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小旭
小旭音樂創始人盧小旭的工作室位于北京望京一座普通居民住宅樓里。在四層合計不到400平米的狹小空間內,吉他、電鋼琴以及Dynaudio、Digidesign、Korg、Novation等專業錄音設備透露出主人身份。不過,迥異于多數音樂工作室,這里幾乎沒有任何明星出入。
但其并非“三流”的音樂工作室,以下名噪一時的游戲配樂均誕生于此—天籟唯美的《誅仙》、歡快詼諧的《斗地主》、恢宏大氣的《天龍八部》等不一而足。八年前,當自由音樂人盧小旭偶然邂逅游戲音樂后,這塊“磁鐵”就牢牢將其吸住。如今,他已擁有三十余人的制作團隊,制作超過1000首游戲音樂、音效語音以及游戲主題歌,客戶幾乎囊括國內所有知名游戲公司和部分國外游戲公司,例如騰訊、巨人、盛大、日本世嘉、韓國網禪等。
時至今日,小旭音樂已在游戲圈頗有名氣。2012年2月,中國首場游戲音樂演唱會在北京舉行,歷時兩小時的現場演繹,令游戲迷們如癡如醉。
對盧小旭而言,游戲音樂雖作為游戲附屬品,但已超越其本身的意義,堪稱“第九種藝術”。游戲內容、風格、大小不同,游戲音樂形態各異,可謂“暗藏門道”。盡管不少游戲公司已跨入百億陣營,但盧認為游戲音樂作為獨立產業的金礦尚待挖掘,人才卻頗為稀缺。多數游戲從業者音樂素養不高,專業出身的音樂人又不懂游戲,兩者兼備者少之又少,除此之外,做這行還需放下架子貼身服務—一支游戲音樂從創作到落地需要音樂制作人與游戲公司的多次碰撞、溝通、修改甚至重做。在國外,游戲音樂產業已頗具規模,游戲公司甚至愿意花費整個游戲成本的20%制作游戲音樂,而在國內音樂唱片業整體頹敗的大環境下,游戲音樂破繭難立,通常配樂者的名字不會被打到屏幕上,公眾認知度也很低,亦缺乏工作成就感,游戲公司用于音樂制作的費用甚至不足1%。
盧小旭希望改變這一切。他曾多次拜訪國外著名游戲音樂人,比如《最終幻想》、《鐵拳》等游戲音樂作曲家崎元仁以及早期任天堂經典游戲音樂的御用作曲家光田康典等。盧發現日本游戲音樂在動漫產業中舉足輕重,音樂人的版權甚至不會賣斷給游戲公司,這些音樂人往往因出版游戲原聲碟作為動漫周邊產品銷售大賺一筆。在日本,知名作曲家也因此人數眾多,作品百花齊放,幕后大師亦有機會走向臺前,如二十年間為宮崎駿所有長篇動畫電影進行配樂的大師久石讓那樣備受敬仰。
“要不起”
作曲者若想實現這一切并非易事。一個好的游戲音樂正如習武之人那樣需打通任督二脈,使整個游戲渾然一體,暢快淋漓。
不少人仍對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任天堂紅白機游戲音樂記憶猶新—《坦克大戰》的開場音樂、《魂斗羅》中無限循環的背景樂、《超級瑪麗》吃蘑菇、《馬戲團》里鉆火圈的音效等。當時,受限于音源和內存,游戲音樂往往簡短且曲調單一。小旭音樂工作室音樂總監郭超告訴《環球企業家》,當時游戲音樂電子合成最多只能同時發出四個音,因此需要作曲者深厚的音樂功底。而到了90年代以后,電子硬件飛速發展,比特率的大幅提升使得游戲音樂迅速進入黃金時代。18把小提琴合奏、甚至交響樂實錄均可置于游戲中。2012年,格萊美音樂大獎甚至將最佳器樂編曲伴奏獎頒給游戲《文明4》主題曲,游戲音樂地位早已不同往日。
通常,影視音樂與游戲音樂有諸多相通之處,但最大區別則在于前者是線性的,后者則需交互性。因此,好的游戲音樂制作人必須重視游戲體驗,甚至成為資深玩家。2005年的一天,小旭工作室接到騰訊棋牌類游戲配樂訂單。在進行紙牌游戲音樂創作時,音樂人的靈感突如其來—財主和農民的角色極具中國特色,頗符合銅鑼等民俗打擊樂元素;為了凸顯現代感則可加入電音元素;為了令游戲妙趣橫生,音樂人則將整個曲風定位于俏皮與歡樂;最后則輔以惟妙惟肖的聲優配音“要不起”、“快點啊,我等的花兒都謝了”收尾。一款經久不衰的游戲音樂《斗地主》就此誕生。
不過,為了制造出絕佳的音效并不容易。制作者通常在游戲開發的中后期介入,若游戲中有地圖元素,則需根據不同場景特征創作背景音樂;要與游戲策劃當面溝通,觀看游戲視頻,提出配樂風格建議,磨合后再創作。初次做出的demo需置于游戲場景中進行試聽測試,反復體驗畫面、節奏與風格的融合度,再提出修改意見和反饋,最后做出成品。制作環節分為背景音樂、音效、配音三個部分。通常,背景音樂會因游戲題材不同而風格迥異。為了完成音效,六七個音效師需制作完成跳躍、打擊等聲音效果。最后則是配音,制作者需選擇合適的聲優模擬完成游戲中虛擬部分。此外,部分大型游戲還會制作主題歌,這需要音樂人和游戲運營者另行溝通錄制。
如何配樂才能令玩家更身臨其境?秘訣在于多種樂器的選擇和搭配。比如游戲《御龍在天》選用以二胡為主的樂器演奏,風格細膩、委婉、凄美。琵琶則因清脆、跳躍、鏗鏘有力而被運用在《鹿鼎記》中。笛子則飄渺、悠揚、明亮,可提升配樂的品質感。木吉他等現代樂器亦帶來不同效果,如在《誅仙》部分場景中,其獨特的揉弦、顫音等演奏頗具清新之感。而在一些休閑卡通游戲中,電吉他往往因獨特的搖滾氣質令游戲音樂動感十足。打擊樂則是游戲音樂中的節奏聲部。手鼓等可以增加真實感與休閑感。一些大型游戲甚至會選用氣勢磅礴的音樂作為背景樂,有時甚至需要交響樂團的現場實錄。例如《完美世界》中管弦樂部分就采集自亞洲愛樂樂團的現場實錄,并由經驗豐富的混音師混音完成。
游戲音樂的靈感通常源于類型電影的啟發。例如游戲《天龍八部》主要配樂是笛子、二胡,其靈感源于《黃飛鴻》等香港電影的啟發,張藝謀等頂級導演的電影配樂亦會為制作者帶來參考和借鑒。某種早期經典電影或游戲的配樂風格通常會影響深遠,這正如電影《教父》中反復使用的大提琴奏樂那樣,此后的黑幫電影均紛紛效仿。
除了整體風格的把控,不同場景的情緒同樣決定著游戲音樂的成敗。例如地宮氣氛往往陰森恐怖,配樂頗適合現代樂器—小提琴撥奏或和聲器鍵盤聲會帶來類似感覺。戰爭勝利的音樂一定是“上揚”的,往往通過小提琴、鋼琴、豎琴、長笛完成,失敗則是“向下、長音、挫敗的”。普通戰斗和關底終極之戰亦有所 區分,后者的音樂情緒“要讓每一根汗毛立起來”,令玩家恨不得十分鐘內結束戰斗。普通戰 斗則強調爽快感,多采用如架子鼓、吉他 等。
推薦閱讀
新一代游戲機的問世總會讓廣大游戲迷興奮不已,而與此同時,巨大的變革也必將隨之而來�,F在,能連接至互聯網的游戲機正在從封閉系統向平臺轉變,新一代游戲機為未來的游戲提供了數不勝數的改進方向。 我們本著“雞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盧小旭:游戲世界里的久石讓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danji/20130311/262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