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十年,對于千變萬化的互聯網世界可以說是滄海桑田。十年前,馬化騰(微博)曾打算以100萬的價格賣掉QQ,而十年后,騰訊的市值已達450億美元。十年前,百度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搜索網站,而十年后的今天,卻以520億美元的市值位居中國互聯網企業榜首。、
相比之下,比百度和騰訊都先行一步的新浪——這個中國最老牌的互聯網公司卻一直在苦苦探尋發展出路,直到最近才看到了未來光明的曙光。
從去年開始,新浪在納斯達克掀起了一輪前所未有的熱潮,最近股價更是以驚人的速度上漲。截至本周四收盤,新浪報收133.06美元,與去年同期32美元的價格相比,一年之內,累計上漲了315%。而新浪市值也前所未有地突破了80億美元,僅次于百度。
從1993年底“四通利方”成立到1998年新浪網正式成立,從2000年在納斯達克上市到微博概念為投資者打開想象的空間,新浪近二十年的發展不僅記錄了中國門戶網站的發展路徑,同時也印證了一批赴美上市的中國公司的艱難發展歷程。
2000年逆市登陸納斯達克
中華網是第一家具中國概念的赴美上市公司。不過確切地說,中華網是港資,而新浪才是第一家中國內地赴美上市的企業。
2000年4月13日,新浪網在納斯達克股票市場正式掛牌交易,由于當時瀕臨互聯網泡沫破裂的邊緣,新浪的表現不盡如人意。招股價定于17美元,開盤只升至22美元,當日報收于20美元上。截至4月末,最高價僅達29美元多,中間甚至一度跌破發行價。與中華網上市時的“盛況”相去甚遠。
在四面楚歌之時仍然逆市掛牌,新浪當時被戲稱為“精神可嘉”。沒有趕上大好時機的新浪卻為中國互聯網公司作出了開先河的貢獻。
“當時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境內網絡公司申請海外上市,必須把涉及網絡內容服務的相關業務和資產分離出來,而國內還沒有企業做過這件事情,當時新浪就采取了在開曼群島注冊一家控股公司,以合資企業的形式到美國上市。”正望咨詢有限公司合伙人呂伯望對第一財經日報《財商》記者表示:“在這之后,一批又一批的中國互聯網企業都是采取了這樣一種形式。”
在度過了長達2年的寒冬之后,新浪終于在2003年初,迎來了久違的春天。
2003年1月27日,新浪發布了截至2002年12月31日的季度及半年期財務報告。財報顯示,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US GAAP)計算,2002年第四季度凈所得達150萬美元,首次盈利。隨后的三個季度中,新浪的營收出奇的好,尤其是第二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高達111%,大大超出預期。
“這一面是無線增值業務救了新浪。”呂伯望對記者表示,“一直以來,新浪的廣告業務都是其主要營收來源。而在2002年時,中國移動(微博)夢網成立,包括新浪在內的一批互聯網行業轉向這個行業,也正是這一業務讓中國互聯網公司率先打破了互聯網泡沫破滅后的堅冰。”
那一年,新浪股價從5美元左右直線上漲至40美元左右。在新浪的帶領下,2003年底,一批中國科技網絡公司掀起了第二輪赴美上市的浪潮。
十年磨一劍
在隨后的幾年中,新浪又幾經沉浮。其股價除了在2007年~2008年之間,跟隨大勢有所上漲之外其他時間一直處于長期低迷的狀態。這期間,反而是被2005年上市的百度后來者居上。金融危機爆發后,新浪股價開始下挫,2009年3月觸底,一度回到了2004年20美元的水平。
十年間,互聯網行業的機遇可謂是多種多樣,對于新浪來說,可以做視頻,可以做游戲,也可以做電子商務,但是都沒有把握住。
“因為任何一家公司都有屬于它自己的基因。比如百度做C2C和B2C就不如阿里系,新浪做IM(即時通訊)就不如騰訊。以上這些新浪不可能做好,時間和機會也并不好。新浪仍在媒體上有巨大的優勢,博客和微博才真正與它的企業基因相吻合。”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互聯網分析師對記者表示。
在新浪轉變的過程當中,有一個不可忽視的人物就是現任CEO曹國偉。2009年曹國偉等管理層通過MBO,以約1.8億美元的價格,購入新浪約560萬普通股,成為新浪第一大股東,這意味著新浪管理層真正在董事會掌握話語權。
此后不到一個月,新浪便拆分旗下新浪樂居與易居中國旗下房產數據庫業務合并組成中房信,登陸納斯達克。其中,新浪持有33%的股份。
而同年推出的微博則使得新浪以其天然的媒體基因和結合了Web2.0特性,彌補了新浪傳統新聞超市模式的硬傷。
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微博)指出:“新浪門戶一直是一個老的模式,微博的崛起給新浪一個老樹發新芽的機會。新浪一直是一個Web1.0的模式,其實是落后于潮流的。但微博出現之后,就進入了Web2.0的時代潮頭。”
微博真能成利器?
在國內,百度系、騰訊系、阿里系是當前的平臺公司三巨頭,而在微博推出之后,新浪能否成為第四個大平臺呢?
“搜狐、網易包括新浪這些中國的門戶都有做平臺的夢想,新浪是幾大門戶中最弱的一個,因為一直以來其業務模式比較單一,股權結構也比較分散。而微博則讓它一下子站上了制高點。超越其他門戶,成為了離平臺最近的贏家。”姜奇平這樣對記者表示。
新浪離社交網絡平臺到底還有多遠呢?
姜奇平指出,作為平臺公司首先要有強大的用戶,第二要有強大的商業模式,最后就是這個平臺要有一個強大孵化能力。而現在新浪只是剛剛看到第一點。而商業模式和孵化能力暫時還沒有看到,這是新浪離平臺的距離。
數據顯示,現在的Facebook的流量位列全球第二大,日均2.2億(第一大為谷歌),目前,國內流量最大的百度是6000萬,而新浪微博只有百萬級。從某個角度來說,這也是新浪未來的發展空間。
不過面對近期迅速拉升的股價,許多人已經開始擔心,在微博還沒有明顯的直接收益之時,新浪的股價其實缺乏堅實基本面支撐,或者說已經脫離了基本面。
“對任何一個新生事物其實并不存在是否被高估的問題。因為互聯網企業本來就是講究‘市夢率’。為什么偏偏是它被估得比較高呢?這說明它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大家都比較看好這樣的模式。”不過姜奇平并不否認,“新浪未來還存在一個懸念。此前新浪以廣告為占主導,廣告的模式就被稱為大客戶模式,而轉向微博之后則轉向了一種小客戶模式。未來,這種內部基因的沖突如何解決已經成為很關鍵的一步。”
一位長期投資關注在美國上市的互聯網公司的投資者這樣告訴記者,新浪前途無限,因為它大量的碎片時間都已經被微博占據,2000年時,雅虎曾經達到市值1300億美元,現在的新浪市值為86.2億美元,新浪還正在路上。
推薦閱讀
4月22日消息 22日,珍愛網CEO李松在談及國內婚戀網站世紀佳緣即將上市時表示,此次上市對國內婚戀網站的發展是利好消息。但李松并未透露珍愛網謀求上市的最新進展。 李松表示,世紀佳緣的上市對婚戀網站行業來說是利>>>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10年網絡 微博時代強更強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10424/6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