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商只有與運營商一起“勒緊腰帶過日子”。韋樂平介紹,2011年的信息通信產業鏈各個環節中,設備制造業和電信運營業利潤率分別為6%、9%,屬于價值增長最低的環節。相比之下,芯片業,CP/SP業利潤率分別為17%、15%。
如果說設備商在此之前還能通過艱苦奮斗而逐漸取得收入增長,那么運營商“量收剪刀差”持續擴大的趨勢則打破了設備商對運營商的希冀。收縮過冬、期待電信市場回暖的計劃顯然不那么樂觀,各大設備商不得不尋找新的“炭火”。否則,諾西CEO蘇立的預言可能馬上就要實現:“我仍堅信全球只有三家長期盈利的電信設備商可以在接下來的幾年里生存下來�!�
轉型,但道路維艱
企業在遇到發展瓶頸的時期,轉型的道路通常有三種。仍然盈利的企業會通過收購實現多元化經營,開拓新的市場,或者實施專業化細分法則,充分挖掘市場價值;而陷入虧損的企業則采用“瘦身”法則,通過出售產品線獲得大量現金流,有能力繼續活在市場。
顯然,一路高歌猛進的華為選擇了前者。2010年,華為凈利潤達到歷史新高的247億元,宣布大規模進軍企業業務市場。當年華為的意氣風發從任正非的發言便可窺見一斑:“華為在云平臺上要在不太長的時間里趕上、超越思科,在云業務上要追趕谷歌,讓全世界所有的人,像用電一樣享用信息的應用與服務�!�
然而“再造一個華為”目前看來還很遙遠。2012年,華為企業業務銷售收入11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8%。財報并未提及企業業務的利潤,不過答案是明顯的。在《華為在11把尖刀上跳舞》一文中,作者寫到,“企業業務正成為華為的利潤黑洞。傳聞其2012年第一季度虧損的6.8億美元,基本上全部由企業業務貢獻。”
這歸結為華為在企業業務的戰略太過于“激進”,電信和IT市場的巨大差異性讓華為無所適從。渠道、ISV、客戶,同時缺乏三大資源的華為在短期之內根本無法迅速打開企業業務市場。更重要的一點是,華為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其在企業業務市場開展的幾大收購都因為美國的阻擾而未獲成功�!皟扇f人大會戰”的舉動或許將以萬人裁員結束。
未來的企業業務,華為選擇繼續進攻還是鳴金收兵,以華為的風格會繼續選擇前者。不過,華為在企業業務的市場戰略不妨學習IBM,選擇一個專注的市場,避免全線鋪開。
愛立信的選擇則是聰明的。從索尼愛立信和意法·愛立信的束縛中脫身而出,愛立信在收縮戰線的同時,選擇從傳統的通信設備廠商轉型為“設備+電信管理服務+商業咨詢”的綜合解決方案平臺供應商。
“愛立信將更多的精力和資源投入到業務運營和客戶服務上,通過專業化細分道路挖掘出更多的服務商機。”來自電信研究院的專家在2013年ICT深度觀察大型報告會表示。2012年財報顯示,電信管理服務在愛立信收入的占比已經達到43%。
從實現“瘦身”法則以來,諾西在2012年已經實現“扭虧為盈”。2011年,諾西深陷“負利率”泥潭無法走出,轉而調整戰略,把目標市場鎖定移動寬帶,隨后諾西展開了一系列產品線出售動作。
2011年,出售有線網絡設備部門、退出WiMax無線設備市場;2012年5月,將微波傳輸業務轉讓給DragonWave,將固定寬帶接入業務以及所有相關服務和網絡管理解決方案出售給Adtran;2012年8月,出售旗下業務支撐系統(BSS)業務;2012年10月,把IPTV資產轉讓給比利時電信和埃森哲;2012年12月,計劃將BSS業務出售給Redknee公司,把光纖網絡業務部門出售給美國美國投資公司Marlin Equity Partners。
通過收縮戰線,2012年,諾西在LTE無線接入市場排名第二,而營業利潤則實現“三級跳”。第一季度,虧損5%;第二季度,增長0.8%;第三季度,增長9.2%;第四季度,增長14.4%。
談及諾西2013年在大中國區的發展策略,諾西大中華區總裁馬博策回答地特別干脆:“很簡單,就是TD-LTE�!睂饺�,則是FDD LTE。
陷入虧損的中興和阿爾卡特朗訊同樣選擇了最后一條轉型道路。2012年下半年以來來,為了挽救業績,中興通訊連續出手中興特種設備有限公司、中興和泰、長飛以及中興力維的股權獲得現金流。其中計入2012年財務報表的資產出售為中興通訊帶來約12億元的收益,但仍然未能彌補中興通訊的利潤虧損,財報顯示2012年中興凈虧損28.41億元。中興提出了四條舉措,但是未來發展方向仍不明朗。
阿朗則比中興虧損更多,2012年凈虧損13.7億歐元。自2006年阿爾卡特和朗訊合并以來,公司已累計虧損100億歐元。
在過去的幾年,阿朗剝離了數十個產品線,將業務集中在無線、IP、光網絡等幾個核心領域。與此同時,阿朗曾多次采取裁減員工、出售資產等手段削減成本。就在半年前的2012年7月,阿朗宣布再次削減7.5億歐元的成本,退出不盈利的市場、取消部分合同。
然而,“收縮戰線”并沒有讓阿朗走出陰影,CEO韋華恩使得阿朗的前景更加不明朗。阿朗如何繼續,會不會像當年的北電一樣?沒有人給出確切的答案。
未來,五大通信設備商都將面臨轉型維艱的挑戰。而面對宏觀環境的陰霾、運營商市場的飽和以及利潤率的持續下降,通信業必將再次經歷整合和被整合的過程,活下來的將是少數。下一個倒下的會是誰?
【想看更多互聯網新聞和深度報道請關注樂購網官方微信。(微信號:樂購網)】
推薦閱讀
4月22日上午10點29分,四川藍天救援隊在新浪微博上發出一個求助信息,尋找一個1500到2000平米倉庫作為臨時物資的中轉站。當天11點多,中國供應鏈聯盟理事、漢森世紀供應鏈副總經理黃剛就聯系上救援隊,為其找到一個合>>>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30423/266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