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第三方機構統計的最新數據顯示,在剛過去的5月,新誕生團購網218家,平均每日新增7.03家。團購網站數量首次突破5000,到達5048家的總量。
中國互聯網創下了同類型網站數量最多的世界紀錄。團購大戰的格局繼續擴大到 “伍千團大戰”。5月平均每日新增7.03家團購網,這一數據與3月的10.5家和4月的9.16家相比進一步下降。
中國的團購江湖,呈現畸形的發展狀態
從數據上來看,新增團購網站數量的放緩,表明團購市場對團購網站的容量正在趨于飽和。有創新、有實力的新團購網站會不斷地誕生,但是市場也會把經營不善、資金實力不足、創新能力不足、陷入誠信危機的團購網站淘汰出市場。
如此多的團購網站平臺,其競爭可見一斑。現在中國團購行業的發展狀況是,團購市場進入門檻低得一塌糊涂,但進入之后的運營門檻又高得不能再高。比如你隨便花66塊錢買個域名,50塊錢買個空間,從網上下載一份免費程序,團購網站就可以這樣建立起來了。但是團購難就難在運營推廣,像拉手、美團、團寶、紅番團、24券、58同城等等大規模的廣告投放, N多人民幣的推廣成本持續不斷的燒。目前拉手、團寶、美團、紅番團、24券、58同城等等網站現在你很難見到大規模的廣告宣傳了,因為居高不下的推廣成本,同時團購行業的整體盈利能力有限所致。
我們轉身看看中國團購網站領頭羊的近況:拉手網的吳波說他們即將規劃上市,窩窩團的徐茂才說他們已經啟動納斯達克IPO,美團的王興說他們正在考慮上市的進程,糯米團只好說我們已經上市了,紅番團的郭金山表示他們正在研究改善團購的體驗以及產品的架構,上市是他們的發展進程中的必然的階段,對此深信不疑。以及時刻等待機會的有志于更進一步的團購網站都會有不甘于現狀的想法。
中國式團購和Groupon團購有什么不同?
中國團購行業的特有的巨大的游戲玩家”伍千團大戰”,團購欺詐,抽獎騙局、惡意挖角、造謠毀謗等等一切都顯得富有中國特色。
自從拉手網、團寶網、美團、紅番團、24券、58同城等等團購網站全部實行了一天多團的模式開始,中國的團購網站就從B2T模式(Business To Team)正式跨越進了B2C模式(BusinesstoConsumer)。
而現在中國流行的團購網站發展模式其實已經是B2C了。已經跟國際上通行的以Groupon為代表的的B2T模式完全不同了。
嚴格說來Groupon的平臺是廣告平臺,而中國式團購平臺是購物平臺。
中國式團購,想發展做贏家的話,并不一定是靠服務和信譽,而資本力量卻是占主導地位的因素。資本競爭在所難免,但是作為消費者我們還是希望能有一個完善的團購服務體系來維持我們對團購的信心。同時也希望中國的團購行業發展之路一路通暢。
中國式團購,該愛你還是該恨你?
以拉手、美團、團寶網、紅番團、24券、58同城等等為代表的中國式團購是披著團購的外衣的B2C購物平臺,他們引用Groupon的概念,卻帶著自己的業務走向京東、當當,甚至是夢想成為下一個淘寶。
中國式的團購網站已經不是在靠超低價吸引廣大的消費者了,而是靠鋪天蓋地的廣告來制造關注和拉攏用戶、聚集人氣,同時從風投那里圈錢。
中國式的團購網站一個首頁多達上百個產品陳列給消費者。這不正是一個B2C商城的電子商務網站該有的特點了嗎?
以拉手網、團寶網、紅番團、24券、58同城等為代表的中國式團購,其所有的優惠力度都是有一定水分的,其所有的關注度是靠廣告甚至包括不正常的手段等等制造出來的,其所有的推廣費用都是靠風投投放的,其所有的收入都是微薄的。
Groupon模式本身是利用超低價格(2~5折)+稀缺產品(每天一個)的商品策略制造關注效應,從而給自己的業務帶來巨大的廣告價值。企業將為了給其巨大的廣告效應埋單,故而提供超低價格的折扣商品或服務交給Groupon。
正是這種廣告平臺的屬性,讓Groupon到今天仍然堅持每天只推出一款商品。
中國式的團購不像給予Groupon那樣能夠給予消費者超低的折扣,同時給予廣大商家們的不是巨大的廣告價值。
披著Groupon外衣的中國式團購,愛你很難!我們是該愛還是該恨你捏?我是糾結呀,這個問題留給廣大的消費者你們評判吧!
本稿件來源于樂購傳媒網郵箱投稿:
投稿者信息筆名:shenma3
聯系QQQQ:1756743448
推薦閱讀
【中國企業家網】(記者 王琦)據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在二手房市場中,2011年上半年40歲以下的業主占比大約是45.6%,,而在2010年這一比例為50.7%,與去年相比,今年下降了約5個百分點。可見,當前年輕業主出售>>>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10611/7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