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探為大家帶來的是一款智能眼鏡,真是厲害了word哥,這簡直是盲人們的福利啊!《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已經不再是夢~
世衛組織公布了一組數據:世界范圍內視力受損的人數約為2.85億,其中 2.46億人有殘留視力。也就是說,“盲人”群體里,近85%的人有視覺殘留和光感。[1]
中國也根據光感和視野半徑,將視力殘疾分為全盲和低視力兩種。中國有視力殘疾人1691萬,其中578萬全盲,1113萬(65%)是低視力者。[2]
低視力者,或者稱為半盲的盲人群體,平時的生活是怎么樣呢?
筆者專門去逛了某寶尋找“助視”產品,發現靠譜產品少的可憐。無非就是手杖,放大鏡,或者像BB機一樣便攜的可放大書上文字的助視器。
能夠幫到盲人去看、去感知周圍整體環境的產品幾乎沒有。
更別提街上的盲道經常被亂停的自行車堵著,盲道本身的設計也不是很好;要是看不見,很可能會撞上東西,或摔倒。
為盲人提供高質量助視服務,不僅在中國是空白,在全球都是。
而牛津大學的Oxsight智能眼鏡,就是為此誕生的。Oxsight利用計算機圖形學技術,和增強現實技術,來幫助視力殘障的人士看見周圍的世界。這個產品在2014年谷歌社會影響力大賽中奪得英國冠軍,并獲得了谷歌公司50萬英鎊的獎金。

Oxsight智能眼鏡
Oxsight的產品是一個配備了3D攝像機的眼鏡。3D攝像機捕捉周圍環境中物體的形狀和距離,再通過軟件,分析這些信息,將需要盲人注意的、特別是距離近的物體通過高亮等方式強化出來,變成適合盲人的眼睛的圖像,再傳輸到眼鏡的顯示屏上,讓盲人“看見”周圍的環境和物體。
Oxsight公司所研發的這個產品,填補著這這個領域的全球空白。其他也在同一領域有所建樹的公司非常少,全球只有區區兩到三家,且產品昂貴。
而Oxsight的宗旨是,提升智能眼鏡對于盲人的可用性,讓全世界盲人都能夠享用到這項服務。
獨家探秘:Oxsight的技術
帶著十足的好奇和敬意,筆者拜訪了英國牛津大學Oxsight的辦公室,向Oxsight的創始人及產品發明者Stephen Hicks,及CEO Rakesh Roshan了解了Oxsight的技術和愿景。

(Stephen Hicks)
產品發明者Stephen Hicks是全球頂尖的神經學科學家。Stephen認為,我們看東西時,視神經真正感知到的,其實都是經過篩選的。最后進入大腦的,并不代表我們看見的全部。
這或許也是Oxsight的技術的理論基礎。Oxsight利用一系列的算法,來模擬神經科學中對所看見的事物的篩選過程,從而將最重要、最關鍵的影像強調出來,變成視覺信息提供給盲人。
筆者當然迫不及待的試戴了Oxsight的眼鏡。眼鏡分為5種模式,因為要應對不同的光線條件,和盲人不同的視力問題。
第一種模式(對應圖b)下,筆者視野里只有黑白灰色塊。離得近Stephen為白色,離得遠的Rakesh為淺灰色,離得距離越遠,色度就越暗。
第二種模式(對應圖d)中,在場的人和物體的外輪廓被高亮的線條強調了出來;
第三、四種模式(對應圖c)就像卡通,通過像黑白漫畫一樣的色塊,將物體的不同部分強化區分,例如人的臉和頭發,別適用于有Cloudy Eyes(視野模糊)問題的群體。
第五種,則是彩色模式(對應圖a),最接近真實環境,適合光照比較好的環境。

在筆者的視野中,離得比較近的人往往最突出,被以各種方式強調出來。而周圍的繁雜的環境,經過軟件的處理則簡單化了很多,從而筆者能夠一下子注意到距離近的人和物。
試點項目:給盲人帶來驚喜
去年6月,Oxsight在英國做了一個試點項目,將一批原型機借給300個盲人一個月的時間,搜集他們的反饋。這些盲人的視力問題包括老年性黃斑變性(AMD)、青光眼等。
結果讓大家都很興奮。根據英國媒體當時的報道,有人說,這個眼鏡使自己更獨立,走路更自由,還能泡茶了,大大提升生活質量;
有人說:“我終于認得別人的臉了,現在可以繞過障礙物,甚至,第一次看見自己的導盲犬!”
當然,也有幽默人士認為自己戴著這個眼鏡像《星際旅行》里的鷹眼。。
通過這次的試點,Oxsight團隊也得到了一些關于如何改進的建議,基本是關于重量。現在的原型機重量大約200克,還需接一個外接設備,搭載Android的操作系統及電池。而Oxsight現在全力研發的下一代的產品,預計眼鏡重量會大大減輕,外接一個小型的控制設備。電池也會更小,續航時間會更長。
未來發展
現在的Oxsight,處于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段。一方面,Oxisight團隊正在加緊更輕便的商業化產品的開發;另一方面,他們也在積極和各方溝通,探索可能的合作伙伴關系,以便將來進入各國市場讓產品落地。
技術方面,在筆者看來,Oxsight的核心技術在于其計算機圖形學為中心的算法,而眼鏡的重量降不下來,很大程度是因為其用的硬件。所以硬件行業的創新對于Oxsight的發展很重要。創始人Stephen本人就很期待硬件廠商推出更先進的產品,例如更小的3D攝像機,和視野更廣的光學產品。
同時,Oxsight一直非常堅持這個產品的社會效應。團隊在不斷思索創新的商業模式,讓盲人盡量負擔得起;并且放眼未來,他們想使全世界每個盲人都可以享用到這個產品。
(CEO Rakesh Roshan)
同類產品
筆者也勘察了在做類似產品的廠商。加拿大的eSight的產品,其原理有相似的地方,售價1.5萬美元。且eSight的智能眼鏡所用的是普通高速攝像機,而非3D攝像機。
攝像機捕捉圖像后,傳輸回控制器,經軟件的計算,轉化成盲人的眼睛可以感知的圖像,傳回頭戴設備的顯示屏。eSight可以調節圖像亮度,對比度,放大和縮小圖像等,但是由于不是用的3D攝像機,所以沒有對距離的感知,筆者認為更適合用于看電視和看書。
而另一家美國公司Second Sight也原理相同,但Second Sight要在盲人的視網膜上通過手術植入一個電極,然后將經攝像機捕捉、軟件處理的圖像,無線的傳回電極,刺激視神經,使盲人看到圖像。
但是根據彭博社2014年的報道[3],這套系統在美國花費約為14.5萬美元,且只適用于一種眼部疾病——視網膜色素變性。這種眼部疾病的患者在美國約10萬人。
在筆者的目力范圍內,Oxsight是同類產品中最有競爭力的。它也是唯一能夠為使用者提供距離信息的產品。
愿景:讓盲人優雅的生活
在整個采訪過程中,特別觸動筆者的一點,是Oxsight團隊談到盲人的尊嚴。他們說,盲人并不希望別人意識到自己是盲人。或許拿著拐杖也能探路,但是他們更希望像普通人一樣,只是帶著一副輕輕的眼鏡,優雅的生活。這也是Oxsight的愿景。
幫助盲人重見光明,筆者對這樣的產品充滿期待,也希望有更多的產品被研發出來。適用于有不同的視力殘疾的人;并希望,這樣的社會效應強大的產品,能夠找到可持續的商業模式,真正規模化,而非只被一小部分高收入群體享用。
推薦閱讀
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Alibaba Investment Limited宣布,其聯同銀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沈國軍的全資公司(合稱“聯合要約方”),要求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谷歌Impact挑戰賽冠軍,牛津專家做出了盲人可用的智能眼鏡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301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