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富媒體廣告行業的創始者和領導者,互動通經過十年的歷練,促進了中國富媒體從早期單純的一個產品形式,發展成為一個年產值達10億、充滿挑戰和前景的網絡廣告行業。這十年中,有過成功,也有過失敗的慘痛教訓,但不可否認的是,“富媒體代表的是網絡廣告的未來、甚至是未來網絡廣告的精髓。”
與此同時,互動通正式向外發布一項針對未來“三屏合一”富媒體營銷的全新平臺hdtMEDIA,這也意味著這一占據中國富媒體廣告70%以上市場份額的企業,實現了從技術提供商到網絡整合營銷媒體平臺的戰略轉型。
為此,《周刊》獨家專訪互動通CEO鄭斌及互動通COO,希望從他們所親身經歷的富媒體變革中,尋找到中國網絡廣告、以及富媒體廣告未來發展的方向。
《互聯網周刊》:在今年全球數字營銷大會ad:tech上,互動通承辦了富媒體廣告趨勢論壇。在快速變化的中國互聯網行業,您認為是什么原因促使國際性營銷大會選擇與互動通合作?
鄭斌:在國內,互動通和ad:tech這樣全球性的廣告技術論壇已經合作了三屆,我們之所以建立最緊密的戰略合作伙伴,第一是因為互動通是富媒體廣告行業的創辦者和領導者,并且一直保持了70%以上的市場份額;第二,ad:tech本身也是一個廣告的技術論壇,其主旨在于如何通過技術創造新的廣告平臺,而富媒體廣告的基礎也是技術,真正符合這一理念;第三,ad:tech是一個國際性的組織,從全球來看,在美國和歐洲都有很多知名富媒體公司,但卻在中國市場上他們卻被中國富媒體公司超越在主流之外,互動通的技術在中國符合需求,我們對中國市場、消費者和客戶把握的緊密度以及服務更加的專業、貼近有關聯,他們認可我們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企業。
《互聯網周刊》:在ad:tech大會上,在您的演講中多次提到關于網絡廣告價格體系的問題,您認為未來富媒體廣告價格體系主要依靠哪些要素進行衡量?
李濤:互聯網富媒體廣告未來價格模式,為什么會更加的多樣化?是因為廣告主有各種各樣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價格模式可能能夠相對解決他們相應的需求。例如,互動通的iFocus產品提出的是針對互聯網的內容進行精準匹配的廣告,當網民在看相關的內容之后,我們可以把相關內容整合進匹配的客戶數據庫,接下來對用戶和廣告內容進行精準的匹配。在總體服務上,需要保證通過媒體平臺的規劃、創意的技術實現、具體的投放制作,優化跟進和實現數據監測等整個打包的服務來實現既定的效果。目前iFocus主要還是按照點擊付費,要做到更好的ROI,未來針對有平臺的廣告主會更多地使用CPM+CPS結合的方式來收費。
《互聯網周刊》:能否評價一下近兩年網絡廣告市場發展狀況,富媒體在其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鄭斌:從2008年奧運營銷的熱情高漲到年底經歷的像過山車一樣的低谷,2009年又是一個反向的過程,打通來看,2008、2009年正好是一個完全互補的年度。隨著廣告主對于行業的觀望和整個行業的調整,從今年第三季度開始,我們已經開始看到了回暖的跡象。可以說,中國內需發展、產業調整和中國相對于全世界比較獨特的反增長的大環境,帶動了中國整個消費品有關聯的公司,不少大的品牌公司重新開始殺入網絡廣告行業,尤其是像等行業的復蘇和迅猛增長,對網絡廣告行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富媒體從早期的在網絡廣告當中只占領一個產品形式,到慢慢大家都開始意識到這實際上是一個充滿挑戰、充滿發展的一個行業。現在,不少和傳統媒體整合營銷的代表案例,都是從富媒體行業產生。富媒體在整個網絡廣告當中,一直保持了50%的快速增長。
《互聯網周刊》:十年發展當中,互動通曾經歷過兩次經濟危機,但一直保持了富媒體市場領先的位置,您認為這些經歷帶給您哪些啟示?
鄭斌:兩次經濟危機對互動通是一個很大的歷練。在剛剛成立的幾年里,互動通的產品線太廣,從最早的后臺技術到網站創意到廣告推廣等一系列服務,但結果往往是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當市場的蛋糕沒有足夠做大同時遭遇經濟危機的時候,互動通一度在資本面、客戶面產生了斷檔。因此,我們在2002年進行了非常大的總體戰略、人員結構的調整,除了核心技術人員和創業成員,公司一下子從200多人一下縮減少到10多個人。那時我們也定下了一個基調,專注于一個行業,而不是關注互聯網廣告整個鏈條。
可以說,經濟危機帶給我們的教訓首先就是要專注,專注做富媒體;第二是創新,創新可以說是互動通的內在基因,也是我們在行業中一直保持領先的堅實基礎,這也可以看出為什么我們在推出iCast之后又推出一系列產品來維持整個行業的新鮮的生命活力,整合更多新的媒體;第三,在中國,做技術要服務于消費者,做以消費者為導向需求的產品平臺,而不單純做一個好高騖遠的技術;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任何好的理念、平臺、產品都需要好的團隊的服務意識去推動,中國很多成功的互聯網企業除了借鑒國外經驗,主要靠的是針對中國客戶、中國消費者的專業性的服務。從媒體的規劃、創意的設計到平臺的策略到ROI的評估,我們要做的是一個非常專業的行業。
《互聯網周刊》:作為國內富媒體廣告服務公司的領跑者,您認為未來富媒體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么?
鄭斌:未來的挑戰在于創造出更多的好的產品線,為富媒體提供更多的選擇和更整合性的平臺,而不是相對各自獨立的。此外,隨著行業的規模的擴大,更多更強的國外競爭對手也都會進入中國市場,如何繼續保持領導地位,不斷投入研發產生更多創新的產品,這是我們面臨的挑戰。畢竟,技術的產生和網絡環境的成熟、消費者行為的成熟,還需要一個慢慢認知的過程以及第三方的調研公司的驗證,這個行業需要共同進步。
《互聯網周刊》:從公司戰略發展規劃看,互動通在今年大會上正式發布了hdtMEDIA平臺,能否談談這一平臺的建設情況,它和互動通已有產品怎樣結合?
鄭斌:互動通正在從一個技術提供商轉變為網絡整合營銷媒體平臺,目前在產品線上,iCast占有70%以上的富媒體市場,iStreaming集中在線及貼片式廣告市場,iFocus 專注于精準匹配廣告,還有針對手機的綠色富媒體產品iMocha。由此我們提出了打造hdtMEDIA的戰略。hdtMEDIA的目的在于通過不同的產品線,把富媒體串聯起來,從原來單純的互聯網媒體延伸到電腦屏幕、手機屏幕和數字電視/IPTV屏幕的三屏,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富媒體整合平臺。目前,iMocha已經實現了雙屏打通。我們希望再利用2-3年的時間打通數字電視或者說IPTV的屏幕。因為目前它們還是在產業的結構整合過程中,我們也需要時間建立磨合以及接入的落地平臺。相信不遠的未來,包括廣電、電信在數字電視上面會有一個真正的整合,只要媒體打造完成,我們的平臺就可以嵌入進去發揮作用。
《互聯網周刊》:與國外富媒體市場相比,中國市場有哪些差異?
李濤:從富媒體廣告形式上來看,國內的富媒體廣告形式可能更加豐富。一方面在于文化的差異,中國消費者對于廣告的接納程度更加地寬容,廣告同時也是他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之一;另一個差異主要是網絡環境上的差異,國外有不少如IAB這樣的協會,網絡環境相對比較標準化,中國網絡環境相對來說比較復雜,每個網站都不一樣,對于廣告投放的技術要求會更加高;還有一點,在國外的富媒體產業鏈環節比較明確,大家各司其職,分工更加專注和精細,但國內相對來說較為模糊。
《互聯網周刊》:您如何判斷未來富媒體營銷趨勢?
鄭斌:富媒體廣告代表著互聯網,或者說是數字媒體廣告的未來。目前,主要應用在一些高端的媒體、高端的廣告主,但高端并不意味著高不可攀,未來富媒體需要重視的是如何把高端技術變成一個整合性的平臺,滿足高中端廣告主不同的整合營銷需求。未來這方面將有很大的空間,這也是我們在這個行業需要承擔的責任和發展動力。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國富媒體廣告趨勢解讀_富媒體,廣告,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fmt/20120206/28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