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消息,登陸北交所的第二、三天,同惠電子、晶賽科技就獲公募基金調研,為北交所企業中首批獲公募調研的公司。
其中,同惠電子(833509)于11月16日、17日接待了廣發基金、匯添富基金等17家機構的電話及現場調研,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趙浩華、董事會秘書王恒斌負責接待。
17家機構中,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匯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為公募基金,還包括中國人民養老保險、長江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安信證券、德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
公司被調研的主要問題有5個,問題與回復概要如下:
問題1:公司的知識產權情況如何,是專精特新企業嗎?
回答:公司目前擁有授權專利47件,其中發明專利19件;在審發明專利23件;軟件著作權53件。公司是江蘇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基于自身的科創屬性和經營業績,公司將適時申請國家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問題2:公司的發展戰略是什么,未來產品發展方向是什么?
回答:公司始終秉持聚焦戰略,也就是以專業的理論與經驗專心致志地專注于電子測量儀器領域。公司的研發創新戰略始終面向行業應用需求,其中半導體器件測試和新能源及電池測試將是公司未來產品發展的兩個重要方向,公司的高頻阻抗分析儀、高精度源表、電力電子類儀器等在相關領域都有很好的應用場景。
問題3:公司TH2851阻抗分析儀有哪些應用場景?
回答:2021年5月公司成功研制出國內首臺130MHz精密阻抗分析儀TH2851,其測試帶寬超過120MHz阻抗分析儀國際先進產品,應用場景主要有:新型元器件、集成電路晶圓封裝測試、生物醫學、介質/半導體/磁性/納米等材料、電化學等器件和材料的阻抗參數測試與分析等。
問題4:公司搬遷新基地后,產能受限情況是否已經緩解?
回答:公司天山路3號廠區設計產能是年產25000臺套儀器儀表,新竹路1號的產能將達到年產65000臺套智能化電子測量儀器的生產能力。公司自2021年9月底整體搬遷至新竹路1號新廠區后,面貌煥然一新,生產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隨著公司市場開拓的深入,新廠區產能將進一步釋放。將來新廠區如果滿產,公司將會適時啟動天山路3號廠區的改造工作,以滿足公司的長遠發展之需。
問題5:芯片短缺對公司有影響嗎,公司是如何應對的?
回答:同惠電子所用芯片為通用類的集成電路,未被列入貿易管制清單,國內終端用戶可以正常采購。但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國際市場集成電路供應持續緊張,公司所采購的半導體芯片交期延長,部分芯片的價格產生較大波動,對公司經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公司采取了多種措施加以應對,包括:1、利用資金優勢增加芯片庫存;2、加快國產芯片的替代進度;3、與合作芯片代理商甚至原廠進行溝通和協商以獲得支持等。
推薦閱讀
11月9日消息,新三板公司禾昌聚合(832089)今日掛牌精選層,為第71家晉層企業。晉層首日,公司收盤價為18.18元/股,較發行價上漲81.8%,成交額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首批獲公募調研的北交所企業!同惠電子接待廣發、匯添富基金等17家機構調研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caixun/fengtou/313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