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經常會與有組織犯罪相提并論,這不是沒有原因的。
游戲經常會與有組織犯罪相提并論,這不是沒有原因的。事實早已證明,對成功和成就的向往——經常與金錢相關——已經成為一種與毒品類似的誘惑機制,需要對其加以管控。幾率游戲、賽馬、賭球以及與之類似的活動為很多人帶來了不切實際的愉悅,但也有一些人為之傾家蕩產,甚至陷入更悲慘的境遇。在這種快樂之下,總免不了與金錢有關的種種陰暗行為。
即使是在當今的游戲行業,這種陰暗面也一直存在。雖然有一些道德水準很高的游戲制作商在開展業務時總會追求自己的理想,但還是有很多人借坑蒙拐騙謀利。有些人并不是道德敗壞,他們認為,游戲市場很難生存,吸引用戶的成本又那么高,所以只能不得已而為之。即使你本人不愿如此,但生活就是這樣。
但除了常規的紅海思維,還有一些開發商和發行商的行為卻會有些過頭。就像水會流到一個平臺的所有角落和縫隙一樣,有人會妥善使用自己的權利,有人則會不擇手段地賺取利益。你或許會說:“商場如戰場”。話雖如此,但有時,一些陰暗的手段對整個行業的影響,或許會遠超普通人的想象。
例如,在兒童游戲中出售虛擬商品就是一例。免費模式在整個游戲市場都很流行,但在游戲內出售道具的行為卻有可能具有欺騙性。雖然有人認為,讓玩家盡可能地在游戲中多花錢沒什么不好,但很多人并未充分意識到此舉所產生的影響。很多家長其實并不知道他們的孩子已經記住了他們的iTunes密碼,直到自己家的“小天使”買了價值1000美元的虛擬道具。真希望他們能要回這筆巨款。
有些游戲開發商認為,在針對9歲兒童開發的游戲中出售99美元的道具沒什么問題。他們完全可以找出很多理由來支持這種觀點,也可以用“買賣自由”和“家長的責任”替自己的行為辯護。但他們說這話時顯然底氣不足。事實上,他們這么做的確不應有什么底氣,當這種行為過度時,外部監管者便會介入。
像英國公平貿易辦公室(以下簡稱“OFT”)這樣的政府機構已經開始嚴厲監管免費游戲。OFT是一家官方消費者維權組織,因此他們的判斷將產生深遠的影響,而他們的建議也經常會推動立法,從而清理一些臭名昭著的行業。這可能會為游戲行業敲響警鐘,在外部監管之前加強自我監管。不過,這或許也只是冰山一角。例如,倘若美國司法部也決定采取類似的行動,誰知道事態將如何發展?
對游戲行業的多數從業人員來說,問題在于這種陰暗的模式會毀掉整個行業。例如,Facebook游戲的理想是讓人們在一起玩游戲,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玩家卻反復收到各種通知和垃圾信息。正是這種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導致社交游戲停滯不前,導致原本有望成為當今最有魅力的游戲平臺,成為了充斥各種骯臟手段、“賺一筆就跑”的天堂。無論是早期還是現在,Facebook都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沒有采取足夠積極的手段來管理他們的平臺,而是選擇讓其自由發展。
蹩腳的游戲化“解決方案”則是另外一個例子。通過塞巴斯蒂安-戴特丁(Sebastian Deterding)等作家的作品,游戲化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非常有趣的理念。然而,無論你持何種觀點,游戲化都已經開始發生變化,主要是因為人們意識到這種模式基本沒有作用。有很多陰暗的公司除了提供一組GIF圖片以及一些經驗評分表外,幾乎再也給不出什么解決方案。
正是出于這種種原因,我才強烈支持蘋果對App Store的監管立場。有些業內人士認為,蘋果的這種控制措施只是為了維持利潤,并牢牢綁住用戶。但我認為,原因或許不止于此。蘋果之所以對應用挖掘方式嚴加管理,是因為這對他們平臺的生存至關重要,對增強iOS的吸引力至關重要。在面臨數量眾多的山寨應用時,通常需要借助一些外部手段的幫助,才能真正突出優秀的產品。
為了不淡化這種機制,蘋果還會封殺一些應用。例如,蘋果不允許第三方應用模仿App Store,或是通過推送通知來發布廣告。不僅如此,蘋果還禁止應用通過激勵手段吸引用戶安裝。換句話說,蘋果不允許欺騙行為,至少不鼓勵這種行為。蘋果在這方面表現得非常嚴厲,即使沒有直接違規,只是打了擦邊球,也會被它下架。
蘋果似乎意識到這種問題的危害性,因此決定痛下殺手,否則便會導致自己的平臺陷入險境,導致iOS變成像Facebook一樣充滿作弊行為的平臺。正因如此,蘋果才對AppGratis這樣的應用推薦服務密切關注。AppGratis或許只是一個典型的負面例子。嚴刑峻法正是iOS得以成為重要開發平臺,并得到用戶信任的原因。當然,這樣做難免會有副作用。
其中最顯著的便是審查過度。作為一個媒介,游戲正在努力走出青春期,不再僅僅作為一種娛樂形式存在。有些游戲開發商希望成為與作家、電影制作人和歌手一樣的藝術家,但監管卻成了一大障礙。
以前的環境更加惡劣。如果你想要為游戲機等非PC平臺開發游戲,很可能會被平臺所有者拒絕。如果與他們的戰略和規定不符,他們甚至連開發套件都不會提供。
如今的平臺已經很少采取這種模式,游戲的開發流程變得更加民主,但仍然需要完善。《虛汗工廠》(Sweatshop)等游戲之所以被封殺,是因為一些在圖書和音樂市場完全不可想象的內容規定。新興的Zinester運動(一批藝術家通過創作各種游戲和相關的互動藝術來探索各種問題)就很不受歡迎,而且不太可能被編輯選中,因為這些作品屬于“13歲以下不宜”。
不幸的是,與犯罪團伙一樣,這些陰暗的游戲開發商一直與我們同在。他們始終將iOS這樣的平臺作為斂財工具。總會有人像鯊魚一樣不斷地搜尋著獵物,也總會有人言之鑿鑿地為自己的不齒行為辯護。沒有人希望審查加碼,也沒有人希望游戲因為監管壓力過大而死。多數人都希望這種媒介能夠繼續繁榮,繼續成長,成為一種富于表現力的模式。所以,游戲行業理應采取一些可行的自我監管措施。否則,早晚會有人替我們監管。
推薦閱讀
(速途網專欄 作者:小刀馬)近日,坊間傳聞微軟代號“Durango”的下一代Xbox游戲機(暫稱:Xbox 720)使用了與索尼PS4相同的X86架構多核APU,致使AMD股價當日飆升13%。無獨有偶,索尼已經發布的PlayStation 4(PS4)采用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游戲的陰暗面:借人性弱點坑蒙拐騙謀利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danji/20130416/265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