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電連鎖統一步伐收縮線下門店時,蘇寧云商在5月25日的媒體開放日上放出口號,計劃到2020年,蘇寧電器實體店將達3500家。蘇寧認為自己并非偏執或狹隘,蘇寧云商副董事長孫為民接受騰訊科技采訪時解釋,“不是我們偏愛實體零售,而是實體店給顧客帶來的體驗不可能被網購平臺取代。”
要實現中國的“沃爾瑪+亞馬遜”,線上和線下都將成為蘇寧未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沒有找到將兩者進行很好融合之時,蘇寧正背腹受敵。線上,淘寶、京東,以及后來者易迅的大軍壓境,讓蘇寧易購陷入持續虧損的境況。“蘇寧目前面臨最壞時期。”孫為民稱,并讓他感到痛恨的是競爭對手不按套路的出牌,這種沖流量、銷售額而不追求盈利的賽場似乎看不到終點。
更為糟糕的是,線上正持續沖擊著傳統零售業。物價、房價、人工成本的飛漲,導致線下店面利潤大幅驟減甚至虧本。孫為民稱:“這種狀況會從現在一直到2015年。”
如何在夾縫中生存?
線下:加大自建比例投資房地產
家電連鎖正集中迎來關店高峰期。據國美、蘇寧去年的財報顯示,國美集團新增門店107家,關閉137家;蘇寧海內外置換/關閉連鎖店182家,可比店面銷售收入同比下降12.38%。即便是進駐中國的外資品牌美國百思買、日本山田電機、德國萬得城,將產品定位高端,通過提升購物環境的差異化方式來吸引消費者,也難以逃脫撤離中國市場的命運。
但似乎并沒有降低蘇寧對線下門店擴張的熱情。在上周蘇寧進駐西藏拉薩的新聞發布會上,孫為民對外采訪時則稱,蘇寧會加大自建、購置和開發的物業,這部分比例將至少提升至總體店面的10%,目標是300家。
據悉,蘇寧云商已在最近兩年中加大了房地產投資。從蘇寧云商2012年財報顯示,蘇寧投資性房產達14億元,同比去年增長50%。蘇寧云商的電器和易購的版圖中,一些潛在的商業地產項目浮出水面。2012年在建工程包括蕪湖、常州武進、北京京房的蘇寧廣場,以及汕頭、湖州、北京朝陽蘇寧電器廣場。
公告顯示,2012年,蘇寧云商集團將賬面價值約為6.57億元的房屋及建筑物改為出租。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者向騰訊科技表示,蘇寧云商300家新店計劃與其規劃的商業房地產項目一脈相承。作為同是蘇寧云商和蘇寧置業最大股東的張近東,這兩家公司的往來更為頻繁和密切。蘇寧云商的一則公告顯示,公司擬向“蘇寧置業集團”租賃其位于南京市淮海路68號的蘇寧電器廣場1-6層部分物業,用于新街口EXPO超級旗艦店的經營管理。
一位證券分析師表示,蘇寧電器租賃蘇寧置業開發的物業,不僅能夠保證物業租賃的長期穩定性,更容易讓蘇寧線下擴店進入當地的核心商圈。更重要的是,“房地產項目的升值將為上市公司創造利潤。”
在未來不難看到,蘇寧線下門店正尋找一種新的利潤支撐點,而并非單純的產品銷售。孫為民曾對外透露,在打造蘇寧廣場、蘇寧生活廣場’、蘇寧旗艦店這些蘇寧電器純粹專業店的基礎上,我們也在打造其他品牌的專業店,并在適當水平上進行延伸發展。“在一個廣場業態里形成自己的各種專業店的集合。”
“這好比宜家、沃爾瑪,通過自建物業后,吸引一批餐飲、服裝、食品等不同品類的商家入駐,打造一個購物的綜合體。“上述人士認為,蘇寧電器通過電器促銷來吸引客流量,而更大收益則是租金。
作為自己最大的零售版圖中,蘇寧并不甘在未來淪落為一個打工仔。而未來的零售市場話語權則由地產商來操縱。
張近東或許正試圖將蘇寧以零售為主的無形資產公司向重資產公司轉移,畢竟后者的生命力更持久。
互聯網思維做電商實現線上線下同價
通過線下擴張獲得穩定利潤來源和流動資金的同時,如何將線上的優勢凌駕于競爭對手之上。蘇寧正在積極尋找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向。“現在蘇寧定位不是實體店也不是電子商務,而是一家互聯網公司。”孫為民稱。雖然這被外界認為僅是蘇寧向外界拋出的一個新詞匯。但蘇寧正試圖改變著一直被外界解讀為并沒有擺脫傳統零售商本質的做法。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實體零售店已不可能孤立發展。如果說過去網上購物人群與實體店人群是兩類不同的人群,那么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兩類人群的差異越來越小,消費者會衍伸出新的行為:在實體店內通過手機進行網上比價。
線上線下渠道同價將很快得到實現。今年以來,百思買將線上線下同價作為重要的戰略,80%消費者通過移動終端進行比價。
在“比價”時代,如果實體零售不轉型,將受到網購沖擊。
未來消費者購物的路徑可以分為四種:店面、PC端、移動端、智能電視端。要把四端權限打通,價格是基礎。如果每個渠道價格不同,無異于引誘消費者去選擇某個渠道。
“電子商務公司都是高資本投入,有的企業做七八年,投資上百億,仍在虧損。這對零售企業肯定有壓力,電子商務公司用投資補貼消費,一定會把部分實體零售擠走。但如果實體零售采取同樣價格策略應對,純電商泡沫一定會崩盤,因為電商企業的投資者不是無底洞。”孫為民說。
孫為民認為,線上線下同價是必然,現階段之所以存在差異,是由兩個因素造成,一是供應鏈、渠道形成了某種差異。線上線下價格差異的行業,存在代理商和零售商等中間環節,代理商通過串貨銷售擴大規模。在只有實體渠道時,串貨難度較大;網上渠道出現后,代理商可在網上做零售。
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渠道扁平化是必然。代理商定價的職能,將被供應商、制造商屏蔽。“如果還存在代理商,最多是物流、資金的平臺商的角色,不再決定價格。”孫為民判斷。
今年初,蘇寧進行組織架構調整,蘇寧易購不再承擔采購銷售職能,而是由商品經營總部統一采購,蘇寧易購(電子商務經營總部)與線下店(連鎖平臺經營總部)作為兩種并行的銷售渠道,定價權在商品經營總部手中。
為了解決線上下融合可能存在的沖突問題,蘇寧采取本地化的核算方式,以區為單位,用戶無論線上還是線下購物,都將計入該區。
組織上實現融合后,還需要通過系統實現自動調價,而非人工調價,這是蘇寧正在做的事情。
在新的規劃中,實體店面發生了定位的轉變。一是實體店面將互聯網化、虛擬化。例如,過去一家3000平米的店面,出樣6000個SKU已是極限。店面互聯網化、與線上打通后,可以虛擬出樣,購買到網上同等的商品。
二是實體店面將于網上銷售平臺融合,提供正向、逆向的物流,提供落地花的本地服務。
線上線下渠道打通后,將出現這種場景:用戶A在某個辦公樓網上購買,附近實體店有貨,10分鐘內可以送達。一方面物流成本并沒增加,另一方送貨速度提高。“對我們來說只是門店取貨而已。但競爭對手要做這個速度會成本很高。”蘇寧易購執行副總裁李斌說。
開放平臺與本地化
開放平臺與本地化將是蘇寧今年的關鍵詞。
孫為民表示,開放包括兩個環節,一是開放平臺系統的研發,目前已到最后收尾階段,6月份將上線。二是進行本地供應商的招商,做易聯盟,這是下一步的核心。目前,招商工作已經展開。
在招商方面,蘇寧希望結合全國300個分公司、1700家門店的優勢,實現本地化,形成與競爭對手的差異。“做完整的O2O模式,我們最具備條件。”李斌說。
未來,蘇寧新門店的開設,將根據區域人口做規劃。以店面為核心,做本地主流品牌和商戶的聚集,包括實體商品和虛擬商品。
本地化與蘇寧三四級市場的策略一脈相承。孫為民稱,三四線城市是實體店面的重點,但蘇寧實際推動速度不夠快,原因是物流建設還沒有到位。
蘇寧計劃未來三年投入200億建設物流,打造60個區域性物流終端、10多個跨地區分揀中心及多個中轉點等。
對于本地化商戶覆蓋的范圍,蘇寧將制定規則形成固化。例如,南京本地的零售商,24小時可覆蓋到南京、揚州、馬鞍山等;如果放寬到72小時,則會覆蓋到更遠的地方。
再如,南京公司可輻射到上海,但與上海公司相比,不具備時間、成本優勢。蘇寧將對產品、價格、服務、成本進行綜合比較,最后形成明細的輻射標準。
通過開放平臺,蘇寧將獲得兩項收益來源:一是金融服務,為供應商提供信貸服務,供應鏈融資。二是開放物流,通過提供硬件資源服務獲取收益。
但這些美好的想象,都將不得不面臨一個聚焦點:蘇寧能為開放平臺的商戶帶去多少流量、人氣、銷售額?
孫為民將其歸結為“市”與“場”的關系。市是人氣,場是平臺。“一定是先做場,后成市。如果不做場,光造勢,那是胡扯,永遠成不了市。把場子做大做全,自然而然聚集人氣。”
但時間不等人,競爭對手不會放慢速度。京東商城將推出“急速達”一日四送服務,針對部分有需求的用戶,網購商品3小時內送到消費者手中;易訊也將開放物流體系。
被質疑互聯網基因不足的蘇寧,轉型互聯網公司,今年無疑是關鍵一年。
實體店、PC端、移動端、智能電視端購任何一端買到蘇寧的產品。
互聯網的精髓是開放。因此,蘇寧轉型互聯網,將開放實體店、電子商務、數據和物流等資源。
推薦閱讀
騰訊科技訊(晨曦)北京時間5月2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隨著谷歌(微博)和Facebook展開競購大戰,以色列眾包地圖和免費導航服務商Waze一下子成為科技媒體關注焦點。>>>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30527/269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