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16日下午1時40分,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制的“墨子號”衛星,在中國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并進入預定軌道。“墨子號”是一顆量子衛星,也是世界上第一顆量子衛星。
這條信息直接刷爆了朋友圈,所有人都在慶祝,中國又多了一項世界第一。
虛擬現實圈也在刷,慶祝墨子號發射成功,并預言量子通信未來可能會改變虛擬現實的發展,極大的促進虛擬現實的進步。
但是非常遺憾,今天可能要給大家潑涼水:墨子號飛天是值得咱們舉國歡慶的喜事,但量子通信對于解決虛擬現實的傳輸瓶頸,作用微乎其微。
量子通信并不能幫助提高信道容量
當然,并不是說墨子號是浪得虛名。
量子通信是怎么一回事?
根據量子科學的基本原理:兩顆糾纏的光子被拆散之后,無論相距多遠,總會心靈感應,一個形態發生變化,另一個會像鏡子一樣同步變化。利用這個特性實現光量子通信的過程如下:事先構建一對具有糾纏態的粒子,將兩個粒子分別放在通信雙方,將具有未知量子態的粒子與發送方的粒子進行聯合測量(一種操作),則接收方的粒子瞬間發生變化成為某種狀態,這個狀態與發送方的粒子變化后的狀態是對稱的,然后將聯合測量的信息通過經典信道傳送給接收方,接收放根據接收到的信息對坍塌的粒子進行逆轉變換,即可得到與發送方完全相同的未知量子態。
與經典通信相比,量子通信的安全性幾乎是絕對的——絕不會“泄密”。
在量子通信過程中,信息本身經過經典通信傳輸,量子通信傳輸的只是密鑰。量子加密的密鑰是隨機的,幾乎可以做到用一次換一次,即使信息內容本身被竊取者截獲,由于無法得到正確的密鑰,因此無法破解信息。如果竊取者試圖截獲密鑰,必須先截獲光子,再去觀測它,根據量子理論,宏觀的任何觀察和干擾,都會立刻改變量子態,引起其坍塌,因此光子會發生變化。結果密鑰接收方要么沒收到光子,要么收到光子后去跟發送方校驗,發現結果不一樣,馬上就能反應過來通信過程被監聽。當然,這并沒有什么關系,一旦發現密鑰丟失,申請重新傳輸新密鑰,確認無誤再解密信息。
墨子號有什么作用?
在有線光纖為基礎的量子通訊領域,由于光量子的不可分割特性,遠距離傳輸不能進行信號放大,而損耗卻很多,造成在遠距離上信息傳遞效率很低。太空的真空環境卻能讓光量子在傳輸過程中的損耗大為降低,墨子號與地面發射站之間的距離為500公里,能夠完美的充當覆蓋全球的量子通信網絡的中繼站。這樣一來,就使得量子通信不再局限于域內通信,而是可以覆蓋整個地球!
所以,無論是墨子號也好,還是量子通信,重點并不在于信道容量,而在于信道安全。這與虛擬現實所要求的大容量信道并無相通之處,對于虛擬現實所要求的大體量數據傳輸也并不會有實際幫助。
量子通信的優點不在于速度,而在于保密。經典通信方式的信息傳遞速度已經是光速了,5G網絡相比4G網絡,提高的是單位時間里的傳輸字節數,即信道容量,在這方面經典通信反而比量子通信強得多。
虛擬現實對于通信能力的要求
在虛擬現實圈子里,之所以有人對墨子號飛天感到歡欣鼓舞,是因為虛擬現實發展到目前,有一個巨大的瓶頸阻礙者整個行業的進步——通信傳輸能力。
通信傳輸能力是如何成為橫亙在VR面前的大山的?
首先我們需要搞清楚虛擬現實對于人類的意義在于哪里:
虛擬現實通過硬件設備阻斷人原有的視覺輸入,并呈現出虛擬影像占據人類視覺,再輔之以與影像的其他交互,實現欺騙大腦的目的。
要實現以上目的,擁有支持VR計算的強大(經濟)計算機是必備的,而次之的,就是強大的數據傳輸能力。
這個數據傳輸能力需要多強大呢?
大家可以嘗試分兩個方向去理解。
一個是將人眼每秒鐘接收到的信息全部數據化,轉化而來的數據文件會有多大?用Gb為單位來衡量恐怕是不行的,最少都應該是Tb為單位了。同樣的,虛擬現實想要欺騙你的大腦,需要呈現在你面前的內容,就和人眼在現實中接收到的數據容量一樣大。那么即使是一個簡單的VR視頻或者VR直播,其數據傳輸量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二個是如果需要用VR設備營造出一個真實到足夠欺騙大腦的影像,還要實現和用戶的反饋與互動,終端的計算能力需要十分強大。在未來很可能是以云端計算結果下發終端的形式進行,這個結果龐大的體量就需要強大的網絡通信能力來支持。那么比如用戶在進行多人在線vr游戲時,頻次密集的交互反饋需求,如果沒有龐大的信道容量做支持,游戲體驗將會是一團渣。
現階段的網絡數據傳輸有多快?
現有的網絡通信能力,對于一個用戶觀看2K視頻平均需要4Mbp的帶寬,4K視頻則需要18Mbp,而VR則需要175Mbp。加上現有網絡的速率通常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耗,所以需要更大的網絡容量才能支撐VR高品質畫面的傳輸。
目前,國內三大運營商正在從4G向4G+過度。在4G+的網絡下,手機上網下載速率最高可達300Mbps,上傳速率最高可達50Mbps,這樣的速率對于有線的VR或許可以支撐,但體驗并不是最佳。
在網絡數據傳輸能力不夠的情況下,伴隨之的還有極高的寬帶成本。以1080p、20M來計算,用VR體驗360°視頻,單位用戶成本是今天電視用戶成本的10倍,是手機用戶成本的100倍。例如愛奇藝的付費用戶,現在的價格為15元或者30元錢/月,而要保持同樣的利潤率,會員需要付費3000元/月來觀看VR。
總結來說,虛擬現實對于網絡數據傳輸能力的巨大需求和現實中網絡數據傳輸能力的不足之間的矛盾,造就了虛擬現實圈對墨子號飛天的一片歡呼雀躍。只不過,大多數人將會失望了。
所以,虛擬現實的在線傳輸,重任還是在5G肩上。
我們需要為墨子號歡呼鼓掌,然而,它對于虛擬現實,并沒有什么卵用。倒是虛無縹緲的量子計算機,未來可能會給虛擬現實帶來深遠影響。
推薦閱讀
時間跨入2016年第三季度尾聲,雖然資本市場不斷叫囂寒冬。但在一些重要的領域,中國資本依然在全球高歌猛進。日前,騰訊又和富士康投資了一家印度獨角獸Hike Messeng>>>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300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