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時代,幾家歡喜幾家愁。
餐飲業慘淡蕭條,預制菜逆風飛翔
門店無人問津,直播間觀者如山線下風聲鶴唳,線上一片繁榮
這個屬于小龍蝦和啤酒的季節,預制菜頂流信良記和它的創始人李劍,憑借一只出自鹽幫菜大師之手的預制小龍蝦,又一次站到了聚光燈下。
上百個城市的電梯間,被信良記“餐廳的味道,一半的價格”的小龍蝦廣告刷屏了。
在各大品牌都在削減預算、準備過冬的時候,李劍卻反其道而行之,充滿自信地把信良記推到了C端消費者面前,推到遍布中國的小龍蝦吃貨們的餐桌上。
這一營銷手筆無疑是大膽和果斷的。但如果我們回顧李劍的創業歷程,像這樣的果敢決策并不鮮見。或者說,在他看來,抓住別人看不見的機會,才是創業者最重要的特質。
正如李劍所說:“風口不是偶然撞見的,而是一開始就已預判到。”
3次精準把脈藍海市場,一路充滿傳奇
信良記創始人李劍,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餐飲行業“老炮”。
從團餐起家的他,以眼光獨到、動作迅捷、嗅覺敏銳而著稱。
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李劍和餐飲業的緣分,是從一碗麻辣燙開始的。
1996年,當時的李劍剛畢業,由一碗麻辣燙開啟了他的創業之路,李劍在一個農貿市場,吃到了一個四川大姐做的麻辣燙。因為太好吃,李劍就想和她學著做。
為了學到大姐的“獨家秘笈”,從初一到十五,李劍天天給大姐打工,一邊串簽子,一邊做思想工作。最后,大姐終于被李劍打動,收了900塊錢,把麻辣燙的做法教給了李劍。
李劍在北外校園旁邊擺起地攤賣串,最好的時候一天能掙300多,干得風生水起。
而李劍并未滿足當下,不斷觀察思考著市場的發展,只為等待一個時機。
3次對藍海市場的精準預判,造就了他的創業傳奇——
1. 員工餐廳商機預判
一次偶然的機會,麻辣燙的熟客問他賣不賣盒飯,李劍望著附近高聳的寫字樓,再次發現了新的商機。
后來,李劍在北京的寫字樓附近開了一家餐館,名字叫全意達,專門賣盒飯。生意越做大,承包了中國銀行總行、國貿、嘉里中心等等60多棟寫字樓的員工餐廳,服務10萬+白領。
2001年,李劍的生意達到巔峰,一年營業額高達到3億。那一年,他才26歲。
2. 開創魚火鍋品類
2004年,李劍在成都某家餐廳吃飯,一道“魚火鍋”再次吸引了他的注意,他隨即拉來餐廳老板,談論合伙的事情,估計是自己想法太大膽的原因,“老板當場就把我轟出來了。”李劍回憶道。
然而李劍并未放棄這個計劃,接下來的半年里,李劍一兩周就飛一趟成都,和餐廳老板講述自己的計劃,憑借自己三顧茅廬的堅持和思路上的縝密周詳,終于成功勸說老板。這便是“新辣道”成立的故事。
李劍也用事實證明了他眼光的毒辣:短短幾年里,新辣道發展到近200家門店,5000余名員工,近10億年營業額,成為了魚火鍋領域的國內第一品牌。
2018年,新辣道以10億元的估值被和合谷、西少爺等連鎖品牌的投資方——百福控股收購。
3. 立志中餐標準化
41歲,李劍卸任新辣道總裁,把全部身家投入信良記的創建中,立志將中餐標準化推廣至全國。他深耕產品研發,把最難做的小龍蝦做成了爆品,開創獨家技術工藝,帶動了整個預制小龍蝦產業的發展。以小龍蝦預制菜的形式,從餐飲供應鏈的角度切入了小龍蝦的To B賽道,迅速打開市場,拉升銷量。
疫情的嚴峻考驗下,線下餐飲業一片愁云慘淡,李劍瞄準時機,精準發力,轉型To C市場,與線上頂流直播間合作,再次扭轉乾坤,成功地站在了風口之上。
據公開數據顯示,從2017年至今,信良記連續獲得主流VC和名星資本的多輪加持,先后獲得峰瑞資本、鐘鼎資本、遠洋資本等融資近5億元。
3次對餐飲市場藍海的精準預判,造就了李劍奇跡般的創業歷程,但一次次的成功并非運氣使然,依靠的是李劍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決定。
回首來時路,李劍的四次重要抉擇,在信良記的成功之路上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行業決策、品類決策、渠道決策與個人IP決策。
行業決策:順勢而為,從To B-To C
后疫情時代逆勢增長的行業寥寥無幾,預制菜是其中的佼佼者。
據 NCBD 統計,2020年我國預制菜行業市場規模約為2527億元,2015-2020年CAGR為31.2%。
從2014年外賣行業的蓬勃發展,到2020年疫情催生家庭端消費需求,預制菜的發展路徑由B端延伸至C端消費者。
從B端來看,預制菜是商家出菜的加速器,而對C端來說,它又是宅家懶人的福音。
正因為看到這一點,信良記從一開始,就被李劍定下了“中餐標準化”的創業方向。
李劍提出,預制菜爆發的背后實則是效率驅動,它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去廚師化、減少人工、高度標準、廚房面積、損耗等問題,多方面降低了產品成本;其次,“好吃”本質上是持續穩定的口味輸出,而食品工業與烹飪美食結合出來的預制產品,其標準化是其他產品不可比擬的;最后,預制菜的爆火也離不開科技的發展,例如李劍在做信良記小龍蝦時,便引進了國際領先的“液氮技術”。
通過這三個維度上的發力,信良記才成功地在后疫情時代殺出重圍,火熱出圈。
回顧李劍的創業史,我們發現,李劍早在16年便致力于將 “中餐標準化”推廣應用到全國,并進一步提出中餐標準化必須解決兩個核心問題:效率問題與標準化問題。
直至3-4年之后,市場上才出現“預制菜”這一概念。
難怪人們說,優秀的創業者,都是好的“預言家”。
憑借在TO B市場中跑通的流程和積累的經驗,李劍從B端切入到C端,短短一年內翻江倒海,一鳴驚人,迅速拿下天貓、京東、抖音三平臺的預制小龍蝦銷冠。
有人說,他趕上了小龍蝦在社交網絡的走紅,吃到了流量紅利,這都是運氣。
但正確的問題應該是:為什么又是他?為什么又是信良記?
品類決策:用網紅小龍蝦入局賽道
預制產品眼花繚亂,李劍為何偏偏相中這只小龍蝦?
李劍表示,選小龍蝦有3個原因。
一:小龍蝦的網紅屬性
小龍蝦備受年輕人的寵愛,擁有著“夜宵頂流”、“頭牌”等名號,憑借這一屬性,對于初期的信良記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和引爆點。
二:小龍蝦的諸多痛點
在當時,市場上的小龍蝦存在著長途運輸、產地集中、銷地分散、季節等一系列痛點,從而導致市場上售賣的小龍蝦高價低利潤,李劍也正是由此發現了商機:降低小龍蝦的成本是勝出的關鍵。
三:自身有能力勝任
由于李劍在餐飲業深耕多年,打下了豐厚的預制菜基礎,在水產品的鎖鮮與調味上有著多年的深究與獨家的核心技術,于是李劍迎風而上,選擇了用小龍蝦入局預制菜領域,事實證明,這只蝦不負李劍所望,帶領信良記在預制菜領域開辟了一片天地。
渠道決策:直播帶貨+逆勢投放
渠道是預制菜品牌的難解之題。任何一個渠道,都需要長時間的耕耘與大成本的投入,才能形成良性循環。
但對產品力充滿信心的李劍認為,信良記萬事俱備,只缺一個一鳴驚人的機會,就能借力打力,打開局面。
多年前,李劍就注意到了直播帶貨這一渠道。他敏銳地判斷出,預制小龍蝦的成癮性和社交型,與直播電商沖動消費的場景完美匹配。
在信良記殺入C端市場后,李劍一直都在尋找一個最適合的主播合作伙伴,來為信良記小龍蝦成為爆品“加冕”。
終于,他等到了羅永浩。
在雙方充滿誠意的互相了解后,羅永浩決定將信良記作為自己直播首秀的主打產品。
2020年4月1日晚,羅永浩的直播首秀可謂在業界掀起一陣驚濤駭浪,而信良記小龍蝦一躍成為全場MVP,單場賣出51萬+斤小龍蝦,總銷售額超過5000萬,刷新小龍蝦單場直播多項行業記錄。
今年爆火的東方甄選直播間里,信良記小龍蝦再度乘風破浪,出現在大家眼前,在主播董宇輝生動風趣的中英文講解下,又一次成為全場耀眼的爆款明星。
除了與頂流直播間合作之外,今年6月6日起,信良記更是豪擲億元,在全國22個城市啟動分眾電梯廣告投放,打出“餐廳的味道,一半的價格”口號,掀起“小龍蝦爽到家”的熱潮。
后疫情時代的大環境下,眾多行業受到嚴重影響,李劍卻在此刻逆流而上,這種魄力與抉擇,實在非常人所及。
隨著廣告營銷的不斷深入,信良記的名號也在小龍蝦旺季進一步打響。而神機妙算的預言家,往往有著犀利、精準、深遠的眼光。仔細看來,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預制菜的走紅主要靠效率驅動,信良也是通過提升效率壓低成本,成就“一半的價格”;其次,過去預制菜主要面向B端企業,后疫情時代,大眾消費升級持續推進,喚醒并促成了宅家紅流這一龐大市場,而預制菜很好地解決了C端用戶長期存在的價格高、口感差、交付難等痛點,信良記選擇在這個時候大規模搶占C端用戶心智,這也是它能夠成功破勢的原因之一。
個人IP決策:“我必須得跳出來”
在記者采訪中,已過不惑之年的李劍笑著調侃道:“我現在算是個小網紅了啊”。
21年1月開始,李劍便在抖音開堂授課,宣稱將“賦能10000名餐飲食品人,投資孵化50+優秀餐飲食品企業”,性格內斂的李劍為什么要走“網紅李劍”這條路,背后有著他自己獨到的思考與見解。
李劍認為抖音是一個很好的平臺,信良記不應當錯失在這個平臺更大的發展空間。一開始他也考慮過自己直播帶貨,但由于個人性格,認為不太適合便放棄了,直至后來再刷抖音時,他發現出現了一種“知識/創始人型IP”,這對他來說或許是個機會。
首先他自身就是一個品牌的創始人,如果能夠通過抖音把自己的企業家IP做起來,同時也是以最低成本宣傳了信良記;其次,他的客群里很大一部分是B端人群,自己能輸出很多干貨,從而得到對方的認可,也是培養潛在客戶的一種方式,“買不買我的貨我先和你聊,不買咱們也是朋友。”李劍如是說道。此外,李劍也想通過抖音發掘新的優秀產品,進而孵化,為其賦能。
正是考慮到這幾個因素,李劍說:“我覺得我必須得跳出來。”
李劍:如果未來可以預制
四個不同時間點的重要決策,決定了信良記成為今天的預制小龍蝦頭部品牌。
毋庸置疑,李劍和信良記的野心遠不止于此。用小龍蝦打開局面后,一個更加寬廣的預制菜戰場正在他面前展開。
幾十年的創業之路上,李劍表示自己一直篤信的有兩點:一是順勢而為,先判斷大的趨勢,看到消費者在需求上的共性。順勢而為是最低成本的規避風險的一種方式,但前提要深度思考,究竟哪些是趨勢,哪些是曇花一現,是偽命題,甚至是炒作;
第二是天道酬勤,想要成為少部分勝出的人,需要看個體的能力,你需要勤快起來,身體力行,自強不息,遵循天道,才可能贏一點點。如果你很懶惰,即將趨勢到你家門口了,三過家門而不入也說不定。
這是李劍在創業道路上一直堅持的底層邏輯,也是投資機構對李劍一直青睞有加的原因所在。
想到,說到,超出預期的做到,這是李劍一直在做的“正確的事”。
在信良記的高起點上,李劍的下一個“預言”又將是什么?信良記還將為預制菜賽道書寫多少精彩故事?值得想象,值得期待。
可能在多年后,我們還會拿起這只小龍蝦,舉杯論英雄。
推薦閱讀
幣本位合約玩法規則,什么是幣本位合約?什么是幣本位合約幣本位合約是指無需實際擁有幣本位也可進行交易的合約,幣本位合約投資的是幣本位價格趨勢,而非幣本位本身。在說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憑這四招,信良記李劍把這盤棋下活了!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caixun/cjnews/314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