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ter,譯為:喋喋不休、嘁嘁喳喳地講,就是這樣一個喋喋不休以記錄零零碎碎的家常瑣事,并發表投訴和個人抱怨的微型網站,或將取代全球搜索巨頭Google,成為價值信息的新資源,并由此引爆互聯網領域內的一座新金礦。
2006年末,博客技術先驅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還在艱難的經營著一家互聯網創業公司Obviou.一天,他和曾在郵遞業工作過的工程師杰克。多爾西(Jack Dorsey)突發靈感:社交網站如此流行,何不做一個通過手機與互聯網在朋友間傳遞短信息的社交平臺,Twitter的雛形自此誕生。
網民在Twitter上的發帖內容五花八門,且大多為日常瑣事,這些帖子融合起來真的能價值上億美元?2009年3月初, Twitter又推出了自己的搜索服務,分析師稱其是“未來谷歌的殺手”,它的秘密武器又隱藏在哪里?
向全球所有人發問
Twitter的戰略是用戶可跟隨與自己興趣相同的人,這其中自然有擅長某一領域的“專家”。
微博客網站Twitter ,實際上是即時信息(IM)的一個變種,用戶無須輸入自己的手機號碼,就可通過它免費地將自己的最新動態、想法和問題以短信息的形式發送給個人手機或者個性化網站群。
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款看似有趣的“小杰作”——Twitter使得威廉姆斯“時來運轉”,不僅償還了所有債務,身價也一度暴漲。今天,它成為Facebook、谷歌等爭相收購的香餑餑。
Twitter之所以如此受寵,就在于因為與生活息息相關,其網站上聚居了大量用戶和信息,對于用戶而言,人們使用產品和服務的體驗通過Twitter來呈現,并可通過它來發帖投訴反應問題。對于商家,他們希望借助Twitter掌握客戶的體驗,通過收集信息,為其銷售或服務的對錯提供判斷依據。
Twitter另一個有趣的創新在于用70個字的短小文本來回答“你在做什么”的問題。這看似平常的生活片段,卻因真實、親切、即時,而漸漸流行開來。
此外,Twitter還直接提供了大量報紙號外,使得用戶能利用它及時、便利地分享新聞或查詢事實。2008年孟買襲擊事件和美航墜河事件,Twitter都成為人們堅守的信息陣地。對Twitter用戶而言,許多新聞,特別是一些新聞,該網站的反應速度要比新聞網站或谷歌快。
除了扮演提供信息的微型博客服務外,Twitter的更大魅力在于可能成為一個深度,這點連谷歌都不具備。谷歌搜索的信息海量,但99%都是垃圾信息,而Twitter則有一個專業人士組成的團隊負責挑選信息。
去年夏季,Twitter收購了Summize搜索引擎,并將其改善,包含了所有用戶知識的搜索。用戶可在上面搜索新聞,而商家則搜索反饋意見。今年3月初,Twitter搜索又增加了“趨勢”(Trends)按鈕,用戶可直接選中網站下拉菜單中顯示的“10大熱門主題”進行趨勢搜索。
正是這些有趣和創新的功能,成為其挑戰巨頭的殺手锏。一名Twitter的投資人托德。查菲(Todd Chaffee)向《廣告時代》網站(AdAge.com)表示:“Twitter可向全球所有人發問并獲得答案,有數百萬人在貢獻自己的知識,這點谷歌難以做到。
不靠廣告盈利
Twitter是一個交流渠道,可以“向那些希望利用Twitter從事商業活動的人收費”。
大量的用戶,海量、自我修正的信息,先進的搜索功能,Twitter憑什么來維持生存?威廉姆斯有著自己的打算。
因為在突發事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眼下,Twitter的用戶增長迅猛。據美國互聯網流量監測機構 Compete的統計數據,一年前,其用戶數才60萬,現在已增長到600萬,這還不包括手機用戶和國際用戶。有分析師預測它的用戶數將會漲到6000萬,甚至最終有6億。
Twitter上不同社會層的龐大用戶,吸引著買家和賣家頻頻光顧。將搜索廣告插入Twitter可創造大量的廣告收入,而且它本身也可以考慮在網站上放置廣告。正如公司Federated Media Publishing創始人John Battelle表示,“這里蘊藏了巨大的商機。”
但威廉姆斯卻在Web 2.0峰會上明確表示:我們不靠廣告盈利。其主要通過設立企業Twitter賬戶來致富。他說,Twitter是一個交流渠道,可以“向那些希望利用Twitter從事商業活動的人收費”。
實際上,Twitter上匯集了豐富的數據流,這些數據則成為互聯網領域的新金礦。Twitter匯集數據,商家需要有價值的數據,咨詢公司則充當“分析師”角色。Twitter作為這一鏈條的起點,最終可從商家和研究機構那分得利潤。“如果Twitter能像Facebook那樣抵擋住被收購的誘惑,那么它肯定能找到發財的路徑,甚至上市。”分析師對Twitter的前景很是看好。
潛在隱患
“既然不能收購Twitter,那就打敗它。”
“Twitter的實時搜索和實時數據的確前途光明,但它被硅谷的評論家有意夸大,是他們慣有的炒作。” 美國知名網絡雜志Slate.com科技專欄作家法哈德-曼約奧(Farhad Manjoo)撰文稱。
而Twitter自身存在的發展瓶頸也是顯而易見。其一,信息泛濫是Twitter的先天不足,鬧哄哄的環境必然造就了用戶的“圍城”效應,雖有龐大用戶但難以轉換成收益。
其二,因為Twitter的運作方式極易被復制,競爭對手也讓Twitter不敢掉以輕心。Facebook官方曾表示“既然不能收購Twitter,那就打敗它。”就在3月初,Facebook宣布將對網站主頁、個人信息和好友動態頁面改版,欲將Facebook打造成除社交社區以外的實時信息發布系統。這對以“實時信息發布”著稱的Twitter而言,無疑是巨大的威脅。
其三,Twitter的搜索引擎目前還非常簡陋。一旦所謂的“實時網絡”搜索真的流行開來,Google可輕而易舉的將相關的Twitter信息顯示在其傳統搜索結果的一側。而目前,Twitter依然還沒有實現盈利,如若Google發力,這使得其沒有足夠的“體力”甩開對方的“跟跑”。
面對發展瓶頸,威廉姆斯也開始尋求突破,除了增加過濾功能外,上個月,Twitter又獲得3500萬美元的風投。
“未來Twitter仍以完善產品為主。我們所做的就是讓信息量不斷增長,匯集更多的投訴、抱怨。一旦聚集起來,價值不可限量。”威廉姆斯顯得很有信心。
眼下,國內也出現了許多類似Twitter的網站,比如說說、飯否、嘰歪,但其主要是對中文的支持及與國內移動通訊服務商、即時聊天工具的綁定,背后的創意還遠遠不夠。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Twitter:未來谷歌的殺手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log/20120210/29473.html