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析稱很多交通事故都是由于司機的精神狀態不佳造成的,比如駕駛時注意力不集中、疲勞駕駛、醉酒駕駛等等。如果駕駛這個過程中能夠融入更多的科技力量,那么汽車本身就會有更高的智能了。
而近來在腦機交互技術(Brain-Computer Interfaces,簡稱BCIs)上取得的進步,使上述的情況成為一種可能。腦機交互技術能夠實現,人腦和計算機以及任何外部設備之間的直接通信。首先檢測并記錄人腦的運動,并將大腦信號翻譯成計算機能夠理解的語言,進而執行。
近日在以色列舉辦了,第一屆國際腦機交互技術大會BrainTech Israel 2013,在這個大會上展示了,腦機交互技術如何從根本上改變這個世界,并為創業者提供了很多商業化的機會。
到目前為止,腦機交互技術主要應用于醫療領域。比如,對于癱瘓病人來說,腦機交互技術可以先讀取腦信號,并將信號編譯為程序,進而由機械假肢之類的外部設備執行并完成動作,達到輔助癱瘓病人的目的。換句話說,病人只用思維和意念就可以控制電子假肢。
但是最近腦機交互技術沖出了醫療領域,進軍到了普通消費品市場,而消費者本身的意識和情緒就是數據的來源。
比如上面舉的那個駕駛的例子,汽車就成為人類意識的外延,汽車可以與人腦直接相連。
利用腦機交互技術,可以獲取到很多現在無法得到的駕駛員的信息,而這些信息如果能夠傳遞給汽車,那么駕駛的體驗將會得到很大的提升。比如汽車可以監控駕駛員是否昏昏欲睡,是否注意力集中,是否處于不良情緒中等等。當汽車感知到駕駛員的疲勞時,可以自動的發出警報,開啟收音機,搖下車窗甚至是自動停車。或者汽車感知到駕駛員處于暴怒的情緒,就會自動的為你調整速度。類似的潛在應用還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腦機交互技術能夠提升駕駛的安全性。
而在游戲領域已經可以看到腦機交互的應用。比如Emotiv公司開發的一款腦電波頭盔,使得鍵盤和手柄成為歷史,利用腦機交互技術,就可以直接控制電腦游戲和其他應用。另外這個腦電波頭盔還可以用來開發一些意識訓練產品,來改善用戶的注意力。
腦機交互技術對于互聯網的使用也會有重大的影響,另外還能對社交媒體產生變革性的作用。比如,利用腦機交互可以對Flickr上面的圖片進行過濾,這樣就能有針對性的只提供匹配當下這個精神狀態的圖片。
另外,通過腦機交互針對用戶的心情對Facebook頁面進行過濾,比如當檢測到用戶很煩躁的時候,就屏蔽到壞消息只顯示正面的內容。還能直接將用戶的情緒狀態顯示到頁面上,比如一個情感圖標。
另外還有一個項目是基于現在的地理位置服務(LBS),當用戶到達某個地方的時候,可以將當時的“感覺”標注在地圖上,這樣就能給被標注的地點一個完全不同的意義。
除此之外搜索引擎系統,也會因為腦機交互技術的發展被賦予全新的意義。傳統的搜索算法包括關鍵字、搜索模式、語義網絡、網站內容以及相關排名等。有了腦機交互之后,用戶的情緒狀態、注意力程度、疲勞狀態等信息也會被考慮進來。這樣搜索結果將會被更充分的過濾,并為用戶提供相關程度更高的結果,而搜索出來的網頁、信息、圖片等,也會根據用戶的狀態進行調整。這樣的搜索將會是另一個高度。
總之,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投資的涌入,消費型腦機交互產品將會在電子產品、導航、市場以及零售領域出現。
Via(VB)
推薦閱讀
人們現在似乎越來越不愿意隨身攜帶現金了。在習慣了使用信用卡的今天,隨身攜帶紙票和影幣看上去有些多余。而且隨著科技的進步,現在在一些地方用手機也能夠輕松完成>>>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腦機交互"技術帶來的商業化機會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30811/282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