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在線直播平臺數量就接近200家。除了火爆的視吧直播外,移動直播產品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并且被貼上了全民直播、泛娛樂的標簽,以彰顯移動直播潛在用戶和市場的廣闊前景。
但實際上,眼下的移動直播平臺,并沒有深入挖掘直播功能在移動端的獨特屬性,許多移動直播平臺幾乎是PC端秀場模式在移動端的全面復制,但視吧直播卻不同于其他移動直播平臺,視吧力爭行業唯一性,那么視吧能否成為移動直播的最后勝出者?
秀場模式,首先意味著潛在用戶和市場的局限性,其次,平臺高度競爭,頭部主播身價被抬得很高,一方面平臺毛利岌岌可危,盈利前景堪憂,另一方面,導致90%的主播很難獲得關注度,主播熱情隨存在感的喪失逐漸衰退,平臺生態惡化,本質上和“全民直播、泛娛樂”直播的目標背道而馳。
直播,單從技術上來看,是互聯網媒體形式從文字、圖片、視頻、再到直播不斷演進的一部分,除秀場模式外,移動端應該有更好的產品和內容,在特定場景下將直播技術應用和呈現的更好,甚至,在功能上,直播可能成為部分互聯網產品的標配,比如社交產品、電商產品、視頻網站等都和直播很搭。
網紅經濟的蛋糕越做越大,導致很多人提起直播就浮想聯翩,和網紅經濟聯系在一起,感覺挖到了寶藏。事實上,秀場主播和網紅還有相當大的差距,一方面在內容專業程度上相差甚遠。和以往相比,網紅產業的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伴隨著消費升級,用戶的口味也越來越刁鉆,高質量的內容生產才能收到廣泛的傳播效果,進而體現出網紅的商業價值。因此,有越來越多的網紅孵化公司、網紅經紀公司出現,資本也不斷進入這些高質量的內容團隊,眼下直播平臺的內容制作還太粗糙,離生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除了內容制作層面,在商業價值方面,主播和網紅也有巨大的差距。最后,我們回到現階段的200家直播平臺,它們高度競爭,幾乎是同質化競爭,主要表現在對內容和流量的爭奪戰上,戰術基本也都一樣,高薪挖主播、提高對主播分成…以達到控制流量的目的。
傳統模式大致是平臺主播公會6:3:1的分成模式,支撐了平臺的可持續、高盈利發展,而移動端娛樂直播競爭異常慘烈。不過,行業洗牌應該不會花費太久,掌握了資金和流量的平臺將會最終勝出。
上市公司大智慧作為背景的視吧直播在資金和流量上有優勢,對新業務的補貼將不會對公司整體運營產生過大壓力。此外視吧直播從起步時,平臺就積累了一定忠實用戶和主播資源。流量優勢是有的,但是否有持久的長跑能力,仍有賴于資金鏈是否跟得上,畢竟移動直播短期內賺錢難是事實,其他的直播網站,獨立生存空間將越來越狹小。
推薦閱讀
當時主播問的時候,視吧上的朋友說出了不下一千種的花錢方式,估計大家已經私下YY 很久,就差買彩票了。但很少有人仔細盤算過,如果你中了彩票,你該怎么投資理財?畢>>>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視吧直播能否千里走單騎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302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