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笑話精選”傳奇
尹光旭很愿意和我們分享他的微博創業故事,他特意坐在離錄音筆最近的位置上。這個時候,他的同事仍在更新他的幾十個微博大號。
@冷笑話精選:【矮個子女友的好處】1.可以抱著她親吻 2.如果她腳崴背起來會很輕松 3.可以隨時隨地看她穿好看的高跟鞋 4.看熱鬧時可以扛到肩上 5.小鳥依人,走在一起沒有壓力 6.和老公打架的時候,她可以靈活閃躲 7.永遠比實際年齡小,老了都可以撒嬌 8.維護了男生脆弱的神經(惟恐自己個子比女孩低).
微博風格如其人,尹光旭是一個典型的85后小孩。他1986年1月出生,福建松溪縣人,身材不高,閩南人特征明顯:高顴骨,眼睛深陷,下巴留一撮胡子,全身上下透出不止25歲的成熟、精明。
2009年6月,南京,悶熱,尹光旭在跟3個高中同學混居的房子里,偶然讀到一篇介紹海外新興微博客網站——Twitter的文章。創立于2006年3月21日的Twitter,當時注冊用戶數已超過5000萬,并完成數千萬美元的融資。尹光旭覺得很神奇,為什么一個發布140字微博的網站會這么火?他迫不及待跑到號稱已擁有百萬注冊用戶的“飯否”去玩(飯否是中國第一家微博網站,后來因特殊原因被關閉)。此時尹光旭并不知道新浪CEO曹國偉一個月前已計劃進軍微博業務,正處于緊鑼密鼓的調研階段。
這一“玩”玩出問題來了。當時,飯否排名前十的賬號粉絲數最多不超3000人,尹光旭一個晚上就注冊了3000個小賬號,全部關注自己新開的主賬號,主賬號粉絲數一夜飆升到第一。“飯否用戶量太少,王興(飯否創始人、后來創辦美團網)那哥們閑著沒事干,給我發了一封私信:你的小號已經不見了,你大號的粉絲已被我降回來了,小心點啊!”
尹光旭之所以這么玩,是因為在這之前一個月,他已經在豆瓣網上開始了同樣類型的運作,并在后來幾個月大獲成功。
2009年5月,已經“吃了睡、睡了吃”,靜心思考半年多“人生方向”的尹光旭決定召集三個高中同學到南京一起創業,方向是做出一個成功的豆瓣小組——“我們都很愛創意”。其做法近乎“無恥”:他和另外三個創業伙伴先注冊100個“馬甲”,每個“馬甲”加5個好友,這500個好友中會有相當一部分反過來加“馬甲”為好友,周而復始,“就用這種比較原始的方法,大半夜在做這種無聊的事情,搞了大概三個月,成第一名了。”當時豆瓣上最大的小組積累好幾年才有15萬組員,尹光旭的幾個小組加起來很快就達到了20多萬。
廣告主很快找過來希望投放廣告,其中包括現在的B2C網上商城趣玩網,“我們都很愛創意”每月收入1000-2000元。
這對尹來說,意味著成功的開始。一年前的三四月份,他把大學畢業證“留給校長”,提前離開了學校,一直依靠信用卡度日,最高峰曾同時使用5張信用卡套現。尹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個乖孩子。他10歲接觸電腦,15歲上新浪聊天室“泡MM”,中學時幾乎不去上課,視韓寒為榜樣:不能隨大流,要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做獨一無二的人,因為這個社會不是比你有多優秀,而是比你有多獨特。他喜歡看王永慶、比爾·蓋茨等成功企業家的傳記,大學一年級時一口氣看了上百本,還到網上看余世維、李開復等人的講座。
從一開始,尹光旭就想做一個創業家,做一番大事業,他在《創業家》記者和他的同事、同學面前毫不覺得這是大言不慚。現在創業已初步成功的他特意談起一個細節:在最近一次活動上,他終于見到了李開復,上前對李開復說,“以前我認識你,你不認識我,現在你終于認識我了。”自得之情溢于言表。
尹光旭并不是最早玩新浪微博的,但卻是玩得最好的。
2009年8月28日,新浪微博低調內測之時,“目的性很強”的尹光旭并沒有馬上撲上去。就在之前的7月8日,當時國內主要的微博平臺飯否、嘀咕、嘰歪都紛紛被關停,很少有人看好新浪微博,就連搜狐CEO張朝陽都斷言,微博毫無價值。反而是常年泡論壇的杜子建、酒紅冰藍等人第一時間成為新浪微博的用戶。
但尹很快緩過神來,2009年10月,他一氣注冊了100多個微博賬號,其中包括一些成功創業家的名字比如美特斯邦威創始人周成建,和一些特定的名詞,比如“創業事跡”、“復旦大學”、“王府井”等。他當時認為微博是一個個自媒體,鏈接和名稱會非常有價值。
毫無疑問,這是在模仿蔡文勝搶注域名的打法。他期望在企業和名人開通微博時發一筆橫財,讓對方來購買搶注的賬號,但至今沒任何結果。但你不能說這招完全錯誤,當當網創始人李國慶在微博上非常活躍,杜子建就曾經希望撮合擁有“李國慶”賬號的《萬家科學》主編李國慶將賬號賣給對方。
(邊欄:域名生意在微博上能否完美復制?目前看似乎沒有成功的案例,但是微博賬號的名稱確實非常關鍵,尤其要突出行業屬性,比如“冷笑話精選”,定位非常準確。)
所有人都在懷疑新浪微博究竟能運營多長時間,但尹光旭無視之。他告訴《創業家》:“最大的風險是自己,你都一無所有了,還有什么風險?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為什么那么多草根能創業成功?一無所有,很多人還有負債,這時候你就會想你必須成功,你會想盡一切辦法成功,不成功你也要把它搞到成功。”
2009年11月,新浪微博注冊用戶超過100萬。2009年12月,尹光旭把重心從有固定收入的豆瓣小組轉移陣地,開始正式開始“做”微博。
他分析,互聯網發展早期,笑話網站流量很大;豆瓣上,笑話類的小組也做得很好;他相信歷史會在新浪微博上重演,專門注冊了10個跟笑話有關的微博賬號,發揚搬運工的精神,從各大笑話網站直接取材,編成140個字的“微博體”發到新浪微博上,一周后他發現,“冷笑話精選”賬號最能吸引粉絲,遂將其作為主打。
當時,尹光旭在豆瓣上管理的小組用戶已達30萬,而新浪微博上最紅火的女星姚晨粉絲數不過20多萬,粉絲數超過1萬的普通微博賬號寥寥可數。對尹而言,這是糾結的時刻:一邊是能賺錢的30萬豆瓣用戶,一邊是剛起步前途未卜的新浪微博。他讓創業伙伴繼續經營豆瓣小組,而自己在新浪微博小范圍實施“增粉策略”:拿自己的微博賬號去加2000粉絲,有800-1000會反過來加他好友。在飯否上“一夜回到解放前”的經歷讓他吃一塹長一智,“你在平臺上做事情,要考慮一個平臺的底線是什么,這也是我在新浪微博上比較保守,絕不干歪門邪道的事的原因。”
一招不成,一招又來。尹光旭加粉絲比較多的賬號為好友,想辦法讓其轉發自己的微博,或者讓自己另外9個賬號一起轉發“冷笑話精選”賬號的微博。
(邊欄:當你的粉絲很少時,互粉是一種策略,通過好的內容影響其他粉絲多的人幫你轉發并增加你的粉絲,相當于給媒體投稿提升自己的影響力。)
“冷笑話精選”早期也曾遇到過瓶頸,當粉絲只有500個時,尹光旭拼命想,怎么才能突破1萬呢?他把前五十名的草根微博都學習了一遍:發什么內容說什么話可以吸引大家關注,用戶的評論是什么;向名人博主偷招——為什么有的博主粉絲數很多,有的微博轉發量很大……不斷反思,并優化自己的內容。但他從沒想過做原創微博,“自創就把自己局限掉了,把資源整合到這里來,用戶要什么給什么,這不就是商人的理念嗎?”
尹光旭是草根微博里第一個將文字和精美的圖片結合起來的博主,“當時大部分的微博,就一條文字,都不帶圖片,我把圖做得很精美,效果很好,很多微博博主都模仿。”
經過加粉、轉發、偷師、圖文結合等手段,2010年1月,“冷笑話精選”的粉絲量突破了1萬,3月達到3萬,打入草根排名前十,5月則達到十幾萬,成為草根微博第一名。水漲船高,這并不是偶然的——新浪微博在2009年11、12月批量引入名人、明星,病毒式傳播廣泛吸引用戶。與此同時,2010年1月搜狐微博和網易微博相繼內測,4月1日騰訊微博內測,4月6日鳳凰微博內測,微博成為中國互聯網兵家必爭之地。2010年4月28日,新浪微博用戶突破1000萬。
微博粉絲基數的暴漲,加上很多人沒有關注到笑話領域,讓尹光旭占了先機。不過,一位微博營銷界人士說,“冷笑話精選”其實就是類似《故事會》這樣的媒體,可能擁有龐大的讀者群,但是未必有那么大價值。尹光旭并不這么認為:“有價值的東西傳播性未必好。微博不只是媒體,還是傳播的渠道,要先傳播再媒體,如果先媒體再傳播,很難在初期找到關鍵點。我比較慶幸很多人還沒發現這個需求,不屑于做笑話。”
我問尹光旭,為什么很多精英用戶在新浪的大力推薦下都沒有他這樣的這些草根用戶成功。他說得一針見血,“為什么草根微博會成功?因為精英有微博后自戀,只發自己的東西,琢磨一個小時,精心組織語言發一條微博,一天發3-5條,那就不是我們的競爭對手。而傳統的笑話類網站站長覺得微博的流量還不如自己網站大呢,還幫新浪做了推廣,何必呢?微博是未知的市場,一些有收入的網絡營銷人員目光比較短淺,也不會加入。”
目前,尹光旭的公司養著30多名員工,現在還沒開始賺錢,他正忙于做一些基于微博應用的軟件開發。蔡文勝說,“說句不客氣的話,我現在不需要賺那個錢,你說對不對?你干嗎著急賺錢?十年前新浪網流量很大,能賺錢嗎?不容易。8年前百度能賺大錢嗎?不容易,但不影響它們現在賺很多錢。”
微博秘笈:養賬號、兵團作戰、大號帶小號
盡管尹光旭的故事很震撼,但這遠非微博微博江湖的全部。《創業家》雜志特約顧問、NTA創新傳播機構創始人申音對于微博營銷大會的總結頗有深意。
@申音廈門#微博營銷大會#歸來,見到@戴爾中國、@凡客粉絲團 @冷笑話精選的運營團隊,深刻體認,成功的微博運營,一定要是70后組資源,80后帶隊伍,85后出創意玩執行;85后的朋友想在微博上干事業的,歡迎來找我。
85后尹光旭背后的那個70后正是蔡文勝。
蔡文勝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發現草根微博價值的人”。2010年世界杯期間,蔡以猜世界杯4強送iPhone手機的活動在微博引起轟動,通過這一活動蔡獲得了數十萬粉絲,盡管至今仍有微博營銷界資深人士認為這是一次“欺詐”,但蔡已經通過大量收購大粉絲量的微博賬號穩坐草根微博界第一把交椅。
在蔡文勝借世界杯擴大聲勢前兩個月,如今名為微博江湖第二的杜子建(生于1966年)已經通過微博舉辦了一次晚會,并引起轟動。
2009年9月,杜子建收到新浪微博內測的邀請碼,此時杜正在謀劃號稱能覆蓋全國20個賽區的“選美”大賽。玩了一個月微博后,這位曾是天涯論壇4個版塊創辦人的資深網友覺得微博“不得了”,開始深入研究。2個月后,杜決定不玩“選美”,改玩“圍脖”。
他的選美公司有48名員工,當杜宣布調整戰略方向全力織“圍脖”后,12個人選擇了留下來。當時杜并沒有業務和客戶,但他意識到,把賬號養大是能賺錢的。“我叫他們養賬號,所有愿意留下來玩微博的,就是玩兒,玩兩三個月,我照發工資,你把你的專業做出來。專業是什么呢?你把你的賬號做大,比如關于健康的微博,你就專門講健康知識。”
2010年4月,杜子建收購了第一個草根微博賬號:當時排名前五、擁有十幾萬粉絲的微博被他連人帶號“一鍋端”——賬號買斷,人進入公司工作。但對于價格等詳情,“大嘴”杜子建嘴巴卻很嚴,一概“保密”擋回,只透露該賬號價值現已漲了10倍。
杜子建有“苦衷”:“你要知道我在微博里面爭議有多大,多少人在追著搞我,多少競爭對手在盯著我。”據說,華藝百創在新浪微博上用“機器注冊”了大批賬號,這些賬號的粉絲數幾乎為零,也就是所謂的“僵粉”賬號。他用這些賬號給交了幾萬元“維護費”的企業官方微博增加粉絲、轉發微博。這樣的“僵粉”兵團讓中海互動創始人艾頌充滿警惕,她還記得開心網剛興起時,一些開心網“達人”轉發一條廣告能拿6000元,但是隨著僵粉的加入,市場被做爛,現在幾百元的價格都有人做。
看上去,新浪官方對杜子建的做法并不滿意。“在廈門我跟杜子建講,如果你再這樣搞,我把你的賬號都封掉。”新浪副總裁、微博事業部總經理彭少彬對《創業家》說。
但是,不能因此就否認杜子建對于微博營銷界的“貢獻”。“我是最早一批懂得微博會形成傳播鏈的人,最早提出來微博要經營的概念,最早提出微博可以建立個人品牌的概念,最早提出微博可以做成私人雜志的概念,我在里面起到的引導作用是非常強大的。”說起這番話,杜瘦削的臉上一如既往堅定不移的表情。
可以說,杜子建是最早清醒地意識到新浪微博價值,并采取“兵團作戰”的人之一。而決定這場戰爭勝負的根本是誰擁有足夠多的真實粉絲,誰在微博形成真正的影響力。
當杜子健收購第一個微博大號時,他已經意識到這是一場強者之間的戰爭。誰有資本,誰就能獲得足夠多的“大號”。誰有“大號”,誰就能影響足夠多的“小號”,同時將足夠多的“小號”養成“大號”。幾個“大號”帶一堆“小號”群體作戰,這已經是各大門派通用的戰術。
尹光旭做豆瓣小組的經驗讓他也很早意識到“大號帶小號”操作模式的價值。2010年3月,尹光旭說服了其他三個創業伙伴,全力經營新浪微博。“冷笑話精選”粉絲數此時已排到新浪草根微博前十名,他開始做“精彩語錄”等“小號”。當時,新浪微博上已經有名為“經典語錄001”的賬號,排名很靠前,“但他只有一個語錄,而我有兩個很大的號。”尹光旭使用“冷笑話精選”轉發推薦“精彩語錄”,去年還落后十多萬粉絲的“精彩語錄”如今已將對手拉下幾十萬粉絲。
(邊欄:大號帶小號,已經是草根微博運營大軍的通用戰法,對于后進入的創業者來說,沒有一個大號會非常難辦。盡管大號帶給小號的是同一個粉絲群,但是仍具有很強的傳播效應,而且小號和大號仍可保持一定細分差異。)
說到大號帶小號的兵團作戰,不得不講講“酒紅冰藍”和她的團隊的傳奇故事。
我第一次見到“酒紅冰藍”,是在上海的一家茶餐廳,她并不掩飾對美食的熱愛,以致于午餐結束后我對兩個人吃了那么多食物目瞪口呆。她是那種大大咧咧的女人,曾經有幾年邊帶孩子邊在家做了四個網站,每天獨立流量達50萬-60萬。
推薦閱讀
【天極網南京站4月19日消息】富士通窄行票據打印機。富士通DPK350 .一直倍受外界期待的富士通09旗艦針打產品,終于步入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江湖傳言微博可以賺錢?不玩是否OUT?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10503/6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