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版為什么屢禁不絕?
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這一天并不平靜,很多人驚訝地發現先是號稱國內“最大數字高清門戶”的思路網被取締,該網站CEO和員工被刑事拘留,罪名是涉嫌侵犯知識產權并非法牟取暴利。接著在美劇迷中具有極高知名度的字幕和下載站點人人影視也宣布“暫時關閉”。社交媒體上頓時哀聲一片,網友紛紛感慨以后可能沒有免費的美劇和電影可看了。
從法律上說,事情倒是并不復雜,侵犯知識產權是犯罪行為,是早已在《刑法》中明文規定的。盡管在互聯網上應用P2P技術分享版權內容一直存在法理上的定罪爭議,但通過這種下載分享牟取數千萬元的商業利益,則是毫無爭議的盜版犯罪行為。盜版作為商業模式的基礎,既不道德也無法持續,所以這類網站往往在“做大”以后被行政部門關停、整頓,是非常自然的,也不是第一次了。幾年前,BTChina、VeryCD等名氣很大的影視下載網站也因為盜版的原因遭遇了整頓,隨后在業務方向上進行了調整。對于內容生產者來說,盜版會嚴重損害其商業利益,使其高額投入無法獲得相應回報,于是產生惡性循環,只能粗制濫造。知識產權保護不利,是中國創意產業始終無法良好發育產生世界級作品的重要原因。
但值得思考的是,盜版影視下載網站為什么屢禁不絕?“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盜版影下載網站為什么能夠發展上百萬的忠誠付費會員?難道僅僅是靠傳說中的“情色內容”嗎?一眾主流視頻網站,為什么擁有“海量”在線視頻資源,卻無法突破“免費內容+廣告模式”的桎梏?
回過頭來看思路,其收費會員(每月至少交納50元)高達140多萬,筆者的若干朋友均在其中。考量他們的技術剛需,一是藍光乃至4K級的高清畫質(及高保真音質);二是大屏幕或投影播放的重顯;三是方便的本地化收藏、檢索與管理。考察他們的內容剛需,一是新片速遞、二是經典收藏、三是奇片共賞。
顯然,主流的視頻網站提供的基于合法版權的流媒體服務,很難匹配從技術到內容的市場剛需。
以引進美劇最多的搜狐視頻為例,盡管斥巨資引進《紙牌屋》《國土安全》、《尼基塔》、《觸摸未來》等熱門美劇,但囿于公共互聯網用戶接入帶寬資源的不足和骨干網成本的高昂,在線播放的編碼標準根本達不到真正意義上的高清畫質;來自上游內容版權方的嚴苛條款,又不允許大范圍的下載播放。盡管智能終端APP有“離線下載”功能,但畫質音質都被壓縮的更低了。
并且,國家有關影視劇內容引進的審核制度和內地內容分級制的缺位,
也過濾掉一大批影響巨大、制作精良的作品,比如暴力與暴露齊飛的《斯巴達克斯》。
可以看出,高質量影視劇實際上存在用戶前向付費的剛性需求,用戶愿意為之付費,但現行的版權交易機制和政策約束環境,卻無法供給大量合法的正版影視服務予以匹配。這一點,無論對上游影視產業,還是對下游互聯網分發渠道來說,都是很可惜的——中國的視頻網站已經發展八年有余,但依然處于全行業虧損的窘境,過度依賴廣告營收的“后向商業模式”、無法真正開啟用戶繳費的“前向商業模式”,無疑是死穴之一。
靠運動式的打擊盜版、關停網站,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促進行業發展。無法消滅的需求就像地心引力,那些高質量的影視作品,在互聯網上則像水一樣從高處流向低處,光靠堵是不行的。比較可行的治理方案應該是多方共贏的:從政府來說,應當適當放寬、簡化影視作品的引進,不要在審批上過于僵化;從版權提供方來說,應該思考商業利益實現的方式,如更巧妙的廣告植入,更靈活的授權方式;從互聯網視頻播放平臺來說,應該在技術上進一步創新,一方面通過內容版權保護機制識別和打擊盜版內容,另一方提供更好的觀看體驗,吸引付費用戶;另外,各方也應該從長遠出發,建立更為合理的網絡正版下載價格與結算體系。
不久之前,美國著名的流媒體視頻及影視租賃服務商Netflix公布了亮麗的財報:2013年第一季度的總營收額突破了10億美元,包年付費用戶達到了創紀錄的3300萬。而其CEO里德?哈斯廷斯提出的一個觀點也引人關注:“有線電視模式正在被終結,它最終將會被網絡電視應用所取代。”這個結論也許還為時過早,但影視劇觀眾正在不斷轉移到互聯網上、以致電視的開機率越來越低,卻是正在發生的事實。那些依靠盜版模式起家,聽到其他網站被取締就心驚肉跳的互聯網創業者,真應該好好想想如何像Netflix一樣做出真正的商業創新,理直氣壯地從心滿意足的觀眾那里掙錢。
【想看更多互聯網新聞和深度報道請關注樂購網官方微信。(微信號:樂購網)】
推薦閱讀
據工信部官方消息,4月26日18時39分,通信突擊隊克服余震不斷、山體滑坡等重重困難,通過搶修光纜、油機供電等方式,成功搶通四川省蘆山縣太平鎮大河村的移動通信。至此,四川省蘆山“4?20”7.0級強烈地震重災三縣(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版權保護新思路:盜版如水 堵不如疏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30427/267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