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如果一家有實力的中國企業不在做互聯網金融,那一定是OUT了。大型互聯網公司都在做互聯網金融,大型的銀行也在 做互聯網金融,大型的零售商、房地產開發商、電信運營商也都在做互聯網金融,就如同幾年前的“團購”一樣。萬團大戰的最后是迅速凋零,互聯網金融會步其后 塵嗎?
很多企業做互聯網金融的目的難以實現
據說,做互聯網金融主要是為了三個目的,一個是收益增強,一個是業務增強,一個是生態增強。這些文字都太高深,我們完全 可以說的簡單點,讓普通人可以理解。企業做互聯網金融的目的,第一個是用金融這塊業務實現盈利賺錢,第二個是做互聯網金融可以增強企業原有業務的盈利能 力,第三個就是借助互聯網金融可以聯絡產業鏈上下游和周邊形成更緊密的合作關系。
理論上分析,并不是所有的互聯網金融企業都想著達到這三個目的,可能只是為了其中一個或者兩個,也并不是所有的互聯網金融企業都能達到這些目的,而且,絕大多數企業的目的是實現不了的。
當然,也有一些企業,做互聯網金融的目的就沒有這么遠大,很可能只是因為想湊湊熱鬧想著沒準站在風口上也被吹起來,還有 的是因為自己的主要競爭對手在做,如果自己不去做,肯定會影響企業品牌形象,也會影響合作伙伴的信心和資本市場上的融資能力,于是就弄出個樣子來裝裝門 面。
還有,一些企業把互聯網金融看成是圈錢的游戲,利用金融的方式為自己解決資金的燃眉之急或者籌措下一步發展的資本,這就更加違背了互聯網金融的行規,實際上也已經可能觸犯了法律。包括,P2P企業的自融資行為一些眾籌也變得有去無回,這些都是違法行為。
互聯網金融行業結構及管理呈現超級浮躁
現在的互聯網金融行業已經非常像幾年前的團購,或者說整個電商,人人都在談論,家家都在開張,大量的資本進入,卻很少有 人看到未來的發展方向,都是抱著試試看的方式在玩。這樣的心態和行業結構,只要遇到風吹草動,或者是監管部門的收緊,或者是輿論上的負面事件,都可能作鳥 獸散,行業的不穩定性十分突出。
就互聯網金融企業來說,因為大家都是新手,缺乏經驗與積累,人才匱乏程度極高,已經出現了工作半年都成為行業資深的怪現 象,行業員工的流動性極高。據媒體的報道,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從業人員平均跳槽周期不到半年。最新的消息是,微眾銀行的行長已經辭職,而這位行業也沒有工作 慢一年。
金融從來都是高風險的行業,本身就做著高風險的事情,所以穩健是第一位的。這就要求金融企業穩步發展,成長太快會導致立足不穩,整個行業更是如此。過度的膨脹和瘋狂的擴張會帶來巨大的潛在風險,對于整個互聯網金融健康長久發展十分不利。
小而散、高回報本來就金融風險的高發區
與電子商務或團購不同,互聯網金融企業不再拼誰的價格低,更沒有人去搞什么全網最低價,而且在高價上做文章。互聯網金融 的收益非常高,有些P2P甚至可以達到50-60%以上的年收益,還有的推出超短期的高收益理財產品,這些香餑餑往往蘊藏著巨大的風險,一旦一個環節上出 錯,中小企業是承受不起的,只有跑路。
金融也從來都是大而不倒的行業,馬太效應突出。小的金融機構非常容易倒下,只有大型的金融機構或者有大的靠山的金融機構才能比較安全,也會比較安全可靠,所以,太多太小太爛的小型互聯網金融公司生存下去的可能性極低。
互聯網金融企業生存的六個基本條件
面對紛擾的互聯網金融發展亂局,大大小小的企業都在“吹牛”,甚至剛剛組建一兩天也或者剛剛有想法的企業都聲稱自己已經挑戰巨頭,而哪些企業才有前途呢?
我們認為,要想在這場互聯網金融的饑餓游戲中最終生存下來,至少要具備以下幾個基本條件:
1、后臺足夠強大。
不管是資本還是資源,都有強大的后盾做背書,可以是無堅不摧的互聯網巨頭,也可以是資本雄厚的傳統企業或銀行;
2、有相當數量的客戶基礎。
僅僅依靠互聯網金融業務來發展用戶是不現實的,這些金融用戶需要依靠以前其他業務的積累,那些依靠類似傳銷的手段或者直接花錢去買客戶的方式都沒有成功的案例已經充分告訴了我們這一點。
3、金融業務有的放矢
互聯網金融走的是與傳統金融企業完全不同的路線,去中介化也是互聯網的主要特征,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產品既不能僅僅為自己服務,也不能不為自己服務。只為自己服務或者只為其他服務的互聯網金融企業都沒有出路。
4、有創新的勇氣和能力
創新不是喊出來的,也不是僅僅依靠山寨就可以獲得,需要從0開始的不斷研發迭代。在互聯網金融上,創新領先一小步都可能瞬時變成勝勢一大步,與其他企業亦步亦趨的做法行不通。缺乏創新團隊,也缺乏創新能力的互聯網金融企業一定走不遠。
5、與傳統金融機構共贏,甚至多贏
互聯網金融是建立在互聯網技術之上的一種金融模式,至今還不成熟,對于傳統金融的改變是必然的,但干掉傳統金融卻無可 能,至少在現在是如此,因此,互聯網金融企業如何實現與傳統金融企業的多贏就成為了生存之本。當然,多贏之中也包括廣大老百姓和投資者,特別是小散們,也 就是所謂的金融小確幸。
6、有良好的社會關系和政府關系
金融不是網購,金融也不是游戲,一舉一動都關系國計民生,關系每一個投資者的身家性命,也關系到國家的穩定與發展,不可能不被嚴格的監管,社會關系與政府關系就變得至關重要。在互聯網金融大潮退去之后,良好的背景和深厚的關系將成為能夠剩者為王的本錢。
互聯網金融的前景勿容置疑,是一個非常有前途前景的行業,也是互聯網下一步創新的主要領域,但在發展過程中一定存在巨大的風險,也會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一窩蜂涌現的大大小小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將有九成會夭折,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每日一文,堅持十年,歡迎業界讀者溝通交流,請微博 @馬繼華 或加微信公眾號“北國騎士”】
推薦閱讀
為提振因MERS(中東呼吸綜合癥)而遭受打擊的市場,三星集團旗下的三大旅游品牌新羅酒店、新羅免稅店和愛寶樂園在上海舉行品牌推介會。而作為新羅免稅店代言人的韓國明星李>>>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互聯網金融上演饑餓游戲,誰能剩者為王?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50912/297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