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IM(即時通信),代表性的要數騰訊旗下的微信和QQ。極光大數據的統計結果顯示,截至11月27日,微信和QQ在市場活躍設備中的滲透率分別達到84.7%和71.7%。
這兩款產品近乎壟斷性的行業地位讓許多潛在入局者望而卻步,甚至有人斷言稱社交類IM已經處于飽和階段,留給新入局者的空間可謂微乎其微。但盡管如此,一些巨頭還是將目光投向了IM領域。只是這一次它們的著眼處不再是社交,而是職場。
中國移動不久前發布的兩條招標公告將銷聲匿跡多年的飛信又一次帶到了聚光燈下。根據公告內容,移動計劃未來一年在“和飛信”的客戶端技術實施與支撐項目以及業務運營支撐服務項目上投入近8,400萬元,以盡快實現產品的商用。這款由飛信改名而成的產品,其定位正是企業IM。
除了移動以外,阿里巴巴和騰訊也是企業即時通信服務領域的積極參與者,我們不妨從這幾家巨頭面向企業的IM產品著手,以考察職場即時通信行業的頭部格局。
頭部應用安裝量普升,釘釘以2,444萬位居第一
針對企業即時通信領域的頭部應用主要有4款,包括阿里旗下的釘釘、騰訊旗下的企業微信和TIM,以及移動旗下的和飛信。

極光大數據顯示,過去半年中4款企業IM應用的安裝量均呈現上升趨勢。截至10月最后一周,釘釘的安裝量達到2,444萬,在4款應用中。企業微信的用戶安裝數量也達到千萬級別,其10月安裝量為1,022萬。在同一時期,和飛信的用戶安裝數量為60萬。

在月均DAU(日活躍用戶數)上,用戶體量占優的釘釘再度。在剛過去的10月份,釘釘的DAU均值達到788萬,與另外3款同類別應用拉開了較大的差距。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企業微信、TIM以及和飛信的日活躍用戶數在過去半年中呈現逐月上升的趨勢。

在4款企業IM中,釘釘和企業微信的日新增用戶數均已邁入十萬級別。截至10月份,釘釘的日新增用戶數均值為17.58萬,企業微信則為10.6萬。
值得注意的是,TIM的日新增用戶數均值在10月出現了顯著攀升,這或許表明這款應用當月所發布的重大版本更新(新增云文件功能以及優化了文件傳輸功能)獲得了用戶的廣泛認可。

極光大數據的監測結果顯示,企業微信和釘釘均擁有較高的7天留存率。在過去半年內,上述兩款應用的7天留存率均值分別為81.7%和81.1%。在同一周期,和飛信的7天留存率均值也將近70%。
和飛信更受男性青睞,TIM用戶年輕化特征最明顯

用戶性別分布數據顯示,在4款企業IM應用中,和飛信有著的男性用戶占比,比例為54.9%。而TIM的女性用戶占比則要顯著高于男性,所占比例達到58.4%,釘釘用戶的性別分布相對比較均衡。

從用戶年齡分布數據可以看出,年輕用戶在TIM中有著較高的占比,24歲以下的用戶占比達到59.4%,29歲以下的用戶占比更是達到81.9%。在4款應用中,30歲以上用戶在企業微信中的占比,達到33.6%。

在用戶城市等級分布上,釘釘、企業微信和TIM的一二線城市用戶合共占比均超過50%。而和飛信則有更多用戶分布在三線及以下城市,占比達57.3%。

具體城市分布數據顯示,在4款企業IM的用戶城市分布前五榜單中,絕大多數為一二線城市,北京的用戶占比在4款應用中均排在榜首。值得注意的是,濰坊的用戶占比在和飛信中排到了第二位,成為上榜的非一二線城市。
幾款頭部應用的運營數據表明,阿里巴巴和騰訊已經成為了企業IM領域的先行者:前者的釘釘在安裝量和活躍度上均占據地位,后者則擁有分別脫胎于微信和QQ的兩款應用,而且數據表現也還算不俗。
但從幾款頭部應用安裝量普增這個結果看來,該行業的頭部競爭尚未達到白熱化地步,至少還存在共同增長的空間。移動會選擇在這個節點入局,相信也是基于這一判斷。
在企業IM領域,移動的優勢在于可以為和飛信打通包括電話、短信以及政企云平臺在內的運營商服務。此外,作為國內的運營商,移動所保有的政企客戶資源也極為可觀。至于移動最終能否在企業IM領域和阿里騰訊發展成鼎足之勢?極光大數據將持續關注。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極光大數據:移動攜飛信入局,企業IM成巨頭必爭之地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304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