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想寫這個話題的,但因為命題太宏大,今天才敢下筆。
今天參加派代年會,在獨立B2C專場,主辦方請了當下爆紅的黃太吉煎餅創始人做演講,按理說,黃太吉并不是一家電子商務公司,連O2O都算不上,就是建外SOHO旁的一家煎餅店,再傳統不過的傳統產業:豆漿、油條、煎餅。但仔細去審視,黃太吉更像是用互聯網思維做傳統產業。 不管是開奔馳送外賣,還是社會化媒體傳播,黃太吉的打法都不是一般的套路。奔馳送外賣,給人一種拉風、酷的感覺;平易近人、偶爾調侃熱點的官方微博,親民、接地氣。
可以說,黃太吉賣的不僅僅是產品,而是他制造的“調調”,讓粉絲愿意為這樣的“調調”買單。當然,黃太吉目前只能算是營銷上的成功,未來能走多遠,還有待觀察。
黃太吉煎餅時一個引子,從黃太吉的例子,可以發現,今天的互聯網企業和傳統企業已經不那么明顯了:今天你去肯德基吃飯,桌子上會有貼有二維碼的單子,你掃描一下二維碼,關注肯德基的公共賬號,以后有什么促銷的信息,你的微信就收到消息了。這時,你說肯德基是一家傳統企業還是互聯網企業呢?這時,互聯網之于肯德基,就是一個CRM管理系統。
再比說媒體,雖然說紙媒已死有點牽強,但紙媒的生存面臨困境確實不爭的事實。新媒體剛出來的時候,一些紙媒還不太在乎。但過一段時間后,發現不重視新媒體業務,已經不行了。因為讀者的時間、閱讀習慣都已發生了變化,已經到了不得不變的時候。一本雜志,現在不僅要把原有的內容做好,還要把官方微博運營好,也要開發移動端的APP,以便方便讀者的碎片化閱讀……因為最后,都會在媒體的品牌價值上體現。今天,如果那一家報紙、雜志,不再新媒體和移動端做任何業務,那是不可想象的。就連《人民日報》都開微博了,據說人家的小編還有編制。
這塊業務,全球媒體做得比較好的,當屬FT(金融時報),截至2012年底,電子版的付費用戶已經有28萬人。FT是一家1000多人的媒體公司,但技術團隊就有300多人。你說FT是一家媒體公司還是互聯網公司呢?
與其說電子商務沖擊線下的零售,不如說是電商利用了互聯網這個工具,讓貨品的流通變得更有效率。現在你身邊的線下產業,因為有了互聯網,正在發生變化。
例如你要送一束鮮花給一個女孩子,如果你住在一線城市,可以發個信息給花店的公共賬號,1小時后鮮花就送到你的公司了。花店還是線下的,只不過用互聯網的手段賣花。這時候,花店是傳統企業還是互聯網企業呢?你來北京工作,需要租房,去搜房網找了鏈家地產,然后在線下完成交易。這時,鏈家是傳統企業還是互聯網企業呢?在這里,搜房是鏈家的新客獲取地,就相當于hao123之于電商。
互聯網業不僅可以買貨、賣貨,還可以聚合,因為成本低、傳播快、地域廣。中國的很多傳統產業,需要互聯網進行重塑。這兩年,之所以O2O概念這么火,除了groupon的原因,還有中國的很多產業急需互聯網化,尤其是服務業。包括外賣、家政O2O等。雖然這幾塊都沒有誕生出類似攜程這樣的公司,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互聯網的進一步深入滲透,當前的一些服務業未來肯定會變得越來越好。
其實,想說的就一句話:未來,所有的企業都是互聯網企業。互聯網,將是所有企業的標配。
推薦閱讀
“創新中國創新之星”Camera360獲1800萬美元B輪投資
8月27日消息,據網易科技及成都IT茶館負責人王佳倫透露,手機攝影應用Camera360正式宣布獲得1800萬美元B輪融資,由海納亞洲創投基金(SIG)領投,A輪的投資者戈壁投資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全面互聯網化的時代已經來臨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30828/285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