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餐飲原材料 B2B 采購初創公司“天平派”向36氪確認,他們已經完成 600 萬美金的 A 輪融資,投資方為復星昆仲資本。此前天平派曾于去年十月獲得王剛的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該輪融資之后,天平派將會把資金用于市場開拓,產品研發和團隊建設。
創建于去年 8 月份的天平派,是餐飲原材料 B2B 采購市場中,繼美菜、鏈農、飯店聯盟的自營模式出現之后,相繼而生的做平臺模式的公司。二者的區別類似京東和淘寶。
天平派不做自營的采購、分揀和配送,而是為這個市場里的賣方和買方提供交易平臺,餐廳(即買方)可以每天在天平派平臺上基于次日店內用料需求下單,體驗類似淘寶購物,都是根據商品來下單,而每個商品背后都會有具體的供應商作為賣家。另外一端,天平派則會去連接原本一級、二級、三級批發市場里的這些批發商們,讓他們通過平臺來觸達餐廳用戶,提供生鮮原材料批發服務。

那么,為何這個原本線下就存在的交易行為,有被搬到網上的需求?天平派創始人黃禮君和朱保舉認為,供應商們最重要的需求還是“賬期”,能幫助他們快速周轉資金是最重要的,這個行業原本餐廳會向供應商押款,給餐廳一定的賬期,越大的店越有議價權,而很多供應商往往不得不接受賬期,但是會出現一個餐廳客戶因為周轉不開而倒閉的現象,如果此時有賬期押款的話,供應商通常是無法挽回這筆損失的。而如果和平臺合作,平臺可以幫供應商提供背書,讓餐廳做到現結,讓供應商們的資金流轉變得良好。
其次就是,平臺也能為供應商去拓展周邊更多的餐廳商戶,而在傳統供應商眼中,客戶數量是很重要的一個吸引力,我曾經和一個天平派平臺上的米面糧油供應商聊過,她說雖然用平臺之后利潤會低一些,但是客戶擴大了總是好事,客戶多了量就變大,“如果連客戶都沒有怎么掙錢呢”,她這么告訴我。
至于餐廳們,最突出需求是“價格”,在質量相近的情況下餐廳想選擇成本盡可能低的食材,而這也是縮短供應鏈之后能給餐廳帶去的讓利。
根據天平派提供的數據,目前他們平臺合作供貨商超過800家,覆蓋廠家、一級、二級和三級,根據餐廳的采購規模自由匹配。目前注冊餐廳用戶超過9000家,日均交易流水超過100萬。
目前,餐飲原材料 B2B 采購里的平臺公司,除了天平派,還有鮮供社等公司,并且還不斷有新人涌入這一領域。加之自營模式的領先者們不斷的融資,這個市場競爭已經越來越白熱化,隨之被改變的是整個行業的生態。或許很快(也有可能已經如此),餐廳用戶們的使用習慣會和 C 端越來越像,依據補貼價格來選擇使用哪個產品,就像如今 C 端用戶使用打車 app 一樣,這個領域,很快要成為下一個團購和打車行業。
本期文章由可穿戴設備小樂為您翻譯閱讀,同時也感謝勵志的句子小編的大力配合。如果您對于智能家居和平衡車還有更多興趣請點擊藍色字體穿越把!
推薦閱讀
6月26日上午消息,聯想控股今天敲定每股42.98港元的香港上市的發行價格,并預計融資146.3億港元。 聯想控股提交的文件顯示,在本次IPO中,公司所發行的股票獲得了4>>>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天平派”獲600萬美金A輪融資:復星昆仲資本投資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caixun/fengtou/20150629/296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