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結束三個多月后,兩大國際快遞巨頭終于如愿進入中國市場。國家郵政局9月7日公告,聯邦快遞和UPS獲得國內快遞牌照。
但令人疑竇叢生的是,如此一個“正常”消息,國家郵政局、中國快遞協會等國家主管機構三緘其口,不愿談及“背后的故事”,拿到牌照的兩家國際巨頭也對記者的再三追問予以回避。
牌照背后有何不可說的秘密?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向記者透露,通告中有“文字奧秘”,兩大巨頭實際可運營范圍遠比獲批的城市數量大得多。而網點之爭曾是拖延牌照獲批的主要原因。
兩大巨頭的正式進場,受沖擊最大的無疑是順豐和EMS。順豐為避直面沖擊,從年初開始動作不斷,集團副總裁黃偉9月10日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順豐正從快遞運營商向綜合物流商轉型。
“首獲批準”
對于兩家快遞巨頭獲得國內快遞牌照一事,業內早就認為是“遲早的事”。但兩家公司的獨資外企身份,仍是引起了軒然大波。5月25日公示之后,“狼來了”的聲音此起彼伏,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甚至公開發出了反對之聲。
鑒于爭議過大,原計劃于六月獲批的兩張牌照,一直懸而不決達三個多月之久。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亦坦承此事關系甚大,遠非國家郵政局一家可定案。
有接近國家郵政局的業內消息人士向記者透露,此事被上升到國家層面,是國家商務部、財政部和美國商務部頻繁溝通的結果。9月6日,國家郵政局通告顯示,批準了聯邦快遞(中國)有限公司和優比速包裹運送(廣東)有限公司(UPS)經營國內快遞業務。聯邦快遞首批獲準在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天津、大連、鄭州、成都8個城市,聯合包裹(UPS)首批獲準在上海、廣州、深圳、天津、西安5個城市,分別開展除信件之外的國內快遞業務。
兩家公司的經營范圍曾是影響獲批的其中一個環節,據知情人士透露,當初正是因為聯邦快遞和UPS要求擴大經營范圍而國內快遞牌照一再推遲發放。
乍一看通告內容,兩大快遞巨頭的意圖似乎并沒有得逞,結果也并沒有改變。但徐勇提醒記者注意文中增加的“首批”一詞。這是在5月份的申請公示中所沒有的字眼。“首批”獲準,意味著聯邦快遞和UPS的經營范圍應該不會限制在幾個城市,很快會從第二批、第三批的獲準中完善其布局。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為避免遇上網購高峰期,不少消費者選擇先送祝福,禮品后到的送禮方式。各大電商也將教師節的促銷活動與中秋、國慶活動銜接,往后延長至十天左右。消費者可貨比三家,選擇好心儀禮物,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一、事件>>>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14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