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5日,SMG旗下的上海同方友友電視購物有限公司(簡稱“友友購物”)在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掛牌轉讓價僅為1元。
友友購物曾是國內電視購物節目中的佼佼者,這家成立于2007年的電視購物公司曾得到清華同方、美國德克薩斯太平洋集團、軟銀中國三家股權投資機構1600萬美金的聯合注資。2010年,SMG旗下上海東方電視購物有限公司將其全資收購。
根據易觀國際電視購物研究報告,友友購物的播放面積覆蓋了江蘇、浙江,以及西南部分省市的15個城市,提供包括3C家電、數碼通訊、家居用品到珠寶精品、美容服飾、保險、旅游等多種產品。2008年友友購物實現了全年4.5億元的銷售規模,在當時的電視購物公司中名列前茅。
但好景不長,根據上海宏大東亞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2010年友友購物營收下滑至9322萬元,營業利潤虧損2563萬元;2011年,友友購物營收為171萬元,當年度公司繼續虧損546萬元;到2012年,友友購物徹底停止了業務開展,上半年營業額為0,公司欠債共1.19億元。
控股股東東方購物的一位媒體公關負責人回復記者表示:“由于沒有得到公司授權,因此不便對友友購物的經營狀況及虧損原因做出回復。”
有一組數據指出,韓國電視購物銷售額占全國零售總額的12%,美國電購行業占全國零售總額的8%。而2009年時,中國電購市場規模才只有234億元,僅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0.19%。因此當時行業預計,未來十年,中國電購市場規模將急速增長,占到全國零售總額的3%左右,銷售額將超過5000億元。
但就在友友購物倒下的同時,記者發現,早年在香港上市的國內電購翹楚七星購物連續4年半累計稅前虧損接近10億港元,而另一家在紐交所上市的電購企業橡果國際也陷入虧損泥潭。友友購物的倒下正折射出產業困境的冰山一角。
誠信惹的禍?
“很多消費者的思維定式里,一些電視購物品牌就是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的代言詞”
作為友友購物的前股東之一,軟銀中國前副總裁李燕明在與本報記者交流時回憶說:“軟銀在中國那么些年,電視購物領域就投了友友購物一家公司,當時我們是小股東,2010年友友購物就和東方CJ(即東方購物)合并換股,之后就沒了解過它的具體經營情況。”
另一位前股東,清華同方董秘孫岷向本報記者表示:“以前友友購物的經營狀況是相當不錯的,因為當時東方CJ主攻上海地區的電視購物,而友友購物很早就布局全國的電視購物頻道,因此二者有很好的互補,所以東方CJ也才會選擇并購友友購物,但重組之后的經營情況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記者在采訪調查中發現,雖然是全國性的電視購物公司,但友友購物卻口碑不佳,互聯網上充斥著對其所銷售產品的問題控訴。
一位顧客投訴稱,他在2010年4月16日通過友友購物買了一臺萊克榨汁機,看電視演示,一會榨黃瓜,一會榨甘蔗,非常的好用。購買后就榨了根甘蔗,結果機器塑料杯口被拉毛,破損的塑料細粒子掉進了杯子里。于是他立刻打給友友的客服熱線,被告知說電視里榨甘蔗是給觀眾演示看看的,機器本身是不能榨甘蔗的,出了問題要顧客自己負責。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目前的海外代購分為兩種:一種是比如說空姐或是其他私人代購,屬于委托合同關系,另一種是網絡店鋪經營,由海外代購取得貨品再賣給消費者,屬于買賣合同關系,這種情況下網店需要對買賣行為直接承擔責任。 專家認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視購物企業頻頻破產:友友轉讓價僅1元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14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