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所有漂亮的財報都能讓人滿意。
5月13日,騰訊控股有限公司(00700.HK)公布的2009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當期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94%.然而廣告收入只有總收入5.9%的占比,卻不能讓馬化騰滿意。
騰訊對2009年全年的廣告收入走向并不樂觀。從 5.9%到50%,騰訊的距離理想還有多遠?
悖論
在互聯網和手機增值服務方面,恐怕目前沒有哪家互聯網愿意和騰訊較量。
騰訊第一季度總收入為人民幣25.044億元,其中,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為19.04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 90.7%.無線增值服務收入為4.39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2.5%,這兩部分占據了第一季度收入的76%,約為四分之三。
盡管經濟低迷,騰訊以用戶付費為基礎的互聯網和服務模式,使其具有相對不錯的抵御力。僅僅是一小部分的QQ付費用戶就給騰訊帶來了堅不可催的收入貢獻。
但是,現在騰訊的競爭對手已經不僅僅是MSN這種IM信息提供商,騰訊把自己放在了門戶網站的競技臺上,這意味著,騰訊未來要和新浪、搜狐等門戶大腕相較量,馬化騰更是對的增長雄心勃勃,2006年他就曾經公開表示,“網絡廣告要在未來五到十年內占到收入總和的50%.”
然而,先行者守住了關鍵的咽喉要道,后進入者想要分一杯羹,并不容易。騰訊第一季度的網絡廣告收入比上一季度下降 30.1%,比去年同期僅增長1.4%.
從2004年到2008年,騰訊廣告平均年增長率達到99%.到了2008年,這種增速開始放緩,當年網絡廣告比2007年增長67.5%,為同期新浪廣告收入的二分之一左右。
騰訊不得不面對這樣的悖論,互聯網增值業務的收入增速很快,導致集團整體收入的規模越來越大,而網絡廣告的增長速度趕不上無線增值業務的增速,想要實現高占比就更難。整體收入越是不斷提高,廣告收入占比就越容易下降。從2008年騰訊的收入構成來看,包括在內的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比重達到68.7%,是其主要收入來源,其中,僅網絡游戲業務就達到32.6%的比重。而品牌廣告業務只占到其11.6%的比重,較2007年12.9%的比重下降了1.3%.
廣告之難
診斷廣告下降的原因,馬化騰解釋說:“由于廣告主實行嚴格的預算控制,我們的網絡廣告業務則受到負面影響。”
2006年,馬化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公開表示,預計1-2年內在線廣告業務將取代SP業務成為第二大收入支柱,未來5-10年內,在線廣告業務收入在公司總收入中所占比例將超過50%.現在,放眼未來,馬化騰不再那么樂觀。
“由于廣告主對 2009年的廣告支出仍然保持謹慎,廣告業務將繼續受到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馬化騰的憂心忡忡來源于 “廣告業務前景仍然不明朗,而且如果經濟衰退持續,公司旗下用戶付款類互聯網服務的表現也將是未知知數”。
分析師卻認為騰訊網絡廣告的未能如愿不僅僅因為經濟環境的惡化。
“騰訊自知在廣告業務上起步晚,廣告主認知有限,在品牌上做足文章,而在產品上推出騰訊智慧等直接教育廣告主的產品。騰訊從2006年開始發力品牌網絡廣告業務,速度迅猛,但是騰訊的品牌網絡廣告業務一直未能實現其應該達到的水平。”易觀國際分析師李志認為,“歸其原因,第一,在品牌提升方面仍然停留在對于廣告主的灌輸,缺少網民方面的教育工作。騰訊試圖向廣告主傳遞這樣一個信息,騰訊”IM+門戶+“是精準營銷的有效平臺。但是網民對于騰訊的認知仍停留在QQ以及娛樂的層面,未將其品牌提升至資訊獲取、交流溝通不可缺少的互聯網平臺。換句話說,在自身用戶的結構特征方面,仍然有提高的空間。第二,雖然騰訊發展網絡廣告的決心很大,但是大部分精力用在了游戲和增值服務上,分散了QQ.COM的精力,僅憑IM客戶端能有多少廣告位置呢?第三,用戶上QQ.COM一般通過登陸QQ聊天軟件導入,直接去找QQ.COM的用戶習慣仍然沒有被培養起來,這在廣告主看來,這個流量不是用戶主動上去造成的,而是通過QQ客戶端轉移上去的。”
人員流動或許是對騰訊廣告業務不盡人意的又一個誘因。接近騰訊的一位消息人士稱,去年騰訊廣告銷售人員中高層的出走造成了廣告業務流失,“熟悉的廣告銷售一走,讓客戶看不明白騰訊想要干什么了。”上述人士透露。
“2009年對于騰訊來說,或許是個機會。”分析師李志表示,“搜狐通過贊助奧運,起到了教育用戶的作用,騰訊贊助上海世博會也在于這個目的。”
面對未來并不明朗的形勢,要實現50%占比“遙遠”的目標,騰訊還要為此做哪些改變?騰訊投資者關系部經理陳惠芬表示:“公司的既定計劃需要一步步去實現,并不會因為市場表現突然改變。馬化騰先生聲稱的五到十年讓廣告收入占據整體收入的50%只是一個理想狀態,實際上并沒有一個具體的時間表。”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馬化騰兵挫廣告 騰訊收入多極構想遇阻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fmt/20120206/28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