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否認,但業界稱iPhone5銷售至今10%不良率總量接近500萬
按照蘋果財報,去年四季度iPhone產品線總銷量為4780萬部。今年第一季度銷售量在3420萬部左右。兩個季度的銷量相加,總量約為82 0 0萬部,假設其中iPhone5的銷量占據6成,500萬臺恰好在10%左右。
近日,有關“蘋果向代工廠富士康退回超過500萬臺iPhone5,要求返工”的消息甚囂塵上。據報道,富士康需要為每臺iPhone5支付人民幣200元左右的返工費用,涉及總額超過10億元。昨日,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有關人士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則直接否認了“返工說”,但同時表示,因涉及客戶資料,還在考慮是否公布具體情況。
此外,富士康官方則重申了自己的質量管理體系,但并未評論事件的真偽。一位接近蘋果國內供應鏈的消息人士則向南都記者表示,目前富士康代工蘋果iP hone5的良品率在80%左右,而雙方約定的良品率應在90%以上,超出合約的部分確實需富士康“買單”。
鴻海否認,富士康不評論
“這些不是真的,報道里面關于數字的部分都不真實。”昨日,富士康所屬的鴻海集團公關室劉女士向南都記者表示,公司已經對此進行過表態:沒有經過事實求證報道之下的訊息現在不予評論,關于生產管理的這些臆測,也要鄭重否認。
鴻海集團的否認主要針對近日有媒體報道稱,3月15日,蘋果公司退回500萬部手機,原因在于外觀不符合標準或者是出現功能不良的問題。而質量不合格的蘋果手機總數甚至高達800萬部。按照蘋果手機“重工”(即重新生產出來,還用原來機器的部分原件)每臺約200元的人工成本核算,僅上述500萬-800萬部不合格iPhone一經重新處理,鴻海需要支付10億-16億元的額外成本。
“并沒有退貨500萬臺的事情發生,自然也沒有十幾億額外成本這回事,客戶良品率都處于正常水平,我們也考慮是否應該公布良品率,但這涉及客戶,所以要慎重。”劉女士說。
南都記者亦致電具體負責蘋果iPhone代工的富士康,相對于鴻海的堅決否認,富士康給予南都的回復不僅模棱兩可,而且沒有否認,僅表示不針對任何客戶的產品相關信息發表任何評論。這讓“返工”問題變得撲朔迷離。
陷良品率困擾
一位接近蘋果國內元器件供應鏈的業內人士向南都記者透露,按照蘋果和富士康簽署的代工協議,富士康需保證iPhone5的整機組裝良品率在90%以上。然而,因為iPhone5工藝過于復雜,從去年生產至今,真實良品率卻僅在80%左右。也就是說,中間這十幾個點的未達標iPhone5,需要富士康來承擔返工的費用。
至于消息傳出的“500萬臺”返工量,上述人士稱應該不是一批次的量,而是從iPhone生產至今的累積量。
iPhone5是從去年9月開始銷售的,至今為止銷售時間主要橫跨了2012年第四季度和2013年一季度。按照蘋果財報,去年四季度iP hone產品線(含iPhone5、iPhone4S和iPhone4)總銷量為4780萬部。蘋果公司尚未公布今年一季度財報,不過據市場研究公司BernsteinR esearch發布的預測報告,今年第一季度iPhone銷售量在3420萬部左右。把兩個季度的銷量簡單相加,總量約為8200萬部,假設其中iPhone5的銷量占據6成,500萬臺恰好在10%左右。
聚焦代工業短板
在媒體的前序報道中,也提到了良品率問題,更有消息稱因為良品率上不去,富士康旗下“富泰華深圳、鄭州、太原三個廠區全面停線整頓”,劉女士則表示,并沒有這一情況發生。
值得注意的是,關于此次蘋果500萬臺iPhone退貨事件,據南都記者求證,消息源頭來自接近近來富士康高層變動的人士。據悉,富士康iDPBG原總經理于鐘依華2012年底“長期休假”,繼任者鐘成裕短期內蹊蹺地再次被替換。2013年3月27日起,陳輝龍已開始掌舵鴻海旗下這一最受關注事業群。報道還稱,在公司快速擴大過程中,各種管理問題層出不窮。
“鐘依華因為身體原因才長期休假,而鐘成裕的職位變動有其個人原因,和公司良品率和產品質量問題并無關系。”鴻海劉女士再次提到客戶與消息公布之間的“羈絆”,“富士康和蘋果仍保持著緊密合作關系,并表示無法提供單一客戶的良品率。”
“如果真正是因為富士康代工出現質量問題,那么除了富士康企業要面臨巨大的經濟損失,此事件也挑戰了富士康‘代工企業’的這種生存模式。”中國家電商業協會營銷委員會副理事長洪仕斌表示,如今代工成本的增加,以及客戶需求標準的提高,使得傳統代工模式成為“夾心餅干”,一年不如一年。
【想看更多互聯網新聞和深度報道請關注樂購網官方微信。(微信號:樂購網)】
推薦閱讀
談到中國互聯網,有個門檻繞不過去,那就是掌握著中國互聯網入口的搜索巨頭百度。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百度,是一個讓人既驚喜又害怕的企業。驚喜的是,它熟悉的應用和掌握了中國人搜索的>>>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30423/266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