先地位時,不僅能通過與供應商之間的良好關系與合作來實現規模經濟效應,從而改善利潤率,還因為消費者的品牌觀念而繼續快速增長。
這也是京東在2017年看到的情況,我們已經成為最大的(自營)電商公司,我們在持續強勁增長,領先于行業平均水平。
美銀-美林分析師:我的問題是關于京東廣告業務,這項業務在四季度增長強勁,那么能否談一談該業務速增長的驅動因素?是因為轉化率更好呢,還是說與廣告價格和廣告庫存增加有關?
黃宣德:廣告業務的增長主要靠技術驅動。正如我們上個季度提到的,由于對人工智能的使用增加,京東商戶和品牌客戶的用戶轉化率在過去幾個季度有大幅的提升,所以當品牌看到更好的廣告效果和更好的轉化率時,也更愿意增加在京東平臺上的廣告支出,這是我們廣告業務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我們沒有增加廣告庫存以及我們平臺的定位,所以,技術是推動廣告業務增長的主要原因,而且我們看到這樣的增長勢頭還在持續。
還要再提一下,第四季度廣告收入增速是過去5個季度里最高的。
劉強東:我來補充一點。實際上,如果大家看京東GMV,特別是凈GMV,根據對大量商家和品牌的調研,京東廣告與主要友商的廣告比例是嚴重不相符的。也就是說,京東廣告收入的占比遠遠低于GMV的比例,我們未來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過去,廣告方面我們留給品牌商和商家操作的工具還比較少,未來我們會在這方面進行大力拓展,不但把更多的營銷和廣告操作工具以及權限逐步移交給第三方,我相信到那時會更加激發品牌商的廣告投入熱情。
花旗集團分析師:我的問題是關于毛利率的,我的計算如果沒錯的話,看起來第四季度京東自營業務毛利率同比下滑了90個基點,如果真是對的話,也就是說,第四季度競爭情況似乎更激烈了,那么預計2018年自營業務毛利率會有怎樣的一個趨勢,特別是在業績強勁的季節?
另外,關于你們業績指引中提出的預計今年的凈利潤率將為1%-2%這一點,能否介紹以下哪些領域會讓在京東今年投入最多的投資?是往物流方面進行更多投資呢,還是在市場營銷、品牌方面投入更多?
最后一個問題,在之前離開京東的那100個品牌當中,有多少已經重返你們的平臺?
黃宣德:毛利潤率方面,正如我們之前所提到的,如果不算新業務,京東商城第四季度毛利率實際上還略高于去年同期的水平,也高于2017年第二季度的水平,所以整體來說仍然處于健康水平。
第二個原因,我們過去就曾經說過,京東管理業務是以全年的眼光來衡量的,所以根據前三個季度的超預期的回報,京東業務經理相信應該將我們的一部分收益通過大規模促銷的形式回饋給消費者,我們相信這是非常值得進行的投資。所以,大家不應該通過一個季度的表現來推斷全年盈利趨勢,我在第三季度就警告過大家,不應該據此推斷未來幾個季度的趨勢。所以,我們仍然會鼓勵投資者去了解全年趨勢,而全年利潤的趨勢仍然呈現增長之勢。
1%-2%的凈利潤率預期的問題,我們此前也提到過,2018年的新業務里,我們會繼續在物流方面進行投資,主要是第三方服務、供應鏈管理以及倉儲與快遞服務,不僅是針對于京東自己的客戶,還針對使用京東物流服務的第三方廠商。
此外,還有一些技術和服務方面的投資,我們開發了基于云端的解決方案,而且看到這項業務正在騰飛。在短期內,這些業務可能會出現虧損,但從長期來看,技術服務具有很大的潛力,此外,海外擴張也是投資的一個方面。
如果拋開上述因素,核心電商業務實際上會有比較顯著的利潤率提升。
至于最后一個問題,我們的確開始看到品牌回歸京東。我想要跟大家分享的一個有趣的數據,京東服裝業務上的大客戶,也就是包括去年一年留在京東以及去年年底回歸的品牌,他們的交易量在今年前兩個月增加了100%以上,這是相當鼓舞人心的數據。我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客戶回歸,但正如我們在上次財報電話會議中所說,這些品牌可能需要兩到三個季度才能完全回歸。
摩根大通分析師:我理解物流會成為2018年及以后京東的投資重點,那么京東會在物流領域具體投資哪些方面?比如人工、設備,還是倉儲方面?另外鑒于在物流領域的額外投資,那么未來一兩個季度的利潤趨勢與之前幾年的利潤率會有什么不同?長期來看,第三方物流服務預計將產生什么水平的收入貢獻?何時可以盈利?
劉強東:目前,我們計劃接下來來幾年在京東物流方面的投入主要包括兩大塊,一大塊是資產投資,包括土地、房產以及軟硬件設備投資,第二塊是對最新物流技術的投資。
對于土地房產設備上的投資,這些都是比較傳統的業務,我相信大家應該很好理解,所以我重點向大家介紹京東在技術上的投資。目前我們已經在上海建成全球第一個全自動倉儲中心,京東無人配送站也在兩周以前測試成功,我們的無人配送機目前在中國北京有超過100所大學開始送貨。
我們相信京東無人機能在今年拿到十個省的執照,而我們的無人駕駛卡車已經測試成功半年。雖然這些投資不能在短期內給我們帶來財務上的好處,但我們相信在未來某個時間點,隨著技術發展成熟和中國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技術可以讓京東在保持競爭優勢方面提供強大支持。
京東物流在去年已開始以獨立公司的形式運轉,目前進展得非常順利,已經超出我們的預期,我們相信在三到五年之內,來自于京東體系之外的收入就將超過50%。
來自外部的物流收入并不僅僅來自于品牌產品賣家,還有大量企業客戶可能并不是跟京東一個行業的,但他們也在逐步使用京東物流。
瑞銀分析師:我的問題是關于毛利率和凈利率的,如果我們拋開對京東商城的投資(的影響),那么隨著服裝品牌的回歸以及快消品業務的擴大,2018年京東商城利潤率是否會改善?投資方面,全年投資的情況下,利潤率是否會在好轉之前出現下滑?
黃宣德:正如我之前所說,由于在新業務上的投資,我們的確會繼續致力于整體利潤率的改善,這反過來預示著京東核心業務的利潤率會出現很大的改善,而且會來自所有品類,不光光是服裝和快消品,而且還來自于家用電器和電子產品等京東比較強大的品類。很明顯,服務和廣告業務方面也會有利潤率的改善。
所以,我們確實看到各個領域的利潤率都會有好轉。
大和證券分析師:首先,產品戰略方面,公司曾計劃對京東App進行改變,增加更多個性化元素,這方面目前進展如何?另外,未來與第三方商家服務有關的服務收入會有什么趨勢?
第二,京東自由現金流在過去一段時間里不斷改善,這種趨勢會在2018年CapEx增長的情況下持續下去嗎?
最后,能否介紹以下京東近期與騰訊和美麗說的合作?與美麗說合作是否會給京東帶來顯著的改變?
黃宣德:個性化的推薦確實是我們今年的一項重要工作,我們想要創建個性化用戶交互界面,我們預計第一個更新后的產品將在第二季度上線,但可能只是在測試階段,成熟的產品可能要到下半年才能顯現出來。
商家服務是我們的另一項工作重點,我們已經向商家推薦了許多新產品,包括廣告產品和工具、數據分析工具等,這些工具不僅全部提供給商家,也提供給京東供應商,將可以提升供應商的能力,更好地在我們的平臺上推廣和銷售產品。
至于自由現金流和資CapEx,CapEx有點難預測,因為我們預計將更多地投入在土地購買和倉儲設施方面,現在同時,也有許多機構想要與我們建立合作。所以,我們有可能通過合作伙伴來進行資本投入,通過合作,我們可以繼續保持對資產的控制,同時利用第三方財務資源,我們希望未來能有“更輕”的業務模式,有些政府會主動就買地方面接觸我們,因為京東在他們管轄范圍內建設倉儲中心,這會給他們帶來工作機會以及稅收。因此,我們正在與許多這樣的政府建一起洽談,對這些機會我們非常高興,希望到第二季度能有更多信息可以分享。
分析師:可否解析一下目前京東平臺來自第三方的商家銷售占GMV或銷量的比例?有多少比例的第三方商家的履約服務是由京東提供的?
第二,從未來幾十年的角度來看,京東目前仍然是一家非常年輕的公司,那么你們為何已經開始強調利潤?你們認為利潤率是應該用來衡量京東表現的指標嗎?投資者應該如何看待京東的利潤率情況?
黃宣德:第四季度我們的第三方物流服務的收入增長非常快,有三位百分數的水平。約有11%-14%的第三方訂單現在是由京東履約的,而且還在快速增長。
利潤率方面,我們之前也提到了,我們在并未追求利潤的情況下實現了利潤率的改善,即使在我們什么都不做的情況下,利潤率都會獲得改善,我們通常會在大的促銷季將部分利潤回饋給用戶,或者對技術和其他補充性業務進行投資。
也就是說,在我們已經擁有這么大的規模的情況下,盈利和利潤率改善是非常自然而然發生的事情,但是我們確實仍處于長期增長的早期發展階段,獲得增長才是我們的重點。
瑞信分析師:我的問題與7Fresh有關,能否介紹一下7Fresh今年的擴張情況以及未來幾年對開店數量的目標預期?
黃宣德:7Fresh是京東的一次實驗,對于我們來說,是一次針對實體店的實驗,以實現每平方米非常高的銷售額,因為通過京東打造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系統,比如達達和京東到家,基本上可以實現更高的同店銷售額。
我們的目的不是開特別多的店,而是想利用這種店來開發多渠道的商店技術解決方案,然后將這些解決方案用于支持我們的合作伙伴。我們提到京東對線下零售商的投資,而通過7Fresh獲得的解決方案將可以用于加強我們與線下合作伙伴的友好關系。
劉強東:我再來補充一點。我們還會在北京開更多的7Fresh商店,以進行商業模式的驗證。一旦商業模式驗證成功,我們會采用加盟和對外自營的方式發動合作伙伴把7Fresh做好。
我想說的是,京東最大的優勢是已經擁有一套覆蓋全國的非常健全的供應鏈系統,京東在這方面確實具有諸多優勢。一旦商業模式得到驗證,我們開店的速度會非常快。在中國,有一些在線下發展有二三十年歷史的傳統商超巨頭,他們的供應鏈系統目前只是覆蓋一部分中國城市,而京東商超服務已經可以觸及中國任何一個角落。
天灝資本分析師: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是關于京東對唯品會的投資。請問在短期內,京東會從這項投資中獲得什么樣的受益?
第二個問題,通過查看第四季度損益表,收入成本(cost of revenue)有非常高的提升,所以我想知道成本提升中有多少是由流量獲取造成的?
劉強東:我來回答第一個問題。短期內,這種合作帶來明顯效果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個是雙方平臺上的優勢品類可以做到互補,唯品會擅長服裝之類的快消品,而京東過去主要的優勢品類則體現在其他方面。
第二,京東用戶主要集中在一到三線城市的男性,而唯品會的用戶恰好主要是三到六線的女性。在對方平臺上銷售產品,有助于唯品會和京東快速進入過去比較弱的品類和市場。
從長期來看的話,雙方還可以在后端供應鏈和物流方面進行優勢互補,比如共享倉儲的費用,共享分揀中心的費用,甚至分享配送站的費用,這將有利于雙方迅速降低各自的運營成本。
黃宣德:關于第二個問題,我們將大部分的流量獲取成本都包含在營銷費用里,唯一的收入成本中包含的是廣告收入的成本,但非常少,所以這并不是主要原因。
我在前面也提到過,收入成本提升的主要原因是京東物流和第三方服務,我們建立了非常大規模的物流設施,包括冷鏈物流,但是我們在第四季度還未完全使用,此外還包括技術服務方面的成本。
推薦閱讀
3月1日,車好多集團(旗下包含瓜子二手車直賣網、毛豆新車網)宣布,已完成8.18億美元C輪融資,此次融資由騰訊領投,新加入的投資方包括工銀國際、云鋒基金、方源資本、>>>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305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