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的,但是你可以往死里罵那些中年男人,尤其是有車有房有娃的那些……”

別覺得這只是個段子,仔細觀察你身邊職場中的人們,就會發現藝術確實來源于生活。
年輕人不經罵,其實不是因為他們熱血叛逆,或是嬌生慣養,而是因為他們無所畏懼。相反,中年人很經罵,不是因為世故圓滑,或是皮糙肉厚,而是因為他們肩扛重任……房貸、車貸、孩子教育、父母養老等等,都是他們在負重前行。所以不敢辭職,不敢生病,不敢想象任何意外……而已。
但是和我們不得不接受成長一樣,成長路長的磨礪也無法摒棄,最積極的做法不是回避,而是給自己一個plan B。
不敢辭職?如果有本事還害怕什么?所以充實自己,至少開始堅持閱讀
不敢生病?如果有預防還后悔什么?所以堅持健康管理,至少開始減少熬夜
不敢有意外?如果有保障還擔心什么?所以做好未來規劃,可以從保險開始……
別說保險晦澀難懂,多年來我國保險市場規模已躍至全球次席,這種規模下其實大眾對保險的認知也已有了一定高度,雖說其只是金融工具的一種,但不同于理財及儲蓄,保險有其別具一格的特點,就是幫我們應對意外與疾病風險,甚至給付生存金,甚至滿期后還享有保障,甚至滿期后確定給付保額,甚至還不貴……
不久前,平安人壽就推出了這么一款滿是“甚至”的產品“守護百分百”,是不是名副其實?值得扒一扒這背后的玄機……
1、聚焦當務之急
多數人之所以買保險,主要圖的是什么?還不是怕得大病了沒錢治!隨著醫療水平的提升,其實很多重大疾病已非不可治愈,曾經需要開顱的手術已經可以通過從腳底開刀順著血管清除大腦里的病灶。惡性腫瘤早在2006年就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癌癥是一種可以調控、治療、甚至治愈的慢性病。”剩下的就是錢的問題了,不說別的,光是看電視劇里的老套情節也會知道,治大病的費用非一般家庭能夠輕易承受,輕則元氣大傷,重則砸鍋賣鐵,甚至放棄治療。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除了年長者因身體素質下降易患疾病,當代中青年也同樣難以高枕無憂,不同于老一輩人“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勞動環境,互聯網時代沖擊下的成年人,不得不強迫自己跟上歷史潮流,“996、007、加班熬夜成標配、累死累活是美德”負重前行的人們往往透支了身體,或是自知但無可奈何,或是干脆不自知,但是在這種壓力下疾病的年輕化已是不爭的事實。

對付高發重大疾病這場硬仗,雖然打起來的概率不大,但只要它一直在暗處蠢蠢欲動,我們的防范就不能有所松懈。而這種重疾保障需求,恰恰就是守護百分百能滿足的。因為這就是一款專注重疾的兩全保險……沒有繁雜約定,80種重大疾病保障從實際需求出發,選取影響最大(惡性腫瘤、心腦血管、器官功能、神經系統等常見病種)、理賠率最高的病種(縱觀保險公司理賠年報,覆蓋超9成重癥、大手術或對生活產生嚴重影響的理賠),將客戶對重疾的主要需求一攬子解決,且不打包捆綁無關需求,杜絕產生非必要消費,做到高度聚焦剛需,給予最大保障。
2、一份錢辦兩件事
不久前由中國發展基金會發布的報告預測,我國將在2022年左右進入老齡社會,屆時我國總人口中將有14%以上的人是超過65歲的年長者。
而且恰逢獨生子女政策和外出打拼的浪潮雙雙沖擊,很多年長者不可避免地成為了留守老人,當養兒防老不再適用當代社會,人們對養老又是怎么打算的呢?
根據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和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聯合調查的數據顯示,超過6成受訪對象在40歲前已經開始為自己的養老做打算。

當我們有一天退下工作崗位,在不給外出打拼的子女增加負擔的前提下,你又是怎么規劃自己的收入來源的呢?其實保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以守護百分百為例,前面說到其聚焦重疾,在這份保障不變的前提下,其實它還可以領取滿期生存保險金!
在用戶保障期(自選至60周歲、65周歲、70周歲、75周歲、80周歲五種)滿,且平安無事的情況下,可領取相當于100%所交主險和附加重疾保費之和的滿期生存保險金,其實就是交了多少錢這會兒可以統統領回來。不僅等于從前的保障你沒用上就全額退款,不虧本。更可以在此時作為一份補充養老金,為自己的晚年生活錦上添花,一份錢完成“重疾保障”、“養老儲備”兩件大事,何樂而不為呢!
3、悅享終身保障
以為守護百分百和用戶的關系在返還后就結束了?如果這樣那它僅僅是一款平平無奇的返還型重疾險而已。
但是敢叫“守護百分百”這種名字,如果真這么結束那所謂百分百的守護在那呢?翻閱條款發現還真的暗藏玄機……


重疾保障上,《平安附加守護百分百提前給付重大疾病保險》條款中明確標明,“本附加險合同的保險期間為終身,自本附加險合同生效時起至被保險人身故時止”。壽險保障上,在新增了主險期滿后的身故責任。
簡單說就是滿期金領取后,還可享受重疾和身故保障,并且保到終身。如果在此期間不幸罹患重疾,依然可以拿到重疾賠償;如果安享天年,則可以得到身故補償。
我們買保險往往覺得最不劃算的地方就在于如果無事發生,這錢就白花了。而且就算返還,這么多年過去了,白白損失了利息,想來還是吃虧。但是守護百分百返還一筆后,再給一筆身故保障金,等于免費享受終身重疾保障的同時,還能給子女、給家族留下一筆財產,這樣想想還吃虧嗎?
擅長投資的伙伴們可能覺得,不買返還保險、買消費保險然后拿著省下的錢和幾十年復利去投資更劃算。但是投資市場風云變幻,高收益總是伴隨著高風險,而資本走勢又非一般人所能預測,成功的理財者之所以穩贏,往往不是因為他們所處的環境好,而是因為他們具備極強的投資能力,而這種能力真的是人人可復制嗎?相信這個答案我們都懂。因此就算拿著資金投理財,會投資的人能賺,不會投資的一樣賺不到幾個子兒……就像9年義務教育學一樣的課本,學霸考滿分,學渣說多了都是淚……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雪花,投資者也一樣。
保險終歸姓保,其不是單純搏收益的金融產品,而是重在一個“保”字,它最根本的作用是滿足用戶保障,而且監管嚴格,這份保障白紙黑字寫進合同里是不會有如股市般大起大落的風險的,因此認清需求、選對需求,給自己一份合適的保障,也不失為一次成功的且不需要十分高超的專業能力的投資。
4、做到物美價廉
守護百分百被說的這么好,那豈不是也價格不菲?
這次還真不按常理出牌,低投入即可享有高回報,舉個例子:以主險兩全保險選擇70周歲滿期,30年交為例……
25歲男,年交保費3696元,每天約10元錢
30歲男,年交保費4774元,每天約13元錢
每天少抽一包煙,少喝一杯奶茶,即可獲得高達22萬元的重疾和身故保障,而且在到期返還的前提下,可以真正做到“有事是保障,沒事是儲備”。
5、滿足多面需求
守護百分百除了產品本身的價值外,其客戶體驗也如絲般順滑,這主要得益于背靠“平安”這棵大樹,作為躋身500強的綜合金融集團,除了具備強勁的實力,能穩穩地守護客戶的保單外,平安近年更是努力向“科技公司”轉型,希望通過科技賦能為用戶提供更高品質、高附加值的服務,比如大大縮短理賠周期的“智慧客服”“閃賠”,都是通過技術的不斷研發致力于給客戶更好的體驗。
不過,好的用戶體驗不僅僅是流程順暢,不僅僅是無人吐槽,也不僅僅是服務全面,而是不忘初心!讓保險姓“保”,讓客戶真正擁有保障。而這個真正的保障也不僅僅是指事后賠付快準狠,更應包括事前的易接納,只有讓客戶易于接受的保障,才真正有發揮其價值的機會,也才真正有讓保險回歸保障的機會。
想來,對這些方面的追求就是守護百分百的自我修養,也是守護百分百給到客戶的周全的Plan B。
推薦閱讀
在疫情爆發近一年之時,“醫療”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的高頻熱詞,而受沖擊最嚴重的“線下服務業”正在努力走出陰影。其中,兼具“線下服務&rdqu>>>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做好家庭財富規劃,從守護百分百開始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caixun/cjnews/310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