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傍晚,天氣預報北京有暴雨。聯想橋蘇寧電器門店內人流稀少,但是亞馬遜Kindle的柜臺前卻有三五名顧客圍著銷售人員在詢問。
“Kindle閱讀器(KindlePaperwhite)已經斷貨了,昨天剛開賣就斷貨,今天來了一批又斷貨了。平板電腦(KindleFireHD)還有幾臺。兩種一共到了70多臺,明天應該還會到20多臺。”蘇寧電器的銷售人員介紹說。
翻開預定名冊,上面已經有11人留下了聯系方式。
不過在亞馬遜官方網站上,KindlePaperwhite仍然供貨充足,并且客戶評論已經過千。雖然用戶不需要購買即可發表評論,但是過千的評論數量也顯示出了人們對于這款閱讀設備的興趣。
Kindle在中國大陸可謂姍姍來遲。據亞馬遜前員工向騰訊科技透露,早在去年,亞馬遜內部就表示在6月份Kindle一定會在華開賣,但是真正的銷售日期卻整整晚了一年。
那么Kindle是否來晚了呢?“未必。”移動閱讀應用Viva的CEO韓穎向騰訊科技表示,“國內電子閱讀市場很大,完全可以大家一起來做。”
在Kindle入華之前,國內已經有很多家公司在搶食電子閱讀這塊蛋糕,其中有以硬件見長的漢王,也有盛大果殼和當當這樣有互聯網背景的公司。對于Kindle來說,這些公司的產品都是它要面對的競爭對手。
關鍵:圖書內容
作為一款電子閱讀器,最重要的并不是硬件性能,而是內容的豐富度。但是目前亞馬遜并未公布Kindle電子書店中圖書的數量。
根據網上的一些傳言,Kindle銷售的一再延遲多于亞馬遜和出版商之間的談判有關。這也說明亞馬遜為了增加Kindle中的圖書內容一直在做努力。
由于國家相關規定,亞馬遜的Kindle書店由中文在線提供運營支持。中文在線已經獲得國內400余家出版機構的合法授權、2000多位知名作家和10萬余名網絡作者的版權授權,保證其內容產品豐富度。
作為亞馬遜的合作伙伴,蘇寧也在幫助Kindle獲取更多內容。據蘇寧方面的新聞稿透露,蘇寧已與近1000家出版社和原創文學網站建立了合作關系,首批共引進電子書近5萬冊,并且會將這些內容與亞馬遜的內容進行整合。
韓穎表示,目前中國的傳統出版商已經不再排斥電子出版,因此這方面對亞馬遜以及其在國內的競爭對手來說是公平的,“大家都可以去談。”
也有人表示,亞馬遜可以重點選擇幾家出版社合作,幫助他們賺到錢。其他出版社看到合作的效果后,自然也會更愿意和亞馬遜合作。
另外一種方法是繞過出版社,直接和作者簽約的做法。這在美國的Kindle書店已經有這樣的合作模式,亞馬遜和作者三七分成,不過這需要很強的本地化運營能力,并且是否符合中國圖書出版法規還有待進一步討論。
中國的電子閱讀有很大一部分是閱讀網絡小說,這也是盛大果殼的電子書閱讀器錦書Bambook在內容方面的優勢。如果亞馬遜能夠和網絡文學站點合作提供內容,這對Kindle的內容資源也是一個很好的補充。
優勢:品牌+用戶體驗
作為全球最成功的電子閱讀器,Kindle在品牌上的優勢非常明顯。“就好像人們買手機喜歡買iPhone,很多人買電子閱讀器也會傾向于買最有品牌知名度的。”熟悉亞馬遜的人士表示。
事實上,亞馬遜對于Kindle的重視也是撬動傳統出版走向電子化的重要力量。從這個角度來說,很多人選擇Kindle就是選擇了行業中最領先的品牌。而亞馬遜本身在中國也有不錯的口碑,這對于推廣Kindle也非常有利。
站在亞馬遜角度看,Kindle其實也并非電子閱讀器那么簡單,它也是一個為用戶提供云服務的終端設備。
“亞馬遜的Kindle其實很有體系化,和亞馬遜很多其他業務都息息相關。”一位亞馬遜前員工表示。因此在硬件產品背后,亞馬遜圍繞Kindle也打造了一個生態系統,從云支持到內容提供,都確保了Kindle能有很好的用戶體驗。
“生態鏈”是Kindle在美國如此成功的關鍵。不過在國內這一點是否適用仍有待驗證,畢竟中國的出版環境和網絡環境和美國有所不同。但至少亞馬遜有美國的成功經驗,這一方面可以為其做參考,另外也是打通中國Kindle生態鏈上各個環節的有力說辭。
劣勢:價格+盜版文化
在蘇寧聯想橋店,一名顧客對于是否購買國行的KindlePaperwhite猶豫不決。“因為如果從日本買,至少可以便宜200元。”他說。
對于電子產品來說,價格永遠都是消費者最關心的要素之一。國行的KindlePaperwhite售價為849元,200元的差價也是很大的比例,國內很多其他電子書閱讀器的價格只有KindlePaperwhite的一半。
而除了硬件設備之外,電子書的價格也很關鍵。韓穎認為,Kindle在美國流行的很重要一點就是美國實體圖書價格偏高,而電子書價格則要低很多。但是在中國,實體圖書的價格并不是特別高,Kindle電子書的價格需要更低才能吸引用戶購買。
這會形成一個悖論:Kindle在美國主要的盈利模式并不是靠硬件,而是用戶后續購買電子書內容,但是如果在中國電子書都非常廉價,那么Kindle或許并不能通過內容盈利。前亞馬遜員工也表示,Kindle在中國可能要走硬件盈利的道路。
用戶習慣看盜版書也讓Kindle通過內容收費的模式很難走得通。在Kindle入華之前,已經有很多中國用戶購買了海外版的Kindle,但是卻并沒有在Kindle商店里購買圖書,而是下載盜版圖書進行閱讀,甚至刷成其他系統。這雖然有利于Kindle的普及,但是對于亞馬遜來說同時也是傷害。
一位接近亞馬遜的人士表示:“現在亞馬遜肯定會加大對盜版的打擊力度,但是效果怎么樣并不好說。”
推薦閱讀
面對蘋果APPStore中國區深受刷榜之困推廣成本不斷攀升,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還是根據自己產品的特性從品牌、廣告、社會化媒體進行差異化推廣,智游匯MIX執行CEO>>>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Kindle入華:比原定晚一年 難復制美國盈利模式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30609/269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