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10年立法之路,慈善法草案于9日提交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并經兩會各代表團的審議。這是我國首部慈善領域的法律,因此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
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草案)》中,最受廣泛關注的內容莫過于個人是否能夠募捐。這也是近段時間在慈善領域討論最多的話題。
那么,個人到底能不能發起公開募捐呢?
鑒于互聯網的便利性及傳播速度快、覆蓋時空廣等特性,經常會有人就某個事件在網上發起公開募捐,因此也會受到社會的熱心幫助,但在這其中不乏詐騙行徑,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
根據慈善法草案現行的相關規定,個人公開募捐的行為是不允許的。
根據慈善法草案第二十一條規定,本法所稱慈善募捐,是指慈善組織基于慈善宗旨募集財產的活動。也就是說,慈善募捐的主體是慈善組織,而不是特意針對某一個人進行募捐。
如果今后仍有人以個人名義發起公開募捐,則會受到相應處分。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也是如此。慈善法草案第一百零一條規定,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或者個人開展公開募捐的,由民政部門予以警告,責令停止募捐活動,同時,對有關組織和個人可以處以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那么,遇到困難如何求助籌款才是合法的呢?慈善法草案第二十八條規定,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或者個人基于慈善目的,可以與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合作,由該慈善組織開展公開募捐,募得款物由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管理。
是的,個人不得以個人名義公開募捐,但可以與有資格的慈善組織合作!
近幾年,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公益慈善中來,國內公益慈善事業也因此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也因此幫助了很多需要幫助的人。鑒于互聯網的虛擬性易發生網絡詐騙現象,對于不具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或者個人通過與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合作開展公開募捐,募得款物由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管理,這一規定顯然更合情理,也更利于國內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
致力于為國內公益慈善事業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借助于互聯網的便捷性,安心公益通過與國內知名抗癌組織抗癌公社以及民間愛心組織嵐河民間愛心社聯手合作,緩解重大疾病患者家庭的經濟壓力及圓更多孩子的上學夢。
據了解,安心公益是由國內領先的互聯網借貸平臺安心貸傾力打造的一個全透明、非盈利、創新型的公益慈善平臺。它采用創新型的以點對點(P2P)的捐助模式以及透明、及時的項目反饋,致力重新塑造中國公益慈善的公信力。目前安心公益已經上線了兩個公益項目,即“安心陽光助學”與“安心康愛”,致力于為那些因貧困面臨失學以及重大疾病患者提供新的希望,并為廣大愛心人士提供了一個安心的公益平臺,為更多的愛心“保駕護航”。
推薦閱讀
愛護環境,人人有責;發展綠色金融,互聯網金融義不容辭。>>>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99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