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雨后春筍般滋生的科學相比,傳統媒體的科學新聞正呈整體下滑趨勢,然而,前者真的能取代后者嗎?
由研究人員主持的博客,無論是數量還是點擊率,都呈迅猛上升勢頭。但博客是否能發揮傳統媒體的監督與批評作用?
一家大型報紙的模范性,就體現在它是否能認真做好科學新聞報道。但科學欄目存在的問題,就是“不賺錢。”
一味追求轟動效應是錯誤的,這破壞了公眾對科學努力的信任。目前,需要讓科學家和新聞工作者攜手合作,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約翰。蒂默涉足新聞圈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就連他自己也記不清是何時放下手邊研究工作的。他開始瀏覽互聯網和留言板是在10年前,當時他正以博士后的身份供職于紐約斯隆-凱特林癌癥研究中心。2005年的一天,最受他喜愛的ArsTechnica網站宣布要招募幾名采編人員,以便協助科學報道事宜。于是,他通過e-mail作了毛遂自薦。
此后近5年,蒂默在網站的工作取得穩步進展。這位現年42歲的研究人員如今領取的,是身為網絡專職科學主編的薪水。與撰稿人的合作,使他得以重溫早年當研究生和博士后時的情景:利用閑暇和午餐間隙,將專業研究領域的概況打印成文。這樣合作完成的科學報道,要比你可能在報刊上讀到的同類文章更具專業水準。例如,蒂默在最近一期博客上連篇累牘地討論了如何使細胞經過“功能化處理”而與DNA相結合的問題,目的是讓有興趣的讀者進一步深入洞悉研究過程。發一次帖可得的報酬,最多可達100美元,這對于年輕學者常常是很夠刺激的。
蒂默的這一段經歷,折射出科學在與媒體融合中發生的轉型。部分是由于全面經濟衰退,尤其是報刊收入的銳減,傳統媒體正在大批解雇專職的科學新聞記者,連同其他不同領域的專才甚至通才記者�!蹲匀弧冯s志對493名科學新聞記者的調查表明:此舉一方面造成了失業,另一方面也使那些留任者的工作量直線上升。與此同時,由研究人員主持的博客,無論在數量還是點擊率方面都發展飛速。它們有些純粹是出于愛好,有些靠慈善機構的津貼,有些則力求當作商業來經營。
傳統的新聞記者為了尋找報道靈感,正在將目光投向這樣的網站。同時,他們在很大程度上要靠科學組織的公關部門來開展工作�?茖W家和他們為之服務的機構,正在直接或間接地對公眾了解業界的動態發揮比以往更大的影響。由他們提供的素材量之充裕,正如《華爾街日報》科學新聞記者羅伯特。李�;舸乃赋龅�,足以讓人感到是處于“一個黃金時代”。不過,霍茨又懷疑博客是否能發揮傳統媒體在全盛期希圖發揮的監督與批評這一額外作用,因為這方面的努力似乎正在淡出人們的視線。
美國有線新聞電視網(CNN)科技、環境和氣候部在去年關閉前的執行制作人、如今供職于華盛頓一個獨立智庫的彼得。迪克斯特拉認為,新聞稿和博客未必能贏得大眾媒體一度所擁有的廣泛受眾,因為科學和環保類新聞的“傳播渠道日益狹窄,只有那些盡力搜索的人才能讀到。”
科學新聞的繁榮期,出現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以美國為例,截止1989年,已有90多家報紙推出了科學新聞的專欄。和其他地區一樣,導致這個領域驟然崛起的是媒體部門飆升的利潤�!耙患掖笮蛨蠹埖哪7缎�,就體現在它是否能認真做好科學新聞報道�!痹蛟凇端_克拉門托蜜蜂報》上對研究中使用動物加以曝光而獲1992年度普利策獎、如今執教于威斯康星大學的德博拉。布魯姆說。但科學新聞欄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它們并不賺錢。”
大部分報紙都樂意支持這類欄目,甚至不惜以虧損為代價,因為科學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話題。然而,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這種局面正在發生改變。美國各地的報紙紛紛取消科學新聞欄:從上個月起,《波士頓環球報》每周一期的科學與健康欄宣布�?�。正如迪克斯特拉所在的CNN七人小組被解散所表明的,受到殃及的不只是書面文字�!蹲匀弧冯s志的調查結果證明:在美國和加拿大依然上崗的新聞從業人員中,有三分之一面臨著各自所在組織的裁員。
據德國多特蒙德大學科學新聞系教授霍爾格。沃默透露,在歐洲,這一產業尚未達到美國所呈現的危機水平。德國有許多報紙正在考慮裁員,但科學新聞記者的處境還算比較穩定。“科學部規模依然很小,卻十分受重視�!彼f。像《法蘭克福匯報》那樣的大報都設有科學新聞欄,因此規模較小的報紙都愿意支持此類科學報道,至少目前是如此。在法國,發行量的下降帶來了諸多問題。在過去6個月里,《世界報》已相應地縮減它對科學新聞的報道。英國的報紙和廣播渠道也備受壓力,科學和環保方面的報道已被歸入賠本欄目之列。
在這種情況下,留任記者的工作負擔加重是不足為怪的。據《自然》雜志調查,有59%的記者發現自己在一周內要張羅的瑣事較之過去有大幅度增加。他們不僅要做更多的報道,而且報道的種類也日趨繁復。有許多人被要求為博客、網絡故事和播客()提供內容,而這類雜活兒是他們在5年前不屑一顧的。
由于開支緊縮,主流媒體需要反應迅捷、表述準精的科學新聞稿源。據基地設在倫敦的科學媒體中心主任菲奧娜。福克斯透露,眼下能滿足這一需求的主要是公關部門。《時代》雜志的科學版主編馬克。亨德遜也表示,他會盡可能避免一味對新聞稿的依賴,但“如果有內容翔實的新聞稿,而且一天內得趕4篇報道的話,那么我寧可走那條捷徑。”《自然》雜志的調查表明,新聞稿是科學記者汲取報道靈感的首選來源,有39%照例會直接援引它的內容。
如同美國一樣,英國媒體的萎縮使公關工作對攻讀科學寫作課程的大學生特別具有吸引力�!澳銜䴙榭茖W傳播工作者的職位多樣化而感到驚訝。”布魯姆說。據她透露,政府機構、大學、博物館和非政府組織迄今都雇有她的學生——盡管傳統媒體處境不妙,他們幾乎都找到了工作。
公關部門面臨著怎樣的新機遇,從英國科學媒體中心的演變中不難窺見一斑。作為商業和非商業利益的結合體,它成立于2002年,其宗旨是對公眾就轉基因食品等熱門話題而展開的辯論施加影響,同時為記者提供專業新聞稿源。這一相對稍顯謹慎的業務,在過去7年里有了戲劇性的擴展。如今,該中心的六人小組每天會發出一封e-mail,內容全是援引科學界權威人士就次日見報的最新消息所發表的談話和點評。它還開始提供數據盒和背景文件,可讓記者直接穿插進自己寫成的報道。
就在新聞記者變得愈益依賴科學公關之際,科學家開始通過互聯網與廣大受眾進行親密接觸。與圖書和演講不同,科學博客在運作中周轉快捷,跟傳統媒體十分相似。最成功的網站每個月能吸引多達數十萬人訪問網頁。
這些博客大多是由科學家所開設,目的旨在讓公眾了解各自從事的研究工作。“我發現人們對我所做的一切總是很感興趣�!泵绹膊祭锲鎂ertex制藥公司的研究人員德雷克。洛說,“藥物究竟是如何被發現的,多數人其實并不了解�!钡吕卓说牟┛烷_設于2002年年初,現在每星期能吸引約20萬次網頁瀏覽。
科學博客一開始并不是什么商業行為,但賦予它商業色彩的行為卻比比皆是。自從2006年以來,科學雜志《種子》的發行商已將100多個涉獵廣泛的博客納入一個名叫ScienceBlog的網站內,并按帖子的點擊率向博主支付報酬。該集團的副總裁費邊。薩維耐拒絕透露博客網站如何賺錢的內幕,卻堅稱這個計劃“一直是確保我們取得成功的特權�!泵绹硪环蓦s志《發現》,最近也在大肆搜羅規模雖小、卻以志趣相投而令人印象深刻的博主。至于《連線》雜志,則對博客寫作采取了一種更注重新聞特色的態度,以期讓記者團隊提供一種任何個人發帖所無法比擬的速度、廣度和品質。
如同其他領域一樣,具有科學背景的博主常會對主流媒體表現出不加掩飾的蔑視�!澳隳玫揭黄侣劯�,讓編輯室的人略加修改就見報了!一味追求轟動效應是錯誤的,破壞了公眾對科學努力的信任。”《日夜博客》的作者、《公共科學圖書館》雜志的在線經理伯拉。齊夫科維奇說。邁爾斯也持類似的看法,認為“報紙是靠兜售垃圾而不是真正的科學來吸引讀者的”。難怪那些來自新聞圈的博主,例如為包括《紐約時報》在內的刊物撰稿的卡爾。齊默等人,往往會持不同的見解。
齊默等新聞記者將他們的主流工作推向了博客,扎根于實驗室的博主則紛紛轉而致力于寫作。例如邁爾斯很快將成為英國《衛報》定期欄目的撰稿人;德雷克。洛已在為《大西洋月刊》和商業雜志《化學世界》撰稿。不過,這類寫作往往偏重于各抒己見而不是新聞報道�!皩懖┛偷娜瞬⒉幌氤蔀橛浾�,”齊夫科維奇說,“我在博客上想什么就寫什么。我可以寫寫生命節律的新論文,也可以寫寫早餐吃了什么�!北M管他厭惡商業炒作,但他認為由職業記者進行科學采訪總是必不可少的。
出于對當下環保問題的關注,作為常春藤聯合會兩大巨擘的普林斯頓和耶魯大學也躍躍欲試,創建了各自的網站。“我們將力求提出一些新的觀點�!比缃駬我斁W站主編的資深記者羅杰。科恩聲稱。普林斯頓大學的網站目前尚處于初創階段,它準備以�?习l表的論文為依據,每周推出視頻形式的新報道。據網站負責人、長期為《時代》雜志擔任科學撰稿人的邁克爾。萊莫尼克透露,這些報道除了在網站發布外,還將提供給大型媒體渠道的網站。目前,該集團已有不少作品在美國公共電視網(PBS)的晚間新聞中播出,受眾達數百萬人之多。他在談到網站的宗旨時稱,不希望研究人員將報道寫成“干巴巴的論文”,而是“要讓科學家認識到與新聞工作者攜手的必要性,讓新聞工作者認識到倚重科學家的必要性。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需要讓兩者融為一體。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博客時代的科學新聞呈上升趨勢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log/20120210/29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