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跟風者
2006年Twitter的出現把世人的眼光引入了一個叫微博的小小世界里。國外Twitter的“大紅大紫”,令國內有些人終于坐不住了。2005年從校內網起家的王興,在2006年把企業賣給千橡互動后,于第二年建立了飯否網。
同樣擅長技術活的李卓桓也瞄準了這個行業,嘰歪網很快緊隨飯否上線。
而騰訊作為一個擁有4.1億QQ用戶的企業,看著用戶對隨時隨地發布自己狀態的強烈需求后,也忍不住嘗試了一把,2007年8月13日騰訊滔滔上線。
到了今年,曾創立訊龍、珍愛網的李松又帶著嘀咕網殺入微博陣營。
……
前赴后繼者絡繹不絕。但事實證明,Twitter建立的“微型王國”不是在短時間內掘出黃金的淺礦,國內微博企業目前尚處于慢熱的狀態。據悉,飯否網、嘰歪網等目前僅擁有幾十萬用戶,每月處理幾千萬條信息。
目前,國內微博不約而同地將現在的目光放在了產品調整以及服務完善上,在尚無法吸引到風險投資的眼光之前,他們最需要做的,是如何靠自己的能力繼續活下去。
中國式Twitter,形似神不似
國內微博企業無一例外地把學習的榜樣都鎖定在了Twitter身上,由于是本土中文服務,與其他網站互通性更強,自然比Twitter更能吸引國內用戶。
易觀國際CEO于揚將目前國內微博行業的發展比喻為正處于往上爬坡的階段。
在他看來,互聯網化和泛媒體化的趨勢開啟了第一代的應用,而互聯網持續的高滲透率以及當下媒體消費者也是媒體生產者的理念,催生了類似微博這種新生平臺。
“微博是希望得到關注的人或企業的一種表達方式。”于揚認為,國內微博的形式已向類Twitter化靠近,但在與Twitter實質性內容相比,仍處于早期階段。他分析,在Twitter上既有個人用戶日常生活的感悟,又有企業注冊賬號用于推銷產品等。而國內的微博則以個人用戶為主,發布內容多表達自身的喜怒哀樂,受眾也遠不如國外的廣泛和著名。在國外,奧巴馬、韋爾奇等都使用Twitter.
目前,每家微博企業也主要依靠各自平臺技術的優勢特點來爭取用戶。
比如,飯否網通過飯否排行榜、飯否搜索、手機拍照客戶端“拍拍”等產品的翻新花樣留住用戶。
而據李卓桓介紹,嘰歪網則注重與20多種工具的互聯互通,并通過已申請專利的“嘰歪大屏幕”互動平臺,將服務帶到線下的會議現場中。
李松則告訴記者,嘀咕網有一個插件叫做“嘀神”,可以在Twitter、校內網、嘰歪、飯否、做啥、開心網、51網、FriendFeed、海內網、占座網等多家網站保持信息同步。
騰訊則將滔滔作為增加QQ用戶黏性的一個產品,將其功能整合到QQ空間等產品中。騰訊滔滔市場部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我們曾碰到這樣的應用案例:一個滔滔用戶發布了一條自己丈夫生病了不知道怎么辦的‘嘮叨’,很多她的好友就紛紛幫著出謀劃策并安慰她。”
不談盈利,只賺人氣
微博行業究竟該怎么賺錢?這個已經讓Twitter傷透腦筋的問題,同樣也困擾著國內的先行者們。說到底,互聯網企業的盈利模式主要還是靠廣告,但廣告怎么放、如何放仍然是一道非技術難題。
當務之急,大部分的企業最想做的是如何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聚攏更多的人氣。就像李卓桓所說,“繼續積累用戶,形成規模效應,等待市場機會。”
當然在這其中,也不乏企業開始做一些小的嘗試。嘀咕網CEO李松告訴記者,嘀咕網正在做盈利模式的小測試,比如即將推出周邊產品“嘀仔”玩具。
對于微博行業未來的盈利可能,于揚表示:“從Twitter目前的定位來看,結合定向搜索以及個人、企業的信息發布創造企業營銷平臺,下一步的可能盈利點是搜索到一些有價值的信息。”
國內互聯網的最大特點是娛樂化,在中國互聯網里滲透力最強的仍舊是以娛樂為代表的網站,比如開心網、校內網。于揚認為,國內的微博企業想要尋求突破,可能還是要跟娛樂結合,掌握好中國互聯網用戶的特點。
于揚直覺,國內微博有一個賺錢的機會,就是微博與手機更好地結合。他說,就像開心網推出的開心農場,“只有有了實質性吸引用戶的內容,才可能有基于此衍生的收費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微博已經初步在消息發布方面發揮威力,很多年輕人現在都通過這些平臺獲取其他地方得不到的信息,非常及時和便捷,而這種影響力在重視輿論監督的國內,可能是一把“雙刃劍”。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國內微博:不談盈利,只賺人氣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log/20120210/29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