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式移動終端的相關開發競爭非常激烈。不僅有眼鏡型和手表型等形狀,應用的領域也逐漸的變得更加廣泛。可以說今年是可穿戴式移動終端元年。大有取代智能手機成為下一個具有高速發展潛力的產品。
智能手機量接近飽和
戴著Google Glass的同時講話,就會在右眼前的小型終端上將所需要的信息展示出來。和智能手機不同的是不用動手,只需動動嘴皮就可以完成網絡信息搜索、拍照、拍攝視頻、使用翻譯功能等等。目前的試用產品已經發售,試用者們拿到這個產品后唯一的反應便是“世界再一次被改變了”。
但是另一方面對于偷拍和交通安全的擔心的人也越來越多。早前在美國曾有很多禁用Google Glass的宣傳。預定明年春季將正式投入市場,在此之前還有哪些方面需要改善,也引起了各方的關注。
緊隨Google之后,各大智能手機廠商在也在加緊開發自己的可穿戴式移動終端。
已經開發出改變世界的iPhone和iPad智能移動終端的蘋果正在開發一款便攜式移動終端“iWatch”。 蘋果公司于7月份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申請注冊“iWatch”商標。關于“iWatch”的具體情況目前并不明朗,但是從其專利的申請上多少可以看出些端倪。
(注:此圖非官方)
而作為蘋果在智能移動終端的老對手韓國三星公司又會有什么動向呢?近期三星也相繼在韓美兩國申請注冊新商標,而通過提交的申請文件顯示,三星注冊的產品名稱為Galaxy Gear,它就是一款可穿戴智能手表。
據注冊文件解釋,這款Galaxy Gear的智能手表是一款腕帶或手鐲樣式的可穿戴智能設備,支持收發Email信息、接打電話以及互聯網連接,并內置存儲空間進行傳輸數據和管理。而三星5月獲批的一張專利圖判斷,手表式的外觀配有一個可彎曲的屏幕,Galaxy Gear也將由金屬、合成材料和玻璃材料打造。另外韓國專利局表示:三星申請的Galaxy Gear商標由于排隊審批的注冊商標太多,所以無法在年內獲得批準。
(注:此圖非官方)
日本企業索尼公司在6月份推出了可穿戴式移動終端“Smart Watch”的后續機型。如果有信息發送到智能手機時,在“Smart Watch”的屏幕上會有通知顯示。只是通話功能需要通過耳機進行。其實索尼的Smart Watch是作為其旗艦手機Xperia的附屬品而推出的。到目前為止已經是第三代產品。通過最新的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NFC),強化了設備間的連接。
(注:此圖非官方)
通過智能手機成長起來的這些企業,為什么都相繼的進入可穿戴式移動終端的開發陣營中呢?可能是發達國家的智能手機市場正在不斷趨近飽和。如果能夠提供利潤率高的下一代產品和服務的話,相信企業一定可以進入下一個高速成長階段。看來企業大佬們已經將穿戴式移動終端的發展作為企業下一個重點發展方向。
相關閱讀:你需要知道的9款智能手表
預計5年內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500億美元
在運動和醫療健康領域,可穿戴式移動終端的量產化正在推進中。可穿戴設備通常是指那些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進用戶的衣服或配件的設備。《彭博商業周刊》曾經羅列了11款穿戴式科技產品,除了谷歌眼鏡、藍牙耳機、手表計算器這些我們熟悉的設備外,還有些新奇的東西,比如發亮的裙子、會自動拍照的掛飾攝像頭、鍵盤褲子、傳感器智能服、太陽能充電背包等。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聲稱,可穿戴科技會是市場上的下一個“大頭”,未來三五年市場價值將從今天的30億到50億美元發展到約500億美元(超3000億元人民幣)。但外媒認為,隨著臨床醫療(不僅僅是健身與保健)的不斷發展,瑞信可能對可穿戴科技預測仍然過于保守。
從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這樣的手持移動終端向可隨身穿戴的便攜式移動終端轉變的過程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不過,風投公司Matrix Partners合伙人Jared Fliesler引用《回到未來》三部曲里的情節說:“穿戴式計算設備就好像飛行滑板。單一用途的設備設計起來非常簡單,市場上比比皆是。但現在的科技世界還未找到多用途設備的有效解決方案。”
智能手機正在不斷的向大屏化發展,而小型/輕量化發展的可穿戴式移動終端并不能夠讓人們可以輕松愉快地觀看影視內容。那么可穿戴式移動終端會作為智能手機的一種補充而不斷的發展下去呢?
(via sankeibiz 譯/快鯉魚)
推薦閱讀
來自韓國的新聞表示,三星將會在今年12月推出搭配高清顯示屏的12英寸平板電腦產品。據行業內消息人士透露,《韓國經濟日報》報道,該平板電腦將會使用三星研發的超高>>>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誰是趨勢?——智能手機呈現大屏化,可穿戴式設備卻小型化發展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30821/284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