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消息,農技知識服務平臺——天天學農宣布已完成2500萬元A輪融資,本輪由長策投資領投,上輪投資方經緯中國持續加注。6個月完成3輪融資,天天學農將借助知識付費押注流量下沉新紅利。本輪資金主要用于加強內容和團隊建設、持續簽約打造農業IP核市場合作推廣三方面。
此前,天天學農成立之初拿到了大豐收的戰略投資。2018年5月完成了千萬級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經緯中國。
天天學農成立于2017年8月,是農業領域的互聯網知識付費平臺,也是一家農業教育服務公司。其農技知識均由天天學農邀請種植大戶、農技站、農業院校等在內的農技專家所生產。天天學農已與來自農業院校、科研院所、植保站農技人員、一線種植大戶等500多位講師IP合作,研發了120余個品類1000余節農業類知識技能服務課程,覆蓋品種選擇、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營養施肥、采收清園等全方位的的農技課程,通過課程教學、專家問診、線上線下培訓、公益活動等形式多維度服務農民,幫助農民提升種植水平,實現增產增收。
課程展現形式方面,獵云獲悉,天天學農的表現形式除了常規的圖文外,還涵蓋了音頻以及視頻。截至目前,平臺已累計服務用戶50萬人,其中注冊用戶付費轉化率達到20%。課程總門類超過120個,覆蓋地級市186個。
發布會上,天天學農創始人兼董事長閆子銅提到,天天學農要做的是改善生產資料和提升生產力,構建新的更強的生產關系。農業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個薄弱環節,近年來進口糧食依存度較高,各項農業指標逐年下滑,像今年夏糧產量,乳制品、鮮、冷藏肉等產量都降幅明顯,究其原因,在于種植規劃性不夠,田間管理水平參差不齊,信息不對稱,其中最大根源還是我國農民職業化水平低。
中國農民的受教育年限普遍在6-7年,其他發達國家都在12年以上,相對應的,中美農民人均年收入差距也在25倍左右。而這一困境的解決,在于抓住互聯網流量下沉這一新趨勢,用優質的內容和服務幫助農民提升技能。
對于未來的發展計劃,天天學農CEO趙廣在活動中表示:天天學農要繼續研發形式更多元、內容更豐富的課程,大力拓展新內容,后續會以“農技學院”和“農商學院”作為內容研發的2條主線。農技學院中,平臺將復制柑橘系列課程的成功經驗,拓展至10個作物品類,包含葡萄、獼猴桃、芒果、火龍果、香蕉、蘋果、草莓、櫻桃、蔬菜等,為廣大農戶提供更豐富的農技知識及服務。此外,在農技內容中,平臺也將與國內知名植保無人機公司“天翔航空”合作,全面開展農業機械類培訓課程。
農商學院則是目前課程體系中比較有特色的版塊,包含農產品品牌塑造、農產品營銷、農創知識等內容,將會給用戶帶來產后環節的知識服務。目前,天天學農已與每日優鮮、農夫山泉、百果園、農優100等優質團隊和IP展開深度合作,提升農民的軟實力,農商學院將成為新農人的第一所互聯網農業商學院。
在與農民的互動過程中,天天學農發現大部分用戶的農業知識基礎比較薄弱,平臺將與中國農業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合作,研發國內首個提升農民基礎知識的視頻課程——《農學微視》,課程大綱取自農業院校基礎教程,以更簡單有趣的形式教給農人專業實用的農學常識。
作為本輪的領投方,長策投資合伙人彭國題表示,投資天天學農,核心是看中天天學農的團隊,目前農業+互聯網的優秀團隊很少,懂農業的但缺少戰略思維,懂互聯網的很多又不懂農業,而天天學農團隊既懂農業又懂互聯網。
經緯中國合伙人肖敏表示,農業分為產前、產中、產后三個階段,產前環節已經有以大豐收為代表的企業,而天天學農要解決的是產中環節,提升農業效率。如今,農業面臨巨大變革,天天學農將最優秀的技術、知識帶到田間地頭,這是他們的優勢之一。
據悉,天天學農將在年底有更大的戰略升級,也會開放新一輪的融資。
推薦閱讀
知乎在北京發布面向用戶和內容創作者的海鹽計劃,在發布會最后,知乎創始人、CEO 周源通過視頻正式宣布,知乎已完成 2.7 億美元 E 輪融資。 據了解,本輪融資后,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天天學農完成2500萬元A輪融資,打造農技版的“得到”知識學習平臺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caixun/fengtou/307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