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專車服務“會玩旅行”獲2000萬元 Pre-A輪融資,中國人出境旅行需要的可能不僅是Uber
今天,境外專車服務“會玩旅行”宣布獲得了2000萬元的Pre-A輪融資, 本輪融資主要由上海聯創領投,會玩旅行的創始團隊也追加了投資。
如上所說,會玩旅行做的是境外專車服務,滿足的是中國人出境游時的小交通需求,即當用戶需要在一個地區的多點間遷移時(比如從酒店到A景點再到B景點)、甚至是跨城市多天旅行時,會玩旅行上的專車司機可以滿足這種基于旅游的場景的需求,用戶提前3天預訂即可(臺灣、首爾、曼谷等部分熱門地區可以提前24小時預訂)。

那么,和我們此前報道過的境外包車公司(筷子旅行、走著旅行)相比,會玩旅行有什么不同之處呢?
會玩旅行創始人葛詠說,會玩平臺上的人和車是分開運營的。其車主要來自和境外當地車行合作提供的車,司機則是通過會玩旅行在主要海外旅游的目的地區域建立海外運營服務中心招募培訓的個人(司兼導)而來。這些個人簽約進入會玩旅行的司機端管理平臺后,平臺會根據用戶端的需求訂單,對司機進行進行綜合調度運營(車輛和人員的統一調度和管理,以及緊急事情的協調處理)。
這種人車分離的動態運營模式,是區別于其他產品將司機時間作為靜態庫存來管理的一個很大不同之處。
不過,當我們出境游時,很容易會想起現在已經全球化的Uber,會玩旅行如何看在海外市場發展極為迅猛的Uber呢?
葛詠認為Uber或者滴滴專車滿足的都是“運輸場景”,即同一城市間a-b點的移動服務,服務內容主要以開關車門,提供飲用水及充電器。但會玩的境外中文專車主要提供的是“旅行場景”,即可能是跨城市,多天的旅行服務。 基于中文導游、專車旅行以及衍生的旅行消費服務、和旅行安全保障等服務是Uber目前無法提供的。
從司機這個角度來講,Uber上的司機更多的角色就是driver,而會玩的司機還有導游的功能(在北美還有留學、移民、生子等其他服務功能),所以相對而言,會玩平臺上的司機可以提供Uber司機的服務,但反之則不行。
最后,葛詠說,境外專車最重要的還是建立一套自己的服務體系,設立一套線下運轉的規范,并通過線上的方式來進行標準化的司機管理,只有這樣才可以在不同的國家地區調和不同的文化,讓其專車服務體驗盡量標準化。
目前會玩旅行已經覆蓋了北美、歐洲、亞洲、南美、非洲、大洋洲等地區,通過其微信公眾號可完成預訂,其app會在將在一段時間后上線。
推薦閱讀
中南大學大三學生姜植元最近剛剛獲得1.2億元的天使投資,因為他發明了一種自主續航的無人偵察機,不僅完全不用人操控,還會自己找地方充電。 “我國島嶼>>>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會玩旅行獲2000萬元Pre-A輪融資 上海聯創領投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caixun/fengtou/20150427/295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