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 5月22日報道
用當當CEO李國慶的話說:“當幾個傻笨黑粗的電商還在死掐的時候,唯品會出來了。”
2012年3月23日,成立三年半的限時特賣網站唯品會登陸紐交所,發行價6.5美元。這個當初被冠以“流血上市”之名的公司,如今股價已攀升至36.19美元,連續兩季度實現盈利,目前市值18.30億美元。
唯品會的逆襲讓中國電商企業眼紅。與之相比,成立13年的當當網市值不到唯品會的三分之一。
于是,一場復制唯品會模式的運動悄然開始。當當網5月7日上線服裝尾貨特賣頻道“尾品匯”,名字與“唯品會”諧音;5月20日,京東商城推出“閃團”業務;更早前,凡客誠品推出“李寧限時特賣”活動,1號商城推出“名品特賣”,天貓則早已于2011年8月推出“品牌特賣”。
唯品會的模式,當當、京東、天貓們能否學會?
鞋服庫存的契機
限時特賣,也稱閃購,鼻祖是法國的Vente-Privee.com,之后被其他國家效仿,如美國的網站Gilt Groupe、OneKings Lane、印度的Exclusively。2008年,國內的限時搶購模式興起,唯品會、俏物悄語、聚尚網等網站上線。這些網站中,唯品會于2012年登陸紐交所,與競爭對手拉開距離。
唯品會模式的輝煌,源于鞋服行業高庫存的契機。2010年下半年以來,服裝行業積壓了大量庫存。相關數據顯示,中國服裝行業企業2012年前三季度產制品存貨達2569億元。而美特斯邦威、李寧等服裝品牌集體陷入高庫存危機。當年網上流傳這樣一句話:如果中國所有的服裝企業停業,僅庫存量也夠在服裝市場上銷售三年。
服裝業高庫存壓力使唯品會“品牌折扣、限時特賣”的模式迅速流行。對于鞋服品牌來說,需要專門的清尾貨渠道,將尾貨與旗艦店新品區隔開來,以避免對品牌造成傷害,唯品會的模式恰好滿足了這一市場需求。
具體模式上,唯品會一是銷售名品,目前唯品會與六千多家品牌商達成了合作;二是深度折扣,多為1-3折;三是限時搶購,時間和數量有限。具體的合作方式為,唯品會給合作的品牌商固定的檔期,將貨品運送到唯品會倉庫中,如果5天內沒有售罄將拉走;平均一個品牌1年可以獲得6-10次的折扣零售機會。
與眾多燒錢虧損的電商公司相比,唯品會是一個異類。2013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唯品會凈營收為3.10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06.8%;凈利潤為580萬美元,已連續兩個季度實現盈利。
分析人士指出,唯品會限時特賣模式之所以取得成功,反映了中國零售市場品牌滲透率水平參差不齊、庫存高企、性價比主導了消費特征等的客觀需求,在某種程度上證明了限時特賣模式的可行。在這種背景下,天貓、京東、當當、1號商城等電商平臺的進入顯得順理成章。
電商平臺復制唯品會
李國慶贊揚唯品會的背后,已低調籌備“尾品匯”1年時間。5月7日,李國慶在微博中說:“當當網2013年服裝目標45億,當當尾品匯是重要一戰,名品特賣必須3折以下!整個服裝3000億市場,空間很大,當當今年要力爭服裝網購前三!”
當當網副總裁、服裝平臺負責人鄧一飛接受騰訊科技采訪時表示,當當網尾品匯不同于唯品會的買手模式,而是平臺模式。她認為,與自營相比,平臺模式更為輕盈,因為服裝是個流行趨勢瞬息萬變的品類,自己組建買手團隊進貨存在一定積壓的風險,而招商模式則可以避免。
京東則于5月20日推出了“閃團”業務,首批與三星、博朗、方太、羅萊、雷朋、杜蕾斯、飛利浦新安怡、湯臣倍健、云南白藥等品牌達成合作。京東商城方面表示,還有更多品牌在籌備之中,今后會逐步推出。
以服裝為核心品類的天貓當然也不會錯過尾貨市場的機會。天貓副總裁少龍在泉州鞋類電商峰會上曾透露,天貓2013年將推出全新的“品牌特賣”平臺,將提供三個專屬,一是專屬頻道,入口資源完全獨立,銷售額、價格等信息等不會影響旗艦店。
二是專屬流量。少龍表示,天貓今年將花特別多的資源給特賣頻道,這是幫助大家快速消化庫存的通路。
三是專屬服務,原來天貓的平臺概念是商家自己上來賣貨開店。特賣部分則可以整合第三方服商提供整體相關服務,無論從拍照到銷售。
唯品會的門檻
成立較早的唯品會,建立了一定的競爭門檻。從2013年一季度財報可以看出,唯品會的核心競爭力有以下幾個方面:
毛利率高。唯品會的毛利率在持續增長,2009到2012年,唯品會毛利率分別為8.2%、9.8%、19.1%、22.3%,今年第一季度毛利率為23.4%。唯品會毛利率的上升,主要由于公司的購買規模提升,與供應商之間的議價能力增強。
重復購買率高。唯品會重復購買率超過70%。與之相比,2012上半年B2C整體重復購買率為49.76%(據艾瑞報告)。成本控制上,唯品會今年第一季度營銷支出在凈營收中所占比例為4.2%,低于去年同期的5.8%,重復購買率較高是營銷支出占比走低的原因之一。
物流系統的差異性。唯品會將品牌商的商品集中到自己的倉庫,進行統一發貨。DCM風險投資董事、唯品會投資人曾振宇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唯品會的SKU是大進大出、快進快出,動態數據強,從業務邏輯、技術邏輯到操作邏輯,和其他電商有本質的區別。要把這套流程學會,需要花很長的時間。
買手資源。目前,唯品會擁有300名買手,對合作品牌商參加限時特賣活動的商品進行篩選。如何選取品牌、定價策略等,都需要對時尚產業有深入了解。
派代網創始人邢孔育認為,做限時特賣需要三點要素,一是流量,二是有貨源,三是買手。電商平臺具備前兩點要素,但第三點短期不會對唯品會造成影響。“要達到搶購效果,需要選對貨。如果買不對,流量變現會很差。”邢孔育說。
供貨商目前對當當尾品匯、天貓品牌特賣的效果大多還持觀望態度。“以前有在天貓品牌特賣銷售過,但效果不太好,他們做不出那種搶購的感覺。”一位唯品會供應商對騰訊科技表示。
對于電商平臺的競爭,唯品會董事長兼CEO沈亞在一季度財報分析師會議上表示并不擔心。他認為,這是一個“贏者通吃”的市場,品牌商希望和做大的合作伙伴進行合作,所以“滾雪球”效應也會越來越強。
但不可否認的是,唯品會的競爭風險仍然存在。天貓、當當、京東集體發力限時特賣市場,無疑將對唯品會造成一定的沖擊,縮小唯品會的毛利空間。在商家資源的挖掘、利潤結構的控制、用戶總量的持續堆積上,唯品會面對著與京東、當當們的長期對抗。
但也有分析人士認為,京東、當當將限時特賣作為戰術,而不像唯品作為戰略。特賣是唯品會的全部,而只是京東和當當的一個甜點,京東當當們的特賣并不會打垮唯品會。
"特賣"的挑戰
唯品會的唱衰聲音一直存在。有觀點認為,限時特賣的挑戰在于,商家品牌資源能否持久輸血、持續推高唯品會模式的存在。
特賣模式主要依靠超一流明星品牌的拉升,這些品牌在清理庫存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整個服裝零售業的庫存規劃和管理水平會越來越高。沒有超一流明星品牌,三四流的牌子不足以支撐一個模式做長。
盡管服裝業庫存將長期存在,但畢竟一線品牌不可能長期允許庫存"亞健康"的存在。一位鞋類品牌負責人透露,從去年開始,一線服裝品牌已對供應鏈進行調整,不再追求代理商多訂貨的方式,今年庫存已經有所好轉。
電商分析人士認為,清理尾貨模式可以生存下去,但唯品會的黃金期已經快過去,因庫存危機已過高峰期,利潤空間將越來越小。
推薦閱讀
近期,乘坐首都航空航班的旅客會發現,首都航空為每一位乘客都配備了平板電腦(喜樂航PAD),首都航空也成為國內第一家通艙配備平板電腦的航空公司,開啟了航空公司客艙娛樂的新時代。作為以年輕、時尚為定位的航空公>>>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30522/269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