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今年視頻網站采購影視劇的價格連連“跳水”,但去年200萬元/集的嚴重泡沫仍然令視頻行業心有余悸。昨日記者了解到,互聯網行業內部將對視頻網站的購劇最高價進行“限制”。不過,此舉引發了影視劇制作行業的一致不滿,他們紛紛對該價格制定的合理性提出質疑。
在昨日的2012年秋季第十一屆首都電視節目推介會暨影視產業發展論壇上,中國互聯網協會網絡版權聯盟調解中心發布了《互聯網版權交易聲明》,聲明指出,經過優酷土豆網等6家國內主要視頻網站的數據統計,目前國內視頻網站收購影視劇如超過35萬元/集,則必定會虧損。“為促進互聯網版權交易市場健康發展,互聯網企業承諾不進行惡意競價,今后對年度熱播影視劇將進行聯合采購,并成立視頻采購指導價聯席小組,”該中心秘書長王冰強調,小組最終將形成視頻網站采購最高限價機制,針對采購指導價每季度進行一次溝通和通報。
2011年,國內視頻網站收購影視劇價格達到近年來的巔峰,100萬-200萬元/集,5000萬-7000萬元/部劇的價格紀錄令整個影視行業為之震動。導演趙寶剛告訴記者,該現象是視頻行業份額爭奪加劇所導致的,每家視頻網站都想用獨播劇資源壟斷市場,但最終都以虧本告終。
今年以來,視頻網站難以承受收購成本過高的壓力,幾乎都停止了對影視劇的收購,市場價格以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速度下降。“影視劇制作成本去年隨著網絡收購價格水漲船高,演員片酬等成本成倍飆升,但今年視頻網站的集體降價卻沒有阻止制片成本增加,網站把成本壓力轉移給了制作公司。”首都電視制作業協會秘書長王鵬舉稱。
對于互聯網行業的購劇限價行動,首都電視制作業協會會長、導演尤小剛表示不滿,他表示,視頻網站收購影視劇的最高價格根本限制不住,幾家企業聯合起來把價格定在35萬元/集是不理性的,與市場屬性相違背,“該價格就是國內二線地方衛視頻道第二輪播出影視劇的首播價,市場內的購劇價格根本沒有下滑到這個水平,如果此后再降至10萬元/集,我們就不愿意賣劇了”。尤小剛強硬表示。他的觀點是,價格受限,行業內就很難出現優良的作品。因此,他建議,視頻網站采取付費收看以及與制作方進行廣告分賬的模式進行合作。
對于制作企業的建議,視頻網站也頻頻“抱屈”,愛奇藝網運營副總裁耿曉華表示,網絡付費觀看電視劇根本不可行,中國互聯網免費文化實行多年,電視臺播放同樣的內容既比視頻網站時間超前又不收費,“我們花了與電視臺同等水平的價格購買影視劇,卻根本得不到同樣的待遇和效果”。樂視網高級副總裁高飛則坦言,雖然目前兩方矛盾還需調和,合作模式需要進一步規范,但視頻網站確信每年的影視劇收購價格一定能突破200億元,與電視臺齊頭并進。
推薦閱讀
草根電商創業者共同的痛楚:融資太難。與銀行之間的艱難“戀愛”,多位網商向銀行家們進行了一番沉重的告白。而銀行方面人員說,從信貸角度說,網商是“一輕三高”——輕資產、高成長、高風險、高收益,而其中的“輕>>>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絡視頻擬限制采購劇最高價 遭賣方抵制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14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