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華蓋創意
孫宏斌卷土重來了。這一次,他把大旗揮向了成都。
只用32億元的代價,就獲得了成都當地頗具份量的國嘉地產的全部股權,孫宏斌一舉拿下成都七個項目,正式把謀劃多年的成都納入融創版圖。賣家是四川國嘉和中渝置地(01224.HK)。
這一幕似曾相識。就在一個月前,同樣是中渝置地,甩賣了它位于重慶大本營的大量地產項目,被恒大55億元接盤。融創和恒大,孫宏斌和許家印,最近地產界最生猛的兩位獵手,竟然從同一個獵物那里覓得了機會。
機會來自于那些在二線城市萌生退意的中小型開發商,中渝置地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個。它的老板是有著“重慶李嘉誠”之稱的張松橋。但多年來,中渝置地的發展一直不溫不火。51歲的張松橋曾身兼多家香港上市公司的董事局主席,但他顯然更擅長資本運作,而不是做一個踏實的地產商。
成都國嘉地產由四川國嘉和中渝置地在2007年合資組建,其中中渝置地占80%的股權(實際權益51%)。國嘉是成都本土一家老牌開發商,引入中渝合資之后,發展開始變得迅猛,市場份額連續多年位列當地市場前十。它開發的“逸家系”產品,在剛需市場可與當地處于龍頭的藍光、保利分庭抗禮。此外,它旗下也有大量社區商業、辦公以及中高端改善產品。
從綠城和佳兆業鎩羽而歸之后,孫宏斌很不甘心。在不久前北京壹號院的發布會上,他曾表達渴望并購擴張的迫切心情:“你知道誰家想賣嗎?我正愁有錢沒處花呢。”
這次并購,孫宏斌獲得了七個發展中項目,分別是光華逸家(包括辦公部分光華中心)、天府逸家、錦江逸家、四海逸家、城南逸家、南湖逸家以及位于成都南延線的辦公項目中渝國際。融創發布的公告顯示,這七個項目總可售建面達241萬平方米,其中有139萬平方米未售。
國嘉已經很久沒有更新過土地儲備了,最近一次是2013年底,在沙河堡拿下的一小塊商業用地,但這塊地歸了四川國嘉,并未包括在這次交易標的之內。此外,位于牧馬山的500畝純獨棟別墅項目牧山逸家,也未囊括。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七個存量項目,除了四海逸家(改善型高層住宅)、城南逸家(聯排別墅)與融創的主力產品較為接近之外,其他幾個項目多是剛需住宅、社區商業或辦公類產品。而且,除了南湖逸家二期、天府逸家三期和中渝國際才剛剛動工之外,其他項目多處于發展階段的后期,光華逸家已經交付——這7個項目,留給融創施展的空間非常有限,更多只能在營銷層面做文章。孫宏斌要想給成都帶來真正具有融創內核的產品,尚待時日。
融創一位內部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融創堅持區域深耕戰略,未來必定立足成都長期發展。“成都項目的品質都很好,就像以前收購黃浦灣、玉蘭公館、御園、香溢花城等項目,也都是接手的成型的項目,融創從營銷切入,效果也非常好。”
此前,這七個項目都是國嘉團隊在操盤。融創全面入主之后,是否會保留此前的團隊,還有待觀察。昨日,界面新聞記者致電成都國嘉總部發現,并購的消息傳開之后,他們這個周末并無休息,公司上下都在一片忙碌之中。
在房地產市場,成都是西南區域最重要的堡壘城市。全國前二十強的房企中,沒有進入成都的屈指可數。孫宏斌為了進駐這里,籌謀已久。
據成都一家市場機構的負責人介紹,他們從2012年開始就在幫融創做拿地前期工作,還密切關注了一些重點地塊的出讓。最近一次發生在今年初,融創與當地一家土地整理公司達成合作,打算聯合拿下西三環外百仁區域的一幅地塊。正當土地即將出讓時,融創介入了佳兆業的重組,在資金周轉上有所保留,結果地塊意外流拍。目前,這幅地塊已經被政府打散成若干小地塊,還沒有重新掛出來,融創是否還能拿到已存疑問。
上述融創內部人士表示,融創在重慶已經深耕十多年,成都和重慶這么近,進入成都,算是“一次高起點的拓展”。融創習慣于區域深耕,它的版圖聚焦于京津、重慶和長三角重點城市。此前,融創曾用同樣的方式從上海邁進杭州和南京。
重注押向成都,是孫宏斌與許家印另外一個不謀而合之處。除了拿下中渝重慶項目,恒大最近還買下了華人置業(00127.HK)在成都的三個項目——位于西三環外的華置西錦城,位于市中心的都匯華庭和華置廣場,品相和位置都比國嘉項目更好。當然價格也更貴,恒大付出的總代價達到65億港元。
此前,恒大在成都區域的項目多位于周邊郊縣甚至遠郊,距離成都市區很遠。自從2014年拿下萬家灣地塊之后,恒大開始了在成都的大幅換倉,接連在曹家巷、川棉廠等核心區域拿地,目前這些項目已進入收割期。
不過,“吾之蜜糖,彼之砒霜”。對于成都市場,當地開發商的認識趨于分化。
中渝置地在公告中這樣闡述退出成都的理由——今年中國非一線城市市場普遍疲弱,由于過去幾年建立的庫存,尤其是商業方面的庫存,導致前景很不明朗,風險在累積,給公司帶來挑戰。
國嘉幾個在售項目最近三年的銷售成績也每況愈下,2013年全年銷售額接近32.7億元,2014年已下降至16.6億元。業績已經腰斬。
這代表了當地很多中小型開發商的處境。成都區域商業和辦公的存量巨大,危如累卵,這已成為整個行業的共識。在住宅方面,成都的新增供應量和存量也不容小視,開發商看好成都只剩下唯一一個理由——這里的銷量同樣可觀。這是一座需求旺盛的城市,能夠保證整體去化但無法承諾單盤利潤,這是大型高周轉房企的福地。
由于供應太大,市場飽和,開發商的競爭漸漸趨于無序,更多著眼在成本戰和價格戰,利潤空間被無限攤薄。這種情況下,像藍光、保利、綠地等依靠自身規模優勢,尚可適應,但對于一些中小型開發商而言,這是一場災難。
在這個市場,恒大的成本控制、精裝修供應鏈體系,融創的改善型產品溢價和狼性銷售能力,都將發揮用武之地。據了解,當地份額最大的藍光,也都在調整自身產品策略,試圖向剛需偏改善微調并再次涉足精裝修,想通過提升產品溢價來尋求利潤空間,以期達到周轉和利潤的平衡。
但這并不容易,尤其是恒大和融創加入戰局后,成都市場可能迎來新一輪的洗牌。
本期文章由可穿戴設備小樂為您翻譯閱讀,同時也感謝勵志的句子小編的大力配合。如果您對于智能家居和平衡車還有更多興趣請點擊藍色字體穿越把!
推薦閱讀
國美電器收購母公司非上市資產 黃光裕持股比擴大 7月26日消息,國美電器控股有限公司宣布,擬收購控股股東全資擁有的藝偉發展有限公司的全部發行股本,即控股>>>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血戰成都 孫宏斌和許家印想到一塊兒去了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daohang/20150727/296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