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絲登上了紐約時代廣場
鄭峻
屌絲,這個去年的網絡熱詞,最近又大熱了一把。但這一次,屌絲卻正兒八經成了產品商標,登堂入室上了巨幅廣告牌,還打到了美國紐約。
時間回到兩個星期前,紐約曼哈頓時代廣場,這里從來都是人山人海。黃金地帶的湯森路透大樓廣告牌上,出現了一塊巨幅中文廣告牌。白色底板上是黑色的中文”屌絲“,以及紅色的拼音“DIAOSI”。廣告上還寫著“為屌絲而生”,“首款屌絲網游”等字樣,這是巨人最新網游《仙俠世界》的廣告。
當然,美國人并不明白屌絲這個中國互聯網特色詞語的真正含義。或許他們只是通過中文翻譯看到了字面意思。所以一個星期之后,這塊廣告牌就因涉及“不雅”字樣而被撤下。但對營銷高手巨人來說,他們希望的廣告效果已經看到。這塊廣告本來就不是給美國人看的,而更像是屌絲一詞的逆襲宣言。
屌絲再度成為熱門話題,還要得益于國內著名導演馮小剛。今年2月底,馮小剛突然在微博痛斥屌絲一詞,“稱自己是草根是自嘲;稱自己是屌絲那是自賤。分屬兩個不同群體:一個是弱勢群體,一個是腦殘群體”,“太多人自認屌絲,那是粗鄙時代病”。
他的這條微博很快引發了網絡熱議,支持反對聲皆而有之。暴風影音CEO馮鑫評論說:“(屌絲)這個詞很干凈,它能代表一個群體,甚至一個年齡段,為什么要貶低得這么一文不值?我就是要為'屌絲'正名!”而巨人網絡CEO史玉柱更是回應稱,“我就是真屌絲”,還宣布“已申請注冊屌絲為網游商標”。這就是時代廣場巨幅屌絲廣告牌的來由。
馮小剛的電影,從《甲方乙方》開始,不乏叫好又叫座的佳作。但這番屌絲觀點,卻實在不敢茍同。自稱草根,那實是自知;自稱屌絲,那才是自嘲。草根不弱勢,屌絲也不腦殘。屌絲就是諸多過著平凡生活的普通人,他們認認真真工作,老老實實做人,沒招過誰,沒惹過誰,怎么自嘲為屌絲就惹來了罵名?
屌絲絕不等于粗鄙
顧名思義,屌絲之所以引來爭議,完全是因為屌字有男性生殖器的意思。按照馮小剛的定義“屌絲就是JB毛”,那么應該是“屌毛”才對。但馮小剛并不了解此詞的由來。這個“絲”字是來自于對百度貼吧李毅吧粉絲的惡搞稱呼,完全不是毛發的意思。何況,帶有生殖器字樣的很多詞語,如今已經逐漸轉化為不帶臟意的中性詞,相信“牛逼”一詞就不會惹來巨大的爭議。
由于對互聯網并不熟悉,對網絡語言缺乏了解,一些傳統精英保守人士沒有也不愿花時間去追本溯源,而一廂情愿地認為屌絲就是某處毛發的定義。或許,這可以理解為精英階層與普通民眾的文化溝通障礙。當然這一現象絕對不是中國特色,但凡有貴族精英的社會就有這一問題。
1914年,英國文豪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的傳世名劇《賣花女》(Pygmalion)上映;但其中一個臺詞Bloody(該死的)卻引發了巨大爭議。評論界鋪天蓋地地指責蕭伯納使用低俗下流的詞語,甚至有女演員因為不愿說此詞而拒絕出演。壓力之下,蕭伯納拒絕修改,因為這就是底層民眾的日常用語,反應了草根階層的現實生活。蕭伯納出身平民,主張藝術要反映現實生活,反對王爾德(Oscar Wilde)“為藝術而藝術”的高雅文學主張。
11年后,蕭伯納因為“作品的理想主義與人道主義”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這一名劇后來被數次改編為電影,也是好萊塢女神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經典電影《窈窕淑女》的原作。現在看來,Bloody一詞當時的爭議甚至令人可笑。在《哈利波特》電影中,主角容恩(Ron)就大量使用“Bloody Hell”口頭禪。而在最新007電影《天幕降臨》(Skyfall)中,M夫人下令射擊時說的也是“Take the Bloody Shot”。
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美國藝術作品中,好萊塢電影《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的藝術成就毋庸置疑,但當時同樣有評論家痛斥電影使用了Damn(該死的)一詞,認為這種卑劣詞語會引發觀眾的極度反感。但令雅士們遺憾的是,《亂世佳人》得到了全世界影迷的追捧,目前仍然是好萊塢電影票房的冠軍。(按照觀影人數和購買力計算,相當于目前的60億美元)
曾經在種族歧視的美國,爵士樂、靈魂樂、饒舌樂都屬于社會底層的黑人,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爵士(Jazz)一詞的由來,廣泛的一種說法是,這曾經是二十世紀初坊間對性行為的低俗用詞;將爵士樂與賣淫等行為相關聯,體現出白人對黑人音樂的鄙夷與不屑。而如今,爵士樂已經相當于流行音樂中的古典,路易斯·阿姆斯特朗(Louis Armstrong)更是成為美國音樂的象征人物。
而源自于黑人社區的饒舌音樂,更是充斥著各種不雅詞語和街頭粗話,曾經受到主流社會的排斥和鄙視。但隨著多元文化的逐漸融合,饒舌樂已經成為主流音樂的一部分,艾米納姆(Eminem)、Jay-Z、黑眼豆豆(Black Eyed Peas)等饒舌樂巨星風靡全球。而他們的音樂中,至今也帶有諸多不雅的用詞,因為這就是生活。
屌絲才是國家脊梁
那么誰是屌絲?屌絲并不是境況不堪者的蔑稱,否則成千上萬的網民也不會自稱屌絲,屌絲文化也不會由而興起。屌絲的真正定義是“苦逼生活的青年”,他們出身與長相都平凡,自稱“窮丑矮挫胖笨擼”,這一定義流露出濃濃的自嘲與無奈意味。換成英文,屌絲實際上就是Loser的意思。看起來,美國人是沒有找到好翻譯,他們的翻譯或許也帶有濃濃的“節操感”。
回顧下屌絲一詞在去年的興起。屌絲首次登上傳統媒體,是從去年年初開始。《屌絲:一個字頭的誕生》、《屌絲:庶民的文化勝利》等報道文章讓這一詞匯得到了社會普遍關注,也讓更多網民了解和接受屌絲的身份。而去年6月《新周刊》更是以封面文章《屌絲傳:從精神勝利到自我矮化》,對屌絲文化對出了深度解讀。
新周刊對屌絲的解讀是:“有人說它低俗,但網絡語言從來都源于現狀。它更多是一種自嘲,用自我矮化躲避崇高:改變不了世界,就改變世界觀;有點阿Q,但并非沉淪,而是退回到內部世界,與這個社會和解”。“你追名逐利,我自狂狷;你要做人上人,我安貧樂道;你有你的實力,我有我的精神勝利法;你追求崇高,我躲避崇高;你要你的成功,我要我的快樂”。
這個定義明確標示出了屌絲的心理定位。典型屌絲的一天又是怎樣?每天早上出門,在路邊攤匆匆買個包子或煎餅,為了準點打卡不被扣錢,奮不顧身擠進“能把人變成照片”的地鐵與公交車,開始一天10個小時的辛勤工作。雖然售票員總是說里面空著呢,但往往擁擠得連手都抬不起來;雖然規定八小時工作,但更多時候面對的是無盡加班;雖然媒體總說努力會有回報,但加薪卻總遙遙無期。
推薦閱讀
武林中誰是貴族,這是從外表上就能看到的!武林皇族的氣勢,那可是一眼就能認出來的!《武林外傳》VIP特權隨心享!做武林貴族,顯特權榮耀! 想要獨享超級權力嗎?《武林外傳》VIP系統給你超給力的江湖體驗!海量金幣,五道>>>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讓屌絲飛:從巨人廣告解讀草根文化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danji/20130424/266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