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美國經濟受挫,企業大批裁員,一種自由"任務認領"網站卻流行起來,比如Fiverr,TaskRabbit,人們通過這些網站自行發布和認領任務(稱為gig),進行小額現金交易,網站為做任務一方獲得額外現金收入的平臺。Gig形式多種多樣,只要用戶有一技之長,都可以通過接收Gig來換取收入(國內叫威客,從witkey衍生而來,有豬八戒網、推我網、酷貝網等)。
幾年過去,經濟進入緩慢回升階段,以任務(gig)為單位的交換模式面臨新的經濟背景。以發布體力活和陌生人間進行的奇怪任務的吸引力不斷下降,被迫轉型,而以網絡虛擬任務主題為主打(如網站設計或復印)的網站則成為主流。
過去6個月中,威客網站Fiverr的任務交易達200萬項(職業眾包網站Fiverr:給我5美元我就幫你做事),99designes(也是一家著名的技能交換網站)特別推出了單項金額為15美元的線上設計欄目“Swiftly”,自由寫作平臺“Contently”也相應為出版商客戶擴展了任務范圍。上述三家任務網站都加強了線上任務交易內容,很多交易甚至不需要雙方見面即能在線完成。
而相比之下,關注發布體力活任務的網站則面臨轉型的壓力。Zaarly原本是消息發布方尋找跑腿的交易平臺,而現在開始提供網上店鋪,發布在線任務;Exec原本按照體力活的工作時間支付一定價格,現在則將注意力轉移到家居清掃。而TaskRabbit經歷了大規模裁員后,也開始擴展提供的任務范圍,將臨時任務更多地與商業想法結合。這三家原本以線下任務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公司針對市場走勢的變化,紛紛開始嘗試轉變業務方向。
出現線上任務比線下任務熱的變化趨勢原因很多,包括人與人交往的信任危機,將線上業務擴展到線下遇到的阻礙等。另外心理舒適度也是人們選擇將gig放在線上尋求陌生人幫助的原因。
但Zaarly的CEO Bo Fishback表示,“如果有認識的人有完成gig的能力,還是不要在線上尋求陌生人的幫忙,畢竟發布任務的人不僅希望有人來完成這個任務,而且希望對方能對這個任務真正上心。”而Zaarly改變運營方向,將重心放在網店上,是考慮雖然是陌生人在經營網店,但是他們是作為專業熟練的服務提供商的角色,能夠建立足夠的信任基礎。其模式類似逆向的Craiglist,Craiglist是需求人發布信息,大家認領,而這類任務網站則是發布技能,等待需要相應技能的人回應。
實體服務技能交換網絡發展的另一個局限因素是區域限制。一旦脫離“地域”限制,比如從線下升級到線上,服務范圍擴大化就變得十分容易,同時保障技能提供和需求雙方。99designs的CEO Patrick Llewellyn表示,“網絡大大簡化了虛擬技術交換,因為可以從世界各地隨意調用擁有相應技能的自由職業者,因而組建團隊的選擇面也大大擴展了。”而這樣的團隊服務的對象也是面向全球的。不同網站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比如“舊金山有多少人想購買洗衣服務”這類問題,明顯是TaskRabbit的強項,而“世界上有多少人想通過網絡找人做項目”,則是99designs這類網站更加靠譜。
雖然虛擬技能的興起有取代線下服務的趨勢,但有一類特殊的服務技能分享卻正在茁壯成長——諸如SideCar和Lyft一類的拼車服務正越做越大。但也有可能這類服務和TaskRabbit有著本質的區別,前者是挖掘潛在物品的價值資源,而后者則是尋求完成gig的人力。
(via pandodaily 譯/快鯉魚)
推薦閱讀
9月份將會是移動產業比較繁忙的日子。蘋果、三星都將在下個月發布新產品,IFA大會也會在9月舉行。如今,據路透社報道,諾基亞也計劃在9月底發布他們的首款類平板手機>>>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威客:線上虛擬任務走俏,線下跑腿任務式微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30822/284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