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國企改革,陸續剝離虧損資產,深抓家電、軍工、IT三大核心產業同時積極發展智能服務等新興產業,立足國內拓展海外市場,長虹如何輕裝上陣再寫輝煌?答案開始浮出水面。
近日,長虹在中國科技城綿陽召開發布會,推出了全球首個物聯運營支撐平臺(United Platforms,簡稱UP平臺),通過建立設備中心、支付中心等21個能力中心,協同第三方開發者、創業公司共組新型商業模式的雛形開始呈現。
“未來幾年中,家電、軍工、IT等核心業務將深入拓展,智能服務、移動通訊和傳感、供應鏈服務等新興產業將成為長虹實現企業創收的第二曲線。”長虹首席技術官陽丹表示。
據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分析,長虹新興業務從最初探索到廣泛推出,大致可以分為四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推出電視、冰箱、空調等智能產品同時發現市場需求。目前,長虹智能產品達5000萬臺,擁有5000萬用戶。據長虹相關負責人介紹,長虹在持續推出智能產品的同時,開始發現很多用戶需求和有待滿足的應用場景非自身企業所能完成,開始籌劃和推出智能服務等新興業務;
第二階段,基于用戶需求,完成智能產品的升級、改良,發展電商、售后等配套渠道,為開展新興業務奠定基礎。產品層面,長虹在推出CHiQ家電后,持續推出各種產品升級、迭代等解決方案。渠道層面,長虹成立了大數據中心、軟服中心、電商公司及售后團隊。為提高企業競爭力,長虹打造了智能研發平臺、智能制造平臺和智能交易平臺。
第三階段,新興商業模式的初步探索與服務改進。2015年,長虹推出“智慧社區下的智慧家庭”服務模式,點點幫、妥妥醫、購食匯、關護通等O2O業務承接起與房地產、醫療業、教育業等不同行業的業務對接。在這期間,長虹根據用戶的需求和反饋對所開展的業務進行了多次改良、完善。
第四階段,持續的研究用戶信息并分析數據價值,聚合用戶中心、設備中心、支付中心等21個能力中心和能力開放平臺,向第三方開發者、創業企業開放UP平臺。和微軟、谷歌、阿里等企業打造的生態圈相同,長虹的UP平臺將圍繞著用戶衣食住行等日常行為推出一站式解決方案。在UP平臺的孵化下,點點幫、妥妥醫、車聯網等O2O業務已經全面落地,大數據開始為人民生活提供服務。
目前,長虹已完成新興業務的技術布局(UP平臺),面向未來的新型商業模式已經初見形態。未來,隨著友商的不斷加入,各種觸及用戶日常生活的全新服務將逐步推出。

“虛擬現實、智能汽車、服務機器人、人工智能等技術在日趨成熟,UP平臺將融入更多友商,長虹將同這些友商一起來制定各種智能服務相應的解決方案。在長虹的發展規劃中,新興產業和核心產業一樣重要。”長虹公司首席數據官(CDO)劉東說。
梁振鵬認為,在物聯網時代,家電行業從終端產品應用向通過終端產品提供內容和服務已經成為發展趨勢。目前物聯網仍處于成長期,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還有待觀察。
中怡康研究機構品牌總經理左延鵲表示,UP平臺通過加快云平臺整合,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幾年前,電商的崛起就讓人們見證了數據的力量。物聯網時代,開源意識和共享思維非常重要,新興業務將是家電產業的下一個藍海。”
推薦閱讀
原標題:工信部擬禁止國外域名接入 本報北京4月6日訊 記者萬靜 記者今天從工信部獲悉,工信部制定并公布的《互聯網域名管理辦法(修訂征求意見稿)》規定,禁止互聯網接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發展新興業務 長虹打造創收第二曲線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99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