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轟轟烈烈的夏普狀告海信要求收回北美品牌使用權并索賠1億美金的事件,忽然落下了帷幕。北京時間6月16日上午10:00左右,夏普撤回對海信的訴訟。這意味著,夏普或以敗訴告終。
2015年,在經歷了斷崖式業績暴跌后,夏普將其在北美地區電視品牌的5年使用權和墨西哥工廠賣給了海信。這一次夏普在美國提起訴訟的理由是“海信以夏普品牌銷售低品質和低價格的產品”,但據業內人士透露,主要原因是2016年夏普被鴻海集團(富士康母公司)收購,希望提前收回海外品牌授權,遭到了海信的拒絕。
數據顯示,海信接手夏普的墨西哥工廠兩個月內,即讓其生產效率增加了一倍,并且兩年來夏普的產品結構以及市場銷量、銷售額均得到明顯改善和提升,北美的夏普逐漸回歸正常。然而,隨著被鴻海集團收購,夏普和海信的良好關系開始出現裂痕。郭臺銘希望把夏普打造成一個高端品牌,并且以此為契機打造自主具有全球品牌知名度的消費電子業務。2017年4月17日,夏普單方面通知海信終止協議,在遭到拒絕后,夏普開始開始了輿論攻勢。海信則提起緊急仲裁,5月9日,國際仲裁裁決要求夏普繼續履行合約,但夏普并未遵守,并在此后提起了訴訟。
面對夏普的指控,海信方面表示在協議到期前不會歸還夏普品牌電視的使用權,說這是一個現代版“農夫與蛇”的故事,并提交了相當多的證據。據來自美國法律界人士消息,海信提供的證據資料非常充分,遠超夏普的想象,他推測,即使相見法庭,海信的勝算也大于夏普,這也許就是夏普忽然宣布撤訴的原因。可以肯定的是,夏普的撤訴,意味著此前的起訴是失敗的。
本來是雙贏的局面,卻因為想破壞游戲規則而鬧得對簿公堂,業內人士紛紛表示這對夏普的品牌會產生難以估量的負面效應。自海信提出國際化戰略以來,北美一直是一個重點栽培的市場。目前,海信已經向北美所有渠道開始滲透,同時有自己的智能操作系統,并且整合了很多第三方機構,在產業鏈、生態鏈的構建方面,已經超脫于夏普。基于海信在北美的市場基礎,包括供應鏈、技術研發和服務,夏普撤訴海信之后,應該與之握手言和,這對夏普或是更好的出路。
推薦閱讀
【藍科技】聞瀾 從高調起訴海信到低調撤訴,夏普演的是一出什么戲? 據藍科技駐美國記者在紐約相關人士剛剛得到的消息顯示,北京時間6月16日上午10:00左右,>>>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daohang/303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