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財的《十億消費者》一文,文章概述是“它們通過投資、參股控制更多的中小網站;它們通過搜索、登陸來掌握用戶的上網和消費路徑——百度和騰訊正成為名副其實的大公司,而它們面對的是10億消費者……”。
關于百度和騰訊,其實沒什么說的,這兩家在爭奪互聯網入口的不遺余力是眾所周知的;我倒是想聊聊一財這篇文章里最后用了不多筆墨描述的盛大的收購戰略——
盛大是一家很有意思的公司,從網游公司到全娛樂布局,以及中國迪斯尼。陳天橋總是能弄出新玩意新戰略出來;但是很遺憾,盛大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卻并不如戰略來的盤算大。
盛大的戰略和投資,基本上可以算是筆大糊涂賬。
可以來看看一財對盛大收購戰略的文字描述:
“在網絡游戲產品線越來越成熟的時候,盛大也開始把目光轉向移動互聯網、SNS和電子商務領域。盡管眼下盛大從集團、創新院,到游戲、在線、文學等各個子公司,都設立了自己的投資團隊,但陳天橋仍是所有投資項目的唯一決策人。2010年初,在決定盛大對移動互聯網的投資方向時,陳天橋制定了一個有些“瘋狂”的計劃:篩選出行業各個細分領域前50名的公司,除去大公司旗下的、以及已經有了投資方的,余下的所有公司均要入股。知情者向《第一財經周刊》透露,盛大的投資風格和策略造成了這樣一種局面:自2010年以來,盡管投資數額不大,但盛大投資打印出來的名單數量卻蔚為壯觀,并且都幾乎都成為了盛大的旗下公司。這其中有票務網站格瓦拉和網票、文檔上傳共享網站豆丁網、移動產品網站威鋒網和安智網,以及手機應用墨跡天氣和海卓桌面……”
從中,可以看出一些盛大的投資戰略關鍵點:
1, 陳天橋是唯一的決策人;
2, 廣泛局部,不放過任何一個熱點;
3, 除了文學外,幾乎沒有一個成功案例。
說起盛大的戰略布局,就不得不說酷六網的案例。
盛大收購酷六可以說是有著完美的開局:視頻行業的前景光明,酷六網是視頻行業的前三甲,通過資本操作借殼上市盛大直接擁有了第一家上市的視頻網站,對盛大全娛樂產業布局開了一個很好的局。
但是之后就是一系列糟糕的事兒:創始人出局,酷六資金枯竭,盛大的遠景無法實現,裁員,陳天橋嫡系出任酷六網高管,酷六網逐漸推出一線視頻網站。
盛大不缺戰略,也不缺眼光,但是缺乏一股容人的氣量….酷六不是第一家被盛大收購后創始人和團隊離職潮涌現的,應該也不是第一家;陳天橋可能無法理解團隊對于網站的重要性,所以會派諸如集團財務高管出任酷六網的總裁之類的莫名其妙的事兒。
才是盛大戰略最大的問題所在,也是盛大的短板所在——有海納百川的想法和規劃,但是沒有那個方法和氣度。
當然,盛大文學可能是個例外;最起碼起點網的創業團隊們似乎比較安穩,但是外界更熟悉的是盛大文學的侯小強,而不是賺錢的起點創始人們>..
在盛大文學提交赴美IPO申請的前一個月左右,侯小強寫了一篇題為《三年》的文章,對于盛大陳天橋等高管不溢贊美之詞,當時有傳聞說這是侯小強爭奪集團副總裁位置的示好;雖然這是很有不厚道的流言——但是外界對于陳天橋和旗下收購企業的老大們的關系處理很很多想象…..不是盛大嫡系,如何和陳天橋打交道?又或者陳天橋應該展現足夠的領袖風范?學習雷軍的投資和收購技巧?
但是最最重要的其實還不是以上,而是盛大雖然總體什么平臺戰略啊什么的…可是,可是,盛大爭奪的是什么?肯定不是入口、流量…..是用戶嗎?
如果盛大當年收購新浪成功,新浪現在還回迎來微博的春天嗎?
盛大“戰略”,要我說就是“要啥戰略”…因為無論投資啥領域(房地產或者金融領域可能除外),來錢都沒網游快,陳老板千萬別忘了這一點。
推薦閱讀
2011年8月12日消息,有熟悉麒麟內部的行業人士透露,麒麟游戲正在研發《書劍恩仇錄》網游,該作由金庸先生正式授權,目前研發成熟度已經比較高,有望于2011年底前上線測試。 《書劍恩仇錄》LOGO 進入2011年第3季度后>>>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盛大的“戰略”就是“要啥戰略”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danji/20110815/10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