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拍云”身處杭州,其團隊早在2005年便涉足云存儲與云計算的事兒。但在當時,他們只是為了解決自身產品的需求。2005年,又拍云聯合創始人、COO沈志華與劉平陽一塊創辦了圖片分享網站“又拍網”。很快,他們便發現了令人棘手的問題:服務器在杭州,當地的用戶要將圖片分享到異地,傳輸數據會便很慢。這是因為,“一個機房是沒法覆蓋到全國各地的網民的。”沈志華說,“除了跨區域,此外就是跨運營商,等等問題都在影響文件分享的速度與用戶體驗。”
從解決自身云存儲、處理的困境入手,轉型為創業公司服務
“又拍網在產品上以失敗告終。”沈志華說。上述這些問題,使做又拍網的劉平陽、沈志華等技術出身的主要創始團隊成員在之后接下來的5年時間,都將精力撲在針對公司自身底層問題的解決上——即存儲系統、圖片處理系統等帶來的糾結、困境。“我們在又拍網市場、產品上的投入,最終被迫投入去解決底層技術上的事而牽制住了。”
又拍網在產品上的失敗,給他們帶來了一次徹底的轉型:從圖片分享轉向定位于企業的云服務。去年8月,又拍網將又拍云拆分成一家獨立的公司。不久前,他們獲得了來自鼎暉創投5000萬人民幣的A輪投資。
此前,又拍云作為又拍網內部的一個項目在2010年便,開始對所有的用戶開放使用。這個動作出現的原因是,他們發現很多創業公司因為沒有云服務,都在一次次重復、被迫本末倒置地走自己的路。“很多創業公司都像我們一樣在走彎路、浪費時間,我們覺得有必要把我們的系統開放出來為他們服務。”
這個念頭出現后,又拍云便將自己定位為,為網站提供靜態文件(圖片、APP、音頻、視頻,小文件等)存儲+CDN加速的服務領域。
據其公開數據,目前他們已有10萬個企業用戶,日增文件1000萬個及250億日請求量。他們宣稱“是國內最大的靜態文件分發、存儲和處理平臺。”
為創業公司解決什么問題,帶來的服務是什么?
沈志華說,從2013年開始亞馬遜在圖片、視頻的處理上“確實做得很好”,之后阿里云介入處理服務,做出了相應的種子產品。而他們與這些巨頭在做法上不一樣的地方是,分發是又拍云的核心,配套的是存儲、處理,“我們將這三個功能融為一體,而不像亞馬遜、阿里云等大公司,單獨地做一個一個的產品。”
又拍云現有93個機房,并以每月新增3個機房的速度進行擴張。其機房布點基本覆蓋全國及三大運營商。“現在,我們的任何一個機房都可以承擔分發、處理、存儲任務。”沈說,他們的產品誕生于自身實際的應用困境,在用戶的貼近度程度、體驗方面,及在分發、存儲、處理的技術上都有自己的優勢。在云處理上,根據用戶的帶寬,他們會為此作一些適配,目的是為了保障服務的穩定與快速,譬如圖片的縮略處理、視頻、音頻的碼流處理,“這些都是我們的首創。”
對于被服務的創業公司而言,沈志華說除了他們不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做底層技術的研發外,他們也不需要購買服務器便享用到又拍云一大批服務器的服務。
國內目前最大的CDN,約300個計算節點,又拍云現在是120多個。沈志華說這里面的一個問題是,有300多個節點的CDN服務商把它們分成了若干個系統,每個系統少則10來個,多則60來個節點。“也就是說,他們不是百分百開放給用戶使用,大一點的客戶給他30個機房服務,小一點的可能是10個。”
沈志華說,他們與這些CDN服務商最根本的區別是,所有的機房對所有的客戶開放,“因為我們在建造一個標準化得網絡,我們給用戶提供的節點跟計算能力是遠遠大于其它CDN公司的。”
在其防護穩定性這一塊,又拍云的做法是,首先用戶不需要跨國國家骨干網絡去另一個省份訪問,這使得其訪問的路徑變短、速度更快,更重要的是因為用戶可直接通過所在地機房訪問,受干擾的因素為此變低,意味穩定性得以提升。他最近在一次行業論壇上表述的的一個觀點是,CDN有幾百個機房,用戶不需要把文件在某個地方集中處理,“可以在當地進行消化,這樣在計算上可以離用戶最近。”
其次是,用戶在產品穩定性上不會因為幾個機房出現故障而產生影響,“我們有組件可以把它們禁用,他們會被分離到周圍的機房。”此外,在存儲穩定性這一塊,又拍云會對文件同時做三個備份,“你可以理解成,一臺服務器壞了,我還有另兩個用以備份的服務器。”
推薦閱讀
App Annie獲5500萬美金D輪融資:IDG和紅杉參投
App Annie 今天向36氪確認:它已獲得 D 輪融資 5500 萬美元并推出了新產品 Usage Intelligence,此輪由 Institutional Venture Partners(IVP) 領投(投資過 App>>>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caixun/fengtou/20150114/295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