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浪微博實際操盤者曹國偉興奮的在微博上宣布:“新浪與阿里巴巴的戰略合作馬上要公布了”之后,劉強東默默看了張朝陽一眼,李國慶默默看了馬化騰一眼,陳年默默看了陳一舟一眼,陳一舟憤怒的看回陳年:“老子有電商業務了!”馬化騰默默的念:“我也有電商!”
社交電商一直是近年來互聯網江湖最看好的主題之一,社交的用戶粘性以及電商強悍的變現能力有著天然的契合度。
2013年4月29日,中國最大的社交平臺新浪微博宣布與中國最大的電商企業阿里巴巴牽手成功:阿里巴巴以5.86億美元的價格購入新浪微博18%股份,雙方還將在用戶賬戶互通、數據交換、在線支付、網絡營銷等領域進行深入合作;以此計算,新浪微博估值為32.56億美元。更重要的事,這是中國互聯網巨頭企業中第一家敞開自己的核心業務接納另一家巨頭進入。
但這絕非天作之合,在這場曠世婚禮中我們看到的更多地是各懷鬼胎:新浪視微博為市場制霸的未來法寶,但賺人氣不轉銀子的現狀又讓其對微博的估值嚴重信心不足,而若就此把這個可能開出萬兩黃金的金礦拱手讓人卻又心有不甘;阿里巴巴自然看中了新浪微博的龐大用戶以及媒體屬性,它龐大的流量以及數據無疑可以讓阿里巴巴旗下的多個業務再上一個臺階,單純入股無疑已無法滿足野心。雙方背后各打小算盤的結果,就是收購消息不斷傳出、然后不斷辟謠、再不斷傳出、再不斷辟謠。
如今雙方的合作終于塵埃落定,阿里巴巴也掀開了新浪微博的紅蓋頭,入了洞房的新浪微博還能否像少女般迷倒眾生,這卻無人能知了。
彩禮豐厚
阿里巴巴收購新浪微博的消息在去年年底傳出。有消息顯示,最早接觸新浪的是阿里的股權投資部,隨后戰略投資部才介入考察。這樣的接觸順序或許意味著阿里巴巴認為這個投資受限是筆劃算的財務投資,隨后才考慮戰略布局。互聯網人士洪波也認為目前這個收購對新浪微博的估值并不算高。
根據現有的公開資料,新浪微博已經完成從母公司的分拆,境內公司取名為北京微夢創科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并采用了VIE架構,境外的協議控制公司是注冊于開曼群島的T。CN Corporation,為新浪全資子公司,而公司給予員工的期權占總股本的15.9%。
由于新浪本身股權結構就極為分散,2009年管理層MBO時,資金來源中更是不乏中信資本、紅杉中國以及方源資本等PE的身影,因此作為子公司的新浪微博,股東中“埋伏”了多少PE或者財團尚未可知,而阿里購買的股權也仍舊是謎團。
目前阿里巴巴集團的主要盈利來自于“大淘寶”(天貓+淘寶)導購廣告流量的售賣。為了避免社會化導購網站對自己的影響,在“美麗說”已被競爭對手騰訊收購、蘑菇街又無意融資的現狀下,阿里巴巴想要解決流量入口危機,就只能走新浪微博這一條可行的渠道了。洪波表示:“目前阿里巴巴急需一個社交化媒體采購平臺。”
對新浪微博而言,阿里巴巴的入股能解決其目前最大的困擾:貨幣化;而對阿里巴巴來說,新浪微博已經成為淘寶流量的第四大來源,加強對新浪微博的控制也有利于吸引更多流量。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次合作很可能帶來雙贏的效果。
無參考系的未來
但這個合作并不被所有的互聯網人士看好,洪波就曾公開指出阿里入股新浪微博后,會打通新浪微博和淘寶天貓的一些接口,從而更方便地從新浪微博引流。雖然這并不意味著新浪微博變得更加封閉,但仍然會使得新浪微博越來越傾向于淘寶和天貓。
“這種行為會損害到新浪微博的公眾性和媒體性,不利于新浪微博的長期發展。阿里巴巴更聰明的做法應該是做一筆財務投資,不干涉新浪微博的運營等。”洪波說。
顯然,如果新浪微博和阿里結合的過于緊密,其現有的公信力以及用戶粘性可能會受到挑戰;如果阿里巴巴成為新浪微博唯一的盈利模式,那么未來新浪微博的獨立性必然存疑。
更何況阿里巴巴的投資經歷并不被人看好。且不說眾所周知的雅虎事件,幾年前,阿里花費1500萬美元投資搜狗,聯手搜狐對抗百度,但隨后兩家在整合上成效甚微,而阿里自己也做出了一淘。再往后,兩家和平分手,搜狐斥資2580萬美元回購阿里持有的10.88%搜狗股份。
或許正如本文開篇時所說,有社交和電商的絕非阿里和新浪微博聯合這一家,但事實證明電商遇見社交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想看更多互聯網新聞和深度報道請關注樂購網官方微信。(微信號:樂購網)】
推薦閱讀
阿里集團投資新浪微博,意在社會化電商。為了實現這一目的,阿里集團至少探索了六年。2007年9月,阿里巴巴香港上市前,阿里集團這樣規劃未來:開放、協同、繁榮的電子商務生態圈,電商與SNS完美結合。 暗地潛行六年。>>>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阿里巴巴入股新浪微博:紙面上的天作之合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30505/268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