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危機意識的增強,近年來針對網絡安全隱私保護的維權行動也在增多。以360為例,去年10月,知名網絡打假人方舟子公開指責360以安全為名收集用戶隱私,質疑360軟件的安全性。今年3月底,南京消費者黃佳發現360瀏覽器存在長期窺探自己隱私的行為,并一怒之下將奇虎360公司告上法庭,目前已正式立案。對此現狀,資深IT觀察者洪波(微博)表示,安全軟件是互聯網上的一支武裝力量,它在計算機上有較高的系統權限,可以獲得很多操作系統底層的信息,如果安全軟件本身并非獨立的,而是靠安全軟件開道,來做其他的生意,這就有點類似黑社會。洪波指出,由于中國市場監管不到位,對這些問題的執法還比較寬容,所以很多互聯網公司都在鉆法律的空子。
對此,互聯網法律專家趙占領則表示,網絡“隱私門”接二連三爆發,已經對用戶及行業造成了負面的影響,在這種解決關涉行業發展和競爭秩序的關鍵問題上,除了企業主體借助司法渠道之外,更需要政府主管部門的監管,并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加大監管及打擊力度。南方日報記者程鵬
推薦閱讀
一開始是人類對事情建立了數據,給了計算機能懂的世界,給予計算機判斷的標準,而后計算機可以對各種可能進行分析。接著,它就能讀取識別世界了 信息化時代已經達到頂峰,或者即將成為過去。當下在進行的是,物質世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360應用遭蘋果下架超100天 官方至今未解釋原因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30520/269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